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

: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
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章孝标

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旧居》、《长安春日》两首,称其深得诗律之精义。 72篇诗文

猜你喜欢

思帝乡·云髻坠

: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如云发髻飘坠,凤钗在耳边低垂,浑身无力慵懒地斜倚在枕上。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残月西落,翡翠绣屏昏暗,更漏声依依倾诉,说尽人间天上事,相思深情只有相爱人心知。

参考资料:

1、 周世伟著.韦庄词汇释别解.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第81-82页&朱东润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 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430-431页&钟尚钧 马大品 黄为之责任编辑 刘键.中国历代诗歌类编[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642-643页&(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07月第1版,第161-162页&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198页&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460页&(唐)韦荘.韦荘集校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08页&(唐)温庭筠 (五代)韦庄著.温庭筠韦庄词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19-120页&韦庄(齐涛笺注).韦庄诗词笺注 第2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23-624页&李淼译注 赵崇祚编.花间词(绘图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03-105页

云髻(jì)(zhuì),凤钗(chāi)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qī)
云髻:高耸的发髻,形容头发蓬松如云。坠:一作堕。凤钗:一种妇女的首饰,钗头作凤形,故名。枕函: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即枕匣,古代枕头或以木制,中空如匣,故称枕匣。唐人习用语。欹,倚也,斜依、斜靠,歪斜。

(fěi)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翡翠屏:以翡翠玉石等嵌饰的屏风。一种深绿色的屏风,又可依律省作“翠屏”,词意更为显明。依依:留恋不舍。漏依依:漏声迟缓,形容时间过得慢。谓漏刻缓慢。人间天上:喻范围广阔也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谓盟誓深广,两心共知。

参考资料:

1、 周世伟著.韦庄词汇释别解.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第81-82页&朱东润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 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430-431页&钟尚钧 马大品 黄为之责任编辑 刘键.中国历代诗歌类编[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642-643页&(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07月第1版,第161-162页&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198页&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460页&(唐)韦荘.韦荘集校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08页&(唐)温庭筠 (五代)韦庄著.温庭筠韦庄词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19-120页&韦庄(齐涛笺注).韦庄诗词笺注 第2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23-624页&李淼译注 赵崇祚编.花间词(绘图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03-105页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这首词写女子相思难眠。开头两句写明主人公髻偏、钗垂,无力凭枕的情思。已暗示了她心思重重。“翡翠”二句是写女子在漏长更深、月落屏暗之时,整夜辗转难眠的苦况。最后两句,说出事由。“说尽”二字,直贯而下,谓其恋恋不忘,两心至死不渝。

  词的风格表现为清丽疏淡,是民间词的拟作,写的是闺情,以女子口吻出之,情感显得十分真挚。神韵格调迫近民歌,感情热烈、真挚,率真抒情,很明显受到民间作品的影响,像元人散曲。

  韦庄所作《思帝乡》共2首,在体式上略有变化,所写内容则大致相近,前一首词咏闺情,抒写相思的情怀,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开头四句,描写女主人公的妆饰与情态:髻坠,钗垂,困乏无力,倚枕而卧,暗示出人物的孤寂与慵懒;“翡翠”二句,着意渲染长夜寂寂的环境气氛,用以衬托人物辗转不眠整夜;末尾两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著追求。

  此词写闺妇相思愁情,词中写女子孤寂无奈情态形象鲜明,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调寄《思帝乡》,当是思唐之作,而托为绮词。身既相蜀,焉能求谅于故君?结句言此心终不忘唐,犹李陵降胡,未能忘汉也。”认为此词是以绮词表象掩盖的思唐之作的这种托寓说法,固然有穿凿附会的嫌疑,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韦庄此词抒情真切的特征。

参考资料:

1、 周世伟著.韦庄词汇释别解.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第81-82页2、 (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07月第1版,第161-162页3、 (唐)温庭筠 (五代)韦庄著.温庭筠韦庄词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19-120页4、 李淼译注 赵崇祚编.花间词(绘图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03-105页5、 师专《中国古代文学史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纲 第二节 浓妆淡抹与粗服乱头——温庭筠·韦庄·李煜.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08月第1版,第277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幸亏与松竹同处一起栽,不愿随着桃李花一时开。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杏园哪里敢妨碍你离去,没有花之时你再且看来。

参考资料:

1、 汪明启.白居易诗选:巴蜀书社,2000:1052、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8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

幸与松筠(yún)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松筠:松与竹。因其材质坚韧,经冬不凋,常用以比喻节操坚贞。

杏园岂敢妨(fáng)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杏园:园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秦时为宜春下苑地。唐时与慈恩寺南北相直,在曲江池西南,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参考资料:

1、 汪明启.白居易诗选:巴蜀书社,2000:1052、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8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欲写迎春,却落墨于松竹、桃李,曲笔有致。松竹皆岁寒不凋、翠叶常青。迎春则能“带雪冲寒折嫩黄”(韩琦语),最先点缀春色。因而它友于松竹,与纷艳一时的桃李不能同日而语。自古来文士都视松竹为坚贞高洁的象征。陶潜谓:“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白居易则“植竹窗前,日日观照。”(《竹窗》)说迎春欣喜自得为松竹近邻,实是赞人的高风亮节、卓然独立。唐人爱牡丹,最不喜桃李。刘禹锡《杨柳枝词》道:“城东挑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更以桃花讽刺显赫一时的满朝新贵。白居易曰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是麻姑手搔到了刘禹锡心头的痒处。语似平易,实则痛快淋漓。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杏园,据说那里是“花卉环周,烟水明媚”。唐代每年科举放榜后,新登进士多游宴于此(见《松窗杂录》)。这是个众芳斗撼 热闹非凡之处。然而迎春花却自有佳处,它先于群芳,应春傲然怒放。迎春花热情地邀请刘禹锡在桃、李、杏等花未开时,不妨来看一看。其超群拔俗的品格,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两句紧扣诗题“招”,极为贴切。“岂敢”二字下得遒劲、有力,“且”字用得玩皮、冷峻。联系刘禹锡的生平事迹看,这两句显然是借花喻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政治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一一遭贬。十年后,刘、柳等应召人京,待起用。谁知刘禹锡不肯改悔,游玄都观时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讥刺权贵,因之刘、柳等又再度被谗毁、出贬。十四年后,刘禹锡仍然不易初衷,从洛阳一回到长安就旧地重游,并以诙谐、嘲笑的笔调作了《再游玄都观》。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不像是渡尽劫波人的口气,倒是有一种坚持立场、九死不悔的战斗精神和胜利后的豪放风度。这正是诗人笔下迎春花的气派。

  刘、白交往数十年,相知甚深。故此诗虽然只就普通的迎春花着笔,却点活了人物的神采,含蓄地写出了刘禹锡的政治倾向、铮铮铁骨和倜傥风流。此可谓是善于小中见大,超然物外。作为一首咏物赠人小诗,非莫逆至交者,写不得这么深致。

参考资料:

1、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8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客从

: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有客人从南方来,送我珍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想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311-312 .2、 海兵 .杜甫全集诗祥注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359-360 .

客从南溟(míng)来,遗我泉客珠。
南溟,南海,遗,问遗,即赠送。泉客:即鲛人,也叫泉仙或渊客。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有隐字:有一个隐约不清的字。因为隐约不清,所以辨认不出是个什么字。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珠由泪点所成,故从珠上想出“有隐字”,这个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它是如此模糊,却又如此清晰。书:即文字。

(jiān)之箧(qiè)(sì)久,以俟公家须。
缄:封藏。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俟:等待。公家:官家,须:需要,即下所谓“征敛”。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liǎn)无!
化为血: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征敛:犹征收。《周礼·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311-312 .2、 海兵 .杜甫全集诗祥注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359-360 .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征伐诛求寡妇哭”,“已诉征求贫到骨”,便是这首诗的主题。杜甫巧妙地、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

  首二句仿汉乐府民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的格式,但别生新意。“客”和“我”都是虚构的。关于珠的传说是相当多的,如明月珠、夜光珠等,为什么一定要用泉客珠呢?赵次公说:“必用泉客珠,言其珠从眼位所出也。”(郭注卷十五引)这话很能揭示作者的用心所在。接着“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意在警告统治阶级应该看到他们所剥削的一切财物其中都含着人民的血泪。最后两句点明作诗本旨。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这又是从泪化为珠想出来的。原有的财物,既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有加无已,所以说“哀今征敛无”,意谓而今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搜刮的。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微风吹动着荷花,送来满殿清香,姑苏台上可见摆宴的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娇软无力,微笑地倚坐在东窗下的白玉床。

参考资料:

1、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212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7-978

风动荷花水殿(diàn)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姑苏台:吴王起姑苏台,五年乃成,其下有斗鸡坡、定狗塘、百花洲、采香径诺胜迹。见:一作“宴”。吴王:即吴王李葹,时任庐江太守。

西施醉(zuì)舞娇无力,笑倚(yǐ)东窗白玉床。
娇无力:半醉而舞,虽娇而无力也。“笑”字合“娇”字。“倚”字合“无力”字。倚床献笑,曲形要宠之态也。

参考资料:

1、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212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7-978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诗人通过注重描写西施的容貌、举止(笑倚、醉舞)、情态乃至生活环境,勾勒出一幅帝王嫔妃的生活情趣,实则以借古鉴今为警戒,影射讽刺现实的不满,提醒唐玄宗不要国事益非、诛逐忠良、滥事征伐,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全诗轻快流转,风格率直、大胆、热烈、活泼,不同于柔靡无力、怨而有伤的宫怨诗。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此叙景起兴:荷花虽香,因风而献媚于水殿,描绘出一幅微风吹动荷花、清香充溢满殿的景致,诗人因望见“姑苏台”而托言感怀吴王。可见,裘马轻狂、狂歌痛饮的诗人,意趣高远、超旷洒脱。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意指西施酒后带着醉意跳了几回舞后,娇柔无力地微笑着倚坐在东窗下镶嵌着白色玉石的椅子上。诗人把西子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形象描绘得细致入微,表现出美人名士、佳人才子的你情我浓、二厢情愿,在开放的唐朝尽舒风云之色。

  西施原是越溪之畔的浣纱女,出身贫寒,明代的《苎萝志·西子传》就曾这样描述:“父鬻薪,母浣纱。”她本有理由选择一种幸福平淡的生活方式,但她身处吴越接连不断战乱之中,而她的情人范蠡又是越王勾践的得力谋士,在所谓的“国家大义”面前,西施不得不作出一个极其与人性相违背的选择,远离范蠡,被勾践送到吴国,从而诱使吴王夫差荒淫无度,慵理国事,从此“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最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灭吴计划得以实现。

  此诗表现形式轻快流转,风格率直、大胆、热烈、活泼,不同于柔靡无力、怨而有伤的宫怨诗。诗人通过注重描写西施的容貌、举止(笑倚、醉舞)、情态乃至生活环境,勾勒出一幅帝王嫔妃的生活情趣,实则以借古鉴今为警戒,影射讽刺现实的不满,提醒唐玄宗不要国事益非、诛逐忠良、滥事征伐,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参考资料:

1、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21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门有车马客行

: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门前车马喧腾,有乘着朱轮金鞍的贵宾经过。

谓从丹霄落,乃朱故乡亲。
他说他从朝廷而来,回归故乡,见到故乡的人感到亲切。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我赶紧呼唤自己的小儿子打扫中堂招待客人,坐在一起共同谈论人生的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我们相对而坐,桌上的两觞酒还没饮尽,暂时停下酒杯就泪流满面了。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我哀叹自己漂泊万里,已经三十年过去了。

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可怜我的半生,空谈王霸之略,却始终没有得到过朝廷的重用,从没做过朝廷重员。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我的雄剑空藏在玉匣之中,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兵书上浮满了灰尘,也好久没有人听我谈论这些用兵之策了。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在朝廷中没有人和我的意见相同,我只得一样流离到湘水之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真正懂得我的知己,多已朱泉下之人了。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生来苦于百战,在征战中死去的人太多太多了,死去之后可以与万人做邻居。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北风扬起胡沙,掩埋了周秦两朝。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运势尚且如此,何况朱在茫茫苍穹间渺小的世人?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心里无限伤感凄怆,又能说什么呢?就让一切顺其自然,存亡随从天意吧。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谓从丹霄(xiāo)落,乃是故乡亲。
丹霄:指朝廷。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空谈帝王略,紫绶(shòu)不挂身。
紫绶: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它来系官印。

雄剑藏玉匣(xiá),阴符生素尘。
阴符:古兵书名。泛指兵书。

(kuò)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廓落:孤寂貌。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宗党:宗族,乡党。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yì)周与秦。
埋翳:掩埋,掩盖。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cè)(chuàng)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大钧:指天或自然。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朱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门有车马客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李白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被弃置不用的无奈与愤慨。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