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第三本)

:
楔子

(旦上,云)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着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叫红科)(红上,云)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旦云)这般身子不快呵,你怎么不来看我?(红云)你想张……(旦云)张甚么?(红云)我张着姐姐哩。(旦云)我有一件事央及你咱。(红云)甚么事?(旦云)你与我望张生去走一遭,看他说甚么,你来回我话者。(红云)我不去,夫人知道不是耍。(旦云)好姐姐,我拜你两拜,你便与我走一遭!(红云)侍长请起,我去则便了。说道:"张生,你好生病重,则俺姐姐也不弱。"只因午夜调琴手,引起春闺爱月心。

【仙吕】【赏花时】俺姐姐针线无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懒去添。春恨压眉尖,若得灵犀一点,敢医可了病恹恹。(下)

(旦云)红娘去了,看他回来说甚话,我自有主意。(下)

第一折

(末上,云)害杀小生也。自那夜听琴之后,再不能够见俺那小姐。我着长老说将去,道张生好生病重,却怎生不见人来看我?却思量上来,我睡些儿咱。(红上,云)奉小姐言语,着我看张生,须索走一遭。我想咱每一家,若非张生,怎存俺一家儿性命也?

【仙吕】【点绛唇】相国行祠,寄居萧寺。因丧事,幼女孤儿,欲将从军死。

【混江龙】谢张生伸志,一封书到便兴师。显得文章有用,是见天地无私。若不是剪草除根半万贼,险些儿灭门绝户了俺一家儿。莺莺君瑞,许配雄雌;夫人失信,推托别词;将婚姻打灭,以兄妹为之。如今都废却成亲事,一个价愁糊涂了胸中锦绣,一个价泪揾湿了脸上胭脂。

【油葫芦】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指;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

【天下乐】方信道才子佳人信有之,红娘看时,有些乖性儿,则怕有情人不遂心也似此。他害的有些抹媚,我遭着没三思,一纳头安排着憔悴死。却早来到书院里,我把唾津儿润破窗纸,看他在书房里做甚么。

【村里迓鼓】我将这纸窗儿润破,悄声儿窥视。多管是和衣儿睡起,罗衫上前襟褶祬。孤眠况味,凄凉情绪,无人伏侍。觑丁他涩滞气色,听了他微弱声息,看了他黄瘦脸儿。张生呵,你若不闷死多应是害死。

【元和令】金议敲门扇儿。(末云)是谁?(红唱)我是个散相思的五瘟使,俺小姐想着风清月朗夜深时,使红娘束探尔。(末云)既然小娘子来,小姐必有言语。(红唱)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

(末云)小姐既有见怜之心,小生有一简,敢烦小娘子达知肺腑咱。(红云)只恐他翻了面皮。

【上马娇】他若是见了这诗,看了这词,他敢颠倒费神思。他拽扎起画皮来:"查得谁的言语你将来,这妮子怎敢胡行事!"他可敢嗤、嗤的扯做了纸条儿。

(末云)小生久后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红唱)

【腾葫芦】哎,你个馋穷酸俫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莫不图谋你的东西来到此?先生的钱物,与红娘做赏赐,是我爱你的金资?

【幺篇】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则说道:"可怜见小子,只身独自!"恁的呵,颠倒有个寻思。

(末云)依着姐姐,可怜见小子只身独自!(红云)兀的不是也,你写来,咱与你将去。(末写科)(红云)写得好呵,读与我听咱。(末读云)珙百拜奉书芳卿可人妆次: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孰料夫人以恩成怨,变易前姻,岂得不为失信乎?使小生目视东墙,恨不得腋翅于妆台左右。患成思渴,垂命有日。因红娘至,聊奉数字,以表寸心。万一有见怜之意,书以掷下,庶几尚可保养。造次不谨,伏乞请恕!后成五言诗一首,就书录呈:相思恨转添,谩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芳誉何须基?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红唱)

【后庭花】我则道拂花笺打稿儿,元来他染箱毫不构思。先写了儿句寒温序,后题着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忒聪明,忒敬思,忒风流,忒浪子。虽然是假意儿,小可的难到此。

【青歌儿】颠倒写鸳鸯两字,方信道"在心为志"。(末云)姐姐将去,是必在意者;(红唱)看喜怒其间觑个意儿。放心波学士!我愿为之,并不推辞,自有言词。则说道:"昨夜弹琴的那人儿,教传示。"这简帖儿我与你将去,先生当以功名为念,休堕了志气者!

【寄生草】你将那偷香手,准备着折桂枝。休教那淫词儿污了龙蛇字,藕丝儿缚定槃鹏翅,黄莺儿夺了鸿鹄志,休为这翠帏锦帐一佳人,误了你"玉堂金马三学士。"

(末云)姐姐在意者!(红云)放心,放心!

【煞尾】沈约病多般,宋玉愁无二,清减了相思样子。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中心日夜藏之。怎敢因而,"有美玉于斯",我须教有发落归着这张纸。凭着我舌尖儿上说词,更和这简帖儿里心事,管教那人儿来探你一遭儿。(一下)

(末云)小娘子将简帖儿去了,不是小生说口,则是一道会亲的符箓。他明日回话,必有个次第。且放下心,须索好音来也。"且将宋玉风流策,寄与蒲东窈窕娘。"(下)


第二折

(旦上,云)红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敢待来也。起得早了些儿,困思上来,我再睡些儿咱。(睡科)(红上,云)奉小姐言语去看张生,因伏侍老夫人,未曾回小姐话去。不听得声音,敢又睡哩。我入去看一遭。

【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釭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

【醉春风】则见他钗亸玉斜横,髻偏云乱挽。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懒、懒。(旦做起身长叹科)(红唱)半晌抬身,几回搔耳,一声长叹。

我待便将简帖儿与他,恐俺小姐有许多假处哩。我则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儿上,看他见了说甚么。(旦做照镜科,见帖看科)(红唱)

【普天乐】晚妆残,乌云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旦怒叫)红娘!(红做意云)呀,决撒了也!厌的早扢皱了黛眉。(旦云)小贱人,不来怎么!(红唱)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

(旦云)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红云)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来。我不识字,知他写着甚么?

【快活三】分明是你过犯,没来由把我摧残;使别人颠倒恶心烦,你不惯,谁曾惯?

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旦做揪住科)我逗你耍来。(红云)放手,看打下下截来。(旦云)张生近日如何?(红云)我则不说。(旦云)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咱!(红唱)

【朝天子】张生近间、面颜,瘦得来实难看。不思量茶饭,怕待动弹;晓夜将佳期盼,废寝忘餐。黄昏清旦,望东墙淹泪眼。(旦云)请个好太医看他症侯咱。(红云)他症侯吃药不济。病患、要安,则除是出几点风流汗。

(旦云)红娘,不看你面时,我将与老夫人看,看他有何面目见夫人?虽然我家亏他,只是兄妹之情,焉有外事。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呵,甚么模祥。(红云)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得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四边静】怕人家凋犯,"早共晚夫人见些破绽,你我何安。"问甚么他遭危难?撺断得上竿,掇了梯儿看。

(旦云)将描笔儿过来,我写将去回他,着他下次休是这般。(旦做写科)(起身科,云)红娘,你将去说:"小姐看望先生,相待兄妹之礼如此,非有他意。再一遭儿是这般呵,必告夫人知道。"和你个小贱人都有话说。(旦掷书下)(红唱)

【脱布衫】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迷的将言语摧残。把似你使性子,休思量秀才,做多少好人家风范。(红做拾书科)

【小梁州】他为你梦里成双觉后单,废寝忘餐。罗衣不奈五更寒,愁无限,寂寞泪阑干。

【幺篇】似这等辰勾空把佳期盼,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则愿你做夫妻无危难。我向这筵席头上整扮,做一个逢了口的撮合山。

(红云)我若不去来,道我违拗他,那生又等我回报,我须索走一遭。(下)

(末上,云)那书倩红娘将去,未见回话。我这封书去,必定成事,这早晚敢待来也。(红上,云)须索回张生话去。小姐,你性儿忒惯得娇了;有前日的心,那得今日的心来?

【石榴花】当日个晚妆楼上杏花残,犹自怯衣单,那一片听琴心清露月明间。昨日个向晚,不怕春寒,几乎险被"先生馔",那其间岂不胡颜。为一个不酸不醋风魔汉,隔墙儿险化做了望夫山。

【斗鹌鹑】你用心儿拨雨撩云,我好意儿传书寄简。不肯搜自己狂为,则待要觅别人破绽。受艾焙权时忍这番,畅好是奸。"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

(红见末科)(末云)小娘子来了。擎天柱,大事如何了也?(红云)不济事了,先生休傻。(末云)小生简帖儿是一道会亲的符箓,则是小娘子不用心,故意如此。(红云)我不用心?有天理,你那简帖儿好听!

【上小楼】这的是先生命悭,须不是红娘违慢。那简帖儿倒做了你的招状,他的勾头,我的公案。若不是觑面颜,厮顾盼,扭饶轻慢,先生受罪,礼之当然。贱妾何辜?争些儿把你娘拖犯。

【幺篇】从今后相会少,见面难。月暗西厢,凤去秦楼,云敛巫山。你也赸,我也赸;请先生休讪,早寻个酒阑人散。

(红云)只此再不必申诉是下肺腑,怕夫人寻,我回去也。(末云)小娘子此一遭去,再着谁与小生分剖;必索做一个道理,方可救得小生一命。(末跪下揪住红科)(红云)张先生是读书人,岂不知此意,其事可知矣。

【满庭芳】你休要呆里撒奸,你待要恩情美满,却教我骨肉摧残。老夫人手执着棍儿摩挲看,粗麻线怎透得针关。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寒。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监入火,消息儿踏着泛;待不去呵,(末跪哭云)小生这一个性命,都在小娘子身上。(红唱)禁不得你甜话儿热趱:好着我两下里做人难。

我没来由分说;小姐回与你的书,你自看者。(末接科,开读科)呀,有这场喜事,撮土焚香,三拜礼毕。早知小姐简至,理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小娘子,和你也欢喜。(红云)怎么?(末云)小姐骂我都是假,书中之意,着我今夜花园里来,和他"哩也波,哩也啰"哩。(红云)你读书我听。(末云)"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红云)怎见得他着你来?你解与我听咱。(末云)"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红笑云)他着你跳过墙来,你做下来。端的有此说么?(末云)俺是个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我那里有差的勾当。(红云)你看我姐姐,在我行也使这般道儿。

【耍孩儿】几曾见寄书的颠倒瞒着鱼雁,小则小心肠儿转关。写着道西厢待月等得更阑,着你跳东墙"女"字边"干"。元来那诗句儿里包笼着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着九里山。他着紧处将人慢,您会云雨闹中取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

【四煞】纸光明玉板,字香喷麝阑,行儿边湮透非春汗?一缄情泪红犹湿,满纸春愁墨未干。从今后休疑难,放心波玉堂学士,稳情取金雀鸦鬟。

【三煞】他人行别样的亲,俺跟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末云)小生读书人,怎跳得那花园过也?(红唱)

【二煞】隔墙花又低,迎风户半拴,偷香手段今番按。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放心去,休辞惮;你若不去呵,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末云)小生曾到那花园里,已经两遭,不见那好处;这一遭知他又怎么?(红云)如今不比往常。

【煞尾】你虽是去了两遭,我敢道不如这番。你那隔墙酬和都胡侃,证果的是今番这一简。(红下)(末云)万事自有分定,谁想小姐有此一场好处。小生是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到那里扢扎帮便倒地。今日颓天百般的难得晚。天,你有万物于人,何故争此一日?疾下去波!读书继晷怕黄昏。不觉西沉强掩门;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看天云)呀,才晌午也,再等一等。(又看科)今日万般的难得下去也呵。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恨杀鲁阳贪战,不教红日西沉!呀,却早倒西也,再等一等咱。无端三足乌,团团光烁烁,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轮落?谢天地!却早日下去也!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拽上书房门,到得那里,手挽着垂杨滴流扑跳过墙去。(下)


第三折

(红上,云)今日小姐着我寄书与张生,当面偌多般假意儿,元来诗内暗约着他来。小姐也不对我说,我也不瞧破他,则请他烧香、今夜晚妆处比每日较别,我看他到其间怎的瞒我?(红唤科)姐姐,咱烧香去来。(旦上,云)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红云)今夜月明风清,好一派景致也呵!

【双调】【新水令】晚风寒峭透窗纱,控金钩绣帘不挂。门阑凝暮霭,楼角敛残霞。恰对菱花,楼上晚妆罢。

【驻马听】不近喧哗,嫩绿池塘藏睡鸭;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鸦,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夜凉苔径滑,露珠儿湿透了凌波袜。我看那生和俺小姐巴不得到晚。

【乔牌儿】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见柳梢斜日迟迟下,早道"好教贤圣打"。

【搅筝琶】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只为这燕侣莺俦,锁不住心猿意马。不则俺那姐姐害。那生呵,二三日来水米不粘牙。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拿。姐姐这湖山下立地,我开了寺里角门儿。怕有人听俺说话,我且看一看。(做意了)偌早晚傻角却不来,赫赫赤赤,来。(末云)这其间正好去也,赫赫赤赤。(红云)那鸟来了。

【沉醉东风】我则道槐影风摇暮鸦,原来是玉人帽侧乌纱。一个潜峰在曲槛边,一个背立在湖山下;那里叙寒温,并不曾打话。(红云)赫赫赤赤,那鸟来了。(末云)小姐,你来也。(搂住红科)(红云)禽兽,是我,你看得好仔细着,若是夫人怎了。(末云)小生害得眼花,搂得慌了些儿,不知是谁,望乞恕罪!(红唱)便做道搂得慌呵,你也索觑咱,多管是饿得你个穷神眼花。

(末云)小姐在那里?(红云)在湖山下,我问你咱,真个着你来哩?(末云)小生猜诗谜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谁定扢扎帮便倒地。(红云)你休从门里去,则道我使你来。你跳过这墙去,今夜这一弄儿助你两个成亲。我说与你,依着我者。

【乔牌儿】你看那淡云笼月华,似红纸护银蜡,柳丝花朵垂帘下,绿莎茵铺着绣榻。

【甜水令】良夜迢迢,闲庭寂静,花枝低亚。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性儿温存,话儿摩弄,意儿谦洽;休猜做败柳残花。

【折桂令】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恁的般受怕担惊,又不图甚浪酒闲茶。则你那夹被儿时当奋发,指头儿告了消乏;打叠起嗟呀,毕罢了牵挂,收拾了忧愁,准备着撑达。

(末作跳墙搂旦科)(旦云)是谁?(末去)是小生。(旦怒云)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知,有何理说!(末云)呀,变了卦也!(红唱)

【锦上花】为甚媒人,心无惊怕,赤紧的夫妻每,意不争差。我这里蹑足潜踪,悄地听咱:一个羞惭,一个怒发。

【幺篇】张生无一言,呀,莺莺变了卦。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却早禁住隋何,迸住陆贾,叉手躬身,装聋作哑。

张生背地里嘴那里去了?向前搂住丢番,告到官司,怕羞了你!

【清江引】没人处则会闲嗑牙,就里空奸诈。怎想湖山边,不配"西厢下"?香美娘处分破花木瓜。(旦)红娘,有贼。(红云)是谁?(末云)是小生。(红云)张生,你来这里有甚么勾当?(旦云)扯到夫人那里去!(红云)到夫人那里,怕坏了他行止。我与姐姐处分他一声。张生,你过来跪着!你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夤夜来此何干?

【雁儿落】不是俺一家儿乔作衙,说几句衷肠话。我则道你文学海样深,谁知你负胆有天来大?(红云)你知罪么?(末云)小生不知罪。(红唱)

【得胜令】谁着你夤夜入人家,非奸做贼拿。你本是个折桂客,做了偷花汉;不想去跳龙门,学骗马。姐姐,且看红娘面饶过这生者!(旦云)若不看红娘面,扯你到夫人那里去,看你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起来!(红唱)谢小姐贤达,看我面遂情罢。若到官司详察,"你既是秀才,只合苦志于寒窗之下,谁教你夤夜辄入人家花园,做得个非奸即盗。"先生呵,准备着精皮肤吃顿打。

(旦云)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报。既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无干休。(下)(末朝鬼门道云)你着我来,却怎么有偌多说话!(红板过末,云)羞也,羞也,却不"风流隋何,浪子陆贾"?(末云)得罪波"社家",今日便早则死心塌地。(红唱)

【离亭宴带歇指煞】再休题"春宵一刻千金价",准备着"寒窗更守十年寡"。猜诗谜的社家,□拍了"迎风户半开",山障了"隔墙花影动",绿惨了"待月西厢下"。你将何郎粉面搽,他自把张敞眉儿画。强风情措大,晴干了尤云殢雨心,悔过了窃玉偷香胆,删抹了倚翠偎红话。(末云)小生再写一简,烦小娘子将去,以尽衷情如何?(红唱)淫词儿早则休,简帖儿从今罢。犹古自参不透风流调法。从今后悔罪也卓文君,你与我游学去波汉司马。(下)

(末云)你这小姐送了人也!此一念小生再不敢举,奈有病体日笃,将如之奈何?夜来得简方喜,今日强扶至此,又值这一场怨气,眼见休也。则索回书房中纳闷去。桂子闲中落,槐花病里看。(下)


第四折

(夫人上,云)早间长老使人来,说张生病重。我着长老使人请个太医去看了。一壁道与红娘,看哥哥行问汤药去者,问太医下甚么药?症侯如何?便来回话。(下)(红上,云)老夫人才说张生病沉重,昨夜吃我那一场气,越重了。莺莺呵,你送了他人。(下)(旦上,云)我写一简,则说道药方,着红娘将去与他,症侯便可。(旦唤红科)(红云)姐姐唤红娘怎么?(旦云)张生病重,我有一个好药方儿,与我将去咱!(红云)又来也!娘呵,休送了他人!(旦云)好姐姐,救人一命,将去咱!(红云)不是你,一世也救他不得。如今老夫人使我去哩,我就与你将去走一遭。(下)(旦云)红娘去了,我绣房里等他回话。(下)(末上,云)自从昨夜花园中吃了这一场气,投着旧症侯,眼见得休了也。老夫人说着长老唤太医来看我;我这颓症侯,非是太医所治的;则除是那小姐美甘甘、香喷喷、凉渗渗、娇滴滴一点唾津儿咽下去,这屌病便可。(洁引太医上,"双门医"科范了)(下)(洁云)下了药了,我回夫人话去,少刻再来相望。(下)(红上,云)俺小姐送得人如此,又着我去动问,送药方儿去,越着他病沉了也。我索走一遭。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肠断人。

【越调】【斗鹌鹑】则为你彩笔题诗,回文织锦,送得人卧枕着床,忘餐废寝,折倒得鬓似愁潘,腰如病沈。恨已深,病已沉,昨夜个热脸儿对面抢白,今日个冷句儿将人厮侵。

昨夜这般抢白他呵!

【紫花儿序】把似你休倚着栊门儿待月,依着韵脚儿联诗,侧着耳朵儿听琴。见了他撇假偌多话:"张生,我与你兄妹之礼,甚么勾当!"怒时节把一个书生来迭噷,欢时节--"红娘,好姐姐,去望他一遭!"--将一个侍妾来逼临。难禁,好着我似线脚儿般殷勤不离了针。从今后教他一任,这的是俺老夫人的不是: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红见末,问云)哥哥病体若何?(末云)害杀小生也!我若是死呵,小娘子,阎王殿前,少不得你做个干连人。(红叹云)普天下害相思的不似你这个傻角。

【天净沙】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花阴,则去那窃玉偷香上用心。又不曾得甚,自从海棠开想到如今。

因甚的便病得这般了?(末云)都因你行--怕说的谎--因小侍长上来,当夜书房一气一个死。小生救了人,反被害了。自古人云:"痴心女子负心汉。"今日反其事了。(红唱)

【调笑令】我这里自审,这病为邪淫;尸骨岩岩鬼病侵。更做道秀才们从来恁,似这般干相思的好撒口吞!功名上早则不遂心,婚姻上更返吟复吟。(红云)老夫人着我来,看哥哥要甚么汤药。小姐再三伸敬,有一药方送来与先生。(末做慌科)在那里?(红云)用着几般儿生药,各有制度,我说与你;

【小桃红】"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末云)桂花性温,当归活血,怎生制度?(红唱)面靠着湖山背阴里窨,这方儿最难寻。一服两服令人恁。(末云)忌甚么物?(红唱)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吃了呵,稳情取"使君子"一星儿"参"。

这药方儿小姐亲笔写的。(末看药方大笑科)(末云)早知姐姐书来,只合远接。小娘子--(红云)又怎么?却早两遭儿也。(末云)--不知这首诗意,小姐待和小生"哩也波"哩。(红云)不少了一些儿?

【鬼三台】是下其实啉,休装口吞。笑你个风魔的翰林,无处问佳音,向简帖儿上计禀。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俺那小姐忘恩,亦紧的偻人负心。

书上如何说?你读与我听咱。(末念云)"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次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雨云来。"此韵非前日之比,小姐必来。(红云)他来呵怎生?

【秃厮儿】身卧着一条布衾,头枕着三尺瑶琴;他来时怎生和你一处寝?冻得来战兢兢,说甚知音?

【圣药王】果若你有心,他有心,昨日秋千院宇夜深沉;花有阴,月有阴,"春宵一刻抵千金",何须"诗对会家吟"?

(末云)小生有花银十两,有铺盖赁与小生一付。(红唱)

【东原乐】俺那鸳鸯枕,翡翠衾,便遂杀了人心,如何自赁?至如你不脱解和衣儿更怕甚?不强如于执定指尖儿恁。倘或成亲,到大宋福荫。(末云)小生为小姐如此容色,莫不小姐为小生也减动丰韵么?(红唱)

【绵搭絮】他眉弯远山铺翠,眼横秋水无尘;体若凝酥,腰如嫩柳,俊的是庞儿俏的是心,体态温柔性格儿沉。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难观世音。(末云)今夜成了事,小生不敢有忘。(红唱)

【幺篇】你口儿里漫沉吟,梦儿里苦追寻。往事已沉,只言目今,今夜相逢管教恁。不图你甚白壁黄金,则要你满头花,拖地锦。

(末云)怕夫人拘系,不能够出来。(红云)则怕小姐不肯,果有意呵,

【煞尾】虽然是老夫人晓夜将门禁,好共歹须教你称心。(末云)休似昨夜不肯。(红云)你挣揣咱,来时节肯不肯尽由他,见时节亲不亲在于您。(并下)

【络丝娘煞尾】因今宵传言送语,看明日携云握雨。

题目老夫人命医士

崔莺莺寄情诗

正名小红娘问汤药

张君瑞害相思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王实甫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10篇诗文

猜你喜欢

鹦鹉曲·山亭逸兴

: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溜樵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溜樵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家搬到嵯峨的峰巅居住,是一个并不地道的山野樵夫,每日里与围棋为伍。相伴的是不开花的千年老树,风雨摧折枝叶扶疏。老朋友曾劝我再回归宦海,我说那里远远不如我这山居。你看这门前万叠青翠山峦和满空缤纷彩云,是不要花钱买的最的美的住处。

参考资料:

1、 史良昭解.元曲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0-81
(cuó)(é)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jī)溜樵(qiáo)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fú)买处。
鹦鹉曲:曲牌名。一名“黑漆弩”,又名“学士吟”。《太平乐府》注正宫。双调五十四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山亭:山中的亭子,代指隐士栖游之所。嵯峨:山势高峻。不唧溜:不伶俐,不精明。青蚨:即钱。

参考资料:

1、 史良昭解.元曲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0-81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溜樵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冯子振在散曲方面极有天赋,这首曲子通过叙述闲逸生活,表达他的高洁追求。这首散曲以“山亭逸兴”作为第一首,更是直白地道出了他远离官场而归隐山林的心愿。首句“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略樵父”介绍了这首曲子的主人公,一个受人尊敬的老樵夫,从别处迁居到这险峻的峰顶居住。“唧嘈”二字表明他对采樵一事并不精通。

  “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吱风雨。”描述了老樵夫在山中的生活。“烂柯”出自《述异记》里的一个典故。此典故用在这里用以说明老樵夫闲逸的生活状态如神仙一般。但是,他的物质条件并没有神仙那么美好,伴随他的只是不会开花的老树,残枝落叶,于风雨中飘摇。

  这段形象生动的描述,表面上是写老樵夫的生活,实则是作者在表明心志:无论山中的物质生活多么凄苦,不管山中有多少毒蛇猛兽,我依然愿意过着归隐的生活,不愿回到那富贵的名利场中,所以接下来作者在曲中写道:“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老樵夫的朋友不忍他一人在山中受苦,所以来叫他回去过那俗世间富足的生活,但是老樵夫并不愿意,他觉得山中固然贫苦,但那官场中的争名夺利更加让人痛苦不堪,所以他指着门前的高耸人云的群山,对他的朋友说:“你看,这里的风景,这里的一切都不需要用金钱去买,也不需要用权力去争夺。”到此处,老樵夫淡泊名利的形象跃然纸上。

  冯子振在这首散曲中用凝练生动的语言营造了含蓄悠远的氛围,有力地刻画了老樵夫这一丰满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示了归隐山林的士大夫们逍遥清高的情怀。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想上,这首曲词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无愧为散曲中的名作。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27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寿阳曲·新秋至

: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新秋刚到来的时候,心上人也匆匆离别。顺着绵长的江面,水儿流淌着,月儿也是残缺的。那华美的船儿悠悠然向东远去渐渐隐没。这离别的愁苦啊,在这第一个夜晚就暗暗生起。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1002、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116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双调:宫调名,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句式为三、三、七、七、七。小令兼用。乍:刚刚,起初。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思量:这里是思念、牵挂之意。起头儿:开头,起始。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1002、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116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此曲寄寓了作者因离人远去而产生的怅惘伤感之情。先实写送别时所见到的情景,以抒发自己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之情;后转向虚写,从眼前联想到往后,表明思念绵长不绝。全曲采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将抽象的愁思寓于具体的景物之中,精心勾画了一幅冷落孤寂的图画,极力渲染凄凉孤独的气氛,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愁情。

  此曲开首两句,既是交待时间与事由,同时也暗含着送别时产生的伤感之情。秋气清疏,易生悲凉,偏偏赶上在这时候送行,行人和送行人的惆怅是可想而知的。宋代柳永有句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寒蝉凄切》)吴文英有句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唐多令·何处合成愁》)都写到了秋令对离人的影响,何况这场分离来临得那么突然。一个“乍”字,给人留下了惊心的感觉。这两句为全曲定下了感伤的基调。

  离人远去,送行人还留在江岸边不忍走开,凝视着前方出神。“顺长江”一句是景语,又是情语,意味深长。顺流东下的江水与行舟是同一方向,说明送行人一直在眺望那船影消失的远方;水流残月,一派凄清,那月亮也“残”而不能团圆,恰可作为这番别离的象征;江水不停东流,残月却驻留原处,这又衬示出去者远去、留者伫立的离情别意。更主要的是,水、月都曾是送别现场的见证,正是这长江水载走了行舟,而让残破的月影替代了它的位置。作者眼前只见残月,不见人影,离愁别恨便油然而生。

  此时只剩下作者自己孤身一人,孑然独立江头,便增添了离情的凄凉与孤独。触景生情,作者眼前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当时“悠悠画船东去也”的一幕。将分手情形置于回想中补叙出现,是绝妙的构思,它再度回应了“人乍别”的不堪正视。点明“画船”,上船的当是名女子,按元曲的表现习惯,这场“乍别”发生于男女之间。而“悠悠”二字,又显示了相思的缠绵情味。

  前面都是实写,通过所见到的情景来抒发自己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之情,而最后一句,作者将笔锋一转,由实写转向虚写。“这思量起头儿一夜”,这离愁别恨,才只是刚开了个头,想到此,心中的怅惘感伤之情就愈觉不堪忍受。这里不具体描述此时思念的况味,只用“起头儿一夜”五字,既回应了“人乍别”“水流残月”,又包含着对往后日子的联想,以“第一夜”来推想和概括今后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离情别绪,刻骨相思的滋味,不言自明。这最后一句,既是对全曲的一笔总结,又把离愁别恨推向绵绵不绝的将来。故由此结束,简洁有力,意味无穷。元曲善以巧笔呈柔婉的思致,于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453-45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殿前欢·大都西山

: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隔着夕阳映照下的楼殿,在阴冷的浓云之间,西山露出冷清清的几座峰尖。那山头就像烟雨中的美人髻鬟,朦朦胧胧,不肯轻易让俗人看清它的真面。我在秋风中倚遍栏杆,又何必为之长叹。不多时晚风将夜雾驱散,西山注视着我,我也端详着它的容颜。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殿前欢·大都西山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jì)烟鬟(huán)。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时暮霭(ǎi)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大都西山:北京西山,属太行山脉之余段,为历史上的著名风景区。等闲:寻常。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殿前欢·大都西山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这首小令写的是赏看大都西山,文法曲折多致,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受。

  “冷云间”三字起笔一总,营造了特殊条件下的西山景观。这一起语颇可借用《红楼梦》对凤姐“一夜北风紧”开笔的评价:“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冷云”是阴云、浓云、令人心情沉重之云,写西山先写此云,便点现了出师不利的第一感。先以“冷云”占据画面,第二句的“夕阳”、“楼外”、“数峰闲”,就有依次破云而出的动感,弥漫着一种清冷寂寞的气氛,暗示了作者登楼远眺的孤独。虽则“数峰”露现于冷云之间,却不肯将庐山真面轻易示人,三、四两句,就在文气上推出了这一波折。这两句是倒装,“髻”、“鬟”均以美人的发式喻山,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已有成例。曲中是“雨髻烟鬟”,这就补充了“冷云”的来历,原来此时正值雨霁,夕阳固然露了脸,但云层之上的西山峰头依然缠结着雨意。“雨髻烟鬟”,将西山的巍伟及山顶云罩雾绕的朦胧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将“数峰”的朦胧,说成是“等闲不许俗人看”,为西山占重身份,也表现出自己是它的知音。所以他在西风中倚遍栏杆,执著等待,并不为眼前的遗憾景象而长叹。果然峰回路转,不多时暮霭吹散,掀去了雨雾的面纱。文笔至此也豁然开朗,“西山看我,我看西山”,令人想起前人“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的快意境界。

  这首小令以看山的经历为表,寓寄了诗人对人生的观照与信念。这一点,我们不难从曲中的喻示中发现和领会。“冷云”代表了精神追求中的阻碍与迷障,但只要与理想信念心心相印,执著不渝,终究乌云遮不住太阳。西山“等闲不许俗人看”,而最终却与作者契合交融,“西山看我,我看西山”,其间诗人以脱俗孤高自许的用意,也是十分明显的。

  顺便一说,〔殿前欢〕末二句的颠倒语序、分说合观,并非作者的首创,阿里西瑛的“呵呵笑我,我笑呵呵”,贯云石的“功名戏我,我戏功名”,乔吉的“人多笑我,我笑人多”,张可久的“青山爱我,我爱青山”,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先例。而本曲中的“西山看我,我看西山”,物我交融,兴寄高远,可说是散曲创作继承发展中青出于蓝的例子。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殿前欢·大都西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
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辽阔的清江天水可以作笺,茫茫的云中白雁可以为字,远方的游子啊,你如今到了哪里?我无法寄给你我的相思之词。在酒醒灯昏的夜晚,在窗寒梦觉的时候,那十年谈笑欢乐事,令人好寻思。真可叹,风流逝去时,两鬓已如丝。

参考资料:

1、 《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713-714页
(yīn)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jiān),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jiē)(zī),风流两鬓(bìn)丝。
红叶:指枫叶。黄花:菊花。清江天水笺:用清江的天和水来作为信笺。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一名青江。白雁云烟字:以茫茫云烟中飞行的白雁来作为文字。十年事:似指作者放浪于酒色的生活。嗟咨:嗟叹。

参考资料:

1、 《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713-714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梦武昌

: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
苍山中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
鼓角沈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
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
一梦回到黄鹤楼跟鹦鹉洲,又同昔日那般游玩了一番。

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
苍山深入到三湘的大路间,落日铺满了七泽的水面。

鼓角沉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
傍晚城头鼓角声齐响,遥传四方、撼动大地;人们系舟江浜之时,千帆万樯排列得高下参差,令人目不暇接。

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昔日朋友虽然都在但因分散而难聚首,只能独自面向南池看那白鸥嬉戏。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

苍山斜入三湘(xiāng)路,落日平铺七泽流。
三湘:指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七泽:指楚地诸湖、云梦古泽。

鼓角沉雄遥动地,帆樯(qiáng)高下乱维舟。

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
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
鼓角沈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
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在揭傒斯早年的汉、湘之游中,武昌是他居留最久、印象最深的城市。诗的首联,只交代了梦中来到黄鹤楼、鹦鹉洲这二处昔日游历之地,连用二地名,毫不修饰,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用浑厚的笔法,把景物浑然推出(还有意无意地带了一个“浑”字),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他深知此际绝不容精雕细刻,不然下二句便不能自然引出了。

  正是站在浑朴无饰的黄鹤楼头,鹦鹉州前,才能放眼望去,全是雄浑之景。“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巍然的苍山,鲜红的落日,武昌具有极其浑成的气象。三湘,指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七泽,指楚地诸湖、云梦古泽:这是武昌开阔的视野。苍山深入到三湘的大路间,落日铺满了七泽的水面上:这是武昌壮阔的形势。苍山有连绵的走势,故是斜斜地蜿蜒深入;落日已贴到了地平,故是平平地四面铺展:这又是非常生动的措词。更重要的是这二句一前一后,用力铢两悉称(对仗亦工力悉敌),富有均衡感;叙法全用赋体,平添了凝重感。

  武昌的山川之胜既已写足,颈联便转向武昌的风土之奇。“鼓角沉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武昌是长江上游战略要地,城墙高厚。当傍晚的城头鼓角声齐响之际,那深沉、雄健的馀音,真能遥传四方、撼动大地;武昌又是九省通衢、商贾云集的重镇。当傍晚人们系舟江浜之时,那千帆万樯排列得高下参差,真能令人目不暇接,眼前一片迷乱。这二句,前句的森远、后句的繁闹,在气象上都堪与山川的雄伟相符;而“遥”、“乱”而字,对于鼓声的绵绵不绝、帆樯的如林如织,都是点睛之笔,足使全句跃动生辉,也毫不逊色于上联的“斜”、“平”二字的用力。

  诗的尾联,已是梦醒时分:“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武昌是诗人交游广多的城市。梦到武昌而不提故人,未免对不住昔日的朋友。因此,在梦后才为故人的分散难聚发一句感叹,是很恰当、很道地的布局。白鸥在古诗中,通常是陪伴诗人隐栖故园的盟友,所以在南池上独看白鸥,也暗中点到了自己的处境。梦醒后的气象很萧条,不过,这份萧条,也正足以反衬出上文的宏大与昔日的壮游。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