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忠义士豫让吞炭

:

第一折

(智伯引缔疵上,诗云)周室中衰起战争,鸱张七国各屯兵。一从唐叔分桐后,政事分来在六乡,某乃智宣子之子荀瑶是也,国人号为智襄子,因某居长,称为智伯。这个是某家臣絺疵。某与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氏,世执晋国之政,职任六卿,惟某最强盛。前年灭了范氏、中行氏二家,彼土地人庶,尽为己有。今某心中还要将韩、魏、赵三家,一发并吞,废了晋侯,西晋土宇,皆归于某。那其间方为愿足。如今定了一计,于兰台设一筵席,请韩、魏、赵三子会饮。酒席之间,以礼问他求地,若与则巳。不与就起兵征伐。若去了三家,唐叔山河,不久入吾手也。谋计己定。絺疵,你去请三子来赴宴。疾去早来。(絺疵云)某奉工人令,着我去请三家主君,来赴兰台之宴,不敢久停久住,须索走一遭去。(下)(赵襄子上,诗云)世职为卿佐晋邦,先人生我弟兄双,智瑶强横相侵压,谨守身家死不降。某姓赵名无恤,世备晋国六卿之职。我先君赵筒子存日,曾使尹铎治晋阳,尹铎请曰:"以为茧丝乎?"以为保障乎?先君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先君曾谓某曰,晋国有难,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以是为归。某佩服先君之言,谆谆在耳。自先君弃世之后,智襄子荀瑶为晋正卿,欺俺寡弱,有移晋柞之心。前年将范氏、中行氏二家绝灭,大肆强暴。不久祸及于俺三家。今日又在兰台设宴,请某与魏桓子、韩康子会饮,不知有何事,其中必有奸计。不去又不好,等韩、魏二子来,须索走一遭。(韩康子上,诗云)昔自先王戏削桐,世为卿职在河东。奈何荀氏强梁甚,要使三家入彀中。某韩康子是也,姓韩名虎,国人称为韩康子,世为晋卿。我晋国卿六人,独某与赵、魏相厚。今正卿荀瑶不道,欲并诸卿大夫,己将范、中行灭了,又欲侵及俺三家。今在兰台设宴,请俺三人,不知有何事,须索去咱,等赵、魏二子同行则个。(魏桓子上,诗云)邦国分茅建六卿,自惭继职守持盈。谁知衰世强凌弱,荀氏跳梁拥重兵。某姓魏名驹,国人称为魏桓子,职任晋卿。叵耐正卿荀瑶,常有吞并俺韩、魏、赵之心。今日设宴兰台.来请俺三人,须索社会则个。(行科云)前面不是二位公子,呀呀。赵韩二君拜揖。(二子还礼,云)荀氏招饮,不知其旨,咱须早赴则个。(做到科,门役报科,智伯上相见科,三子云)某等有何德能,敢劳上卿置酒相待。(智云)今喜邦家无事,谨请三位公子闲饮一番。(把盏科,智云)某自先世流传,支庶众多,土地窄隘。三公子采邑与某相邻者,敢借一二区,以供樵采,不拒幸多。(韩背云)某观智伯好利而愎,今索地于
我,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思,而待事之变矣。(转云)某有万家之邑,愿献左右(智云)多谢多谢。魏公子允否?(魏背云)无故索地,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伯之命,必不长矣。(转云)某亦有万家之邑,敢献左右。(智云)多谢多谢。赵公,蔡皋狼之地,与某食邑接境,欲求借为采邑,未知允否?(赵云)念无恤承先人基业,兢兢业业,惟恐失坠。土地人庶,皆先人遗祚,我公无故见侵,决不敢基命。必不见容,有死而已。(智云)赵公好不见机,你不见六卿之家,大半归我,韩魏各已献地,你就强梁,到得那里?岂不见范氏中行氏之例乎?(赵不答起身去科。智云)赵子好是无理也!地又不与,又不辞而去,怎寄干休?韩魏二公,咱三家点起甲兵,将赵氏不分老弱,一鼓擒灭。将他土地人庶,咱三人平分了,岂不好也?(韩魏云)谨奉教令。(正末豫让上,云)某姓豫名让,是智伯家一个家臣,今日我主人兰台没宴,会韩魏赵三君,适间我主人倚兵马强盛,问三家索地,韩魏各献万家之邑,独赵君不与,我主人当筵毁辱,逼的赵君逃席而去。我主人以为得志,还要伐他。我想来,主不备难,难必至矣。蜂蚁尚能螫人,况人君乎?我须索进劝一遭。(做到科,见科,云)主人,让闻我主索地,赵君避席,主人反欲见伐。且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先王谓志不可满,欲不可纵。赵君逃走。必有防备,若苦苦相侵,恐非善道,不可不可。(唱)

【仙吕】【点绛唇】便待将韩魏平吞,逼的赵正逃遁。偏咱呵安稳,则待要独霸乾坤,全不怕后代人评论。

(智云)我好意请他饮酒,地又不与,又不告而去,兀的不气杀我也。(正末唱)

【混江龙】休为-朝之忿,不思量旋踵丧其身。上个尊周朝皇帝,下不闻阃外将军,独自兴心独门立,却不道半山天子半由臣。待驱兵领将,积草屯粮。平白地要把邻邦困。可不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智云)豫让,你言差矣。想晋国卿相,惟我居首,兵多人盛,又得韩魏二子。协心助翊。今合兵攻伐。他若拒敌,一鼓成擒;他若不拒守,决水围灌,无有不成功者。你倒来替他回护,触恼我心。(正末云)巨闻忠臣不怀情于君;孝子不畏死于父;存忠尽节,受斧钺而无怨。主公,今上有周朝天子,不尊王命,无故索地,与咱是人情,不与是正理。今日无故称兵,大不祥也。(智云)如今天王法令不行,周祚衰微,天下诸侯,互相吞并,强者霸,弱者亡,我不乘时,非为智也。(正末唱)

【油葫芦】今门周室虽微礼尚尊。(智云)某为晋国陪臣,位列正卿,不为小也。(正末唱)咱则是臣下臣,怎敢侵夺他境界起烟尘?便待要开堤灌水把军围闲,攻城掠野把民蒿混。却不道德不孤,必有邻。(智云)我削除赵氏,谁不服我?(正末唱)便待要除根剪草绝了髫龀,做的个安门己损他人(智云)我立下些基业,贻厥孙谋也。(正末唱)

【天下乐】我则怕远在儿孙近在身。(智云)我兵车较多,三倍于赵,又合韩魏之兵甲,屠灭赵氏,亦何难哉?(正末唱)自古为君先爱民。圣人道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近大臣,远佞人,则这的是经纶天下本。

(智云)韩魏二君,我一开口就与万家之邑。如何赵氏全不敬?我地与不与犹小可,如何坏我席面,逃走去了,羞我这一场,怎肯干罢也。(正末云)主人,与咱的不是怕我;不与的也不是慢我。主人听臣说来:(唱)

【哪吒令】为甚魏柜子,但言的便允?为甚韩康子,但索的便肯?为共赵襄子不辞而便奔?见他外面而服,非咱中心臣顺,都是些假热佯亲。

【鹊踏枝】主公是智超群,也不合势威人。全不肯去暴除邪,发政施仁。好勇兴兵起军,全不肯偃武修文。

(智云)我初意饮宴,元非恶意。偶然请地,触我怒发,决不轻恕也。(正末唱)

【寄生草】平白地恩翻成怨,善变做嗔。不寻思治国安邦论,常怀着篡位同谋衅,偶兴败国亡家忿。主公呆民伐罪仿成汤,推位让国学尧舜。

(智云)昔日商纣无道,武王伐之,立下这等久运基业。我今更除赵氏,是亦吊民伐罪。(正末云)昔者纣王无道,以酒为池,经肉为林。使男女裸体相淫。杀贤拒谏,轿侈无度。今日赵襄子有何罪?(唱)

【醉扶归】则为他好奢侈行谗佞,剔孕妇削贤心,因此上吕望兴师过孟津,血浸朝歌郡。为甚把武王扶持做了至尊?这的是法正天心顺。

(智云)豫让,你不替我展江山夺社稷,到来比张比李的说我。我心决意吞并赵氏,再有苦谏的。定行斩首。叉出豫让去。(正末出外,云)古者大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今我主人陷于不义,岂可自政安逸?当力谏则小。(做复回科,唱)

【金盏儿】扭回身,上阶跟。(智云)豫让,你又来了,再若阻当我,一剑挥之两段。(正末唱)见他恶哏哏画色十分愠,剑横秋水气凌云。折末尸骸横百段,热血污黄尘。忠臣个怕死,怕死不忠臣。(智云)左右,与我拿下豫让,斩讫报来。(众拿科)(韩、魏劝,云)主公不可。今欲早伐,先斩家臣,于军不利。待平了赵氏,斩之未迟。(智云)看二君之面,教豫让权寄下这一颗头,待除了赵氏,不道肯轻饶了你哩。(正末云)谢我主不杀之恩。主公不听豫让之言,后悔之晚也。

【赚煞】少不的有国不能投,有家应难奔,无粮草先逃下庶民,血沥沥尸横刀门刎。少不的事君能致其身,把我这志常存,须有用着我的时辰,主公呵咫尺征袍渍血痕。直等到外无救军,内遭危困,那时节一腔鲜血报君恩。(下)

(智云)豫让去了也。韩魏二君,咱急整人马,攻伐赵氏去来。(并下)


第二折

(智伯上,云)某智伯是也,昨日会宴兰台,求地于赵氏,叵耐赵子无理,不肯与他也罢,又心怀忿怒,不辞而去。晋人那个不知我智氏强盛,我怎肯干罢?已约定韩魏二子,合兵攻伐,须索亲督一遭。(下)(赵襄子上,云)某乃赵襄子是也,昨日智伯会酒兰台,倚他威势,平空索地。韩魏二子,恐婴祸首,各与万家之邑,某一时不合当面拒他,他就有怪恨之意,某逃席而出,他说我羞阻他,今率韩魏甲士攻我,我力寡兵微,怎生抵敌,如何是好?我待出奔长子,奈民力罢敝,无人死守;待走邯郸,奈民膏竣尽,谁与守之?我想那晋阳城池完厚,仓禀充实,尹铎之所宽也,先君之所属也,民必和矣。我须走晋阳去也。(下)(智伯引韩魏二子上,云)某智伯是也,这个是韩康子,这个是魏桓子,因赵襄子不肯臣服,某等合兵攻伐赵氏。不料赵襄子惧怕,出走晋阳,坚闭城门不出,我今令军士每在城外筑起大堤,引水围灌城里。不日之间,一城生灵,尽为鱼鳖。灭了赵氏,分了他土地人民,那时方得趁心也。韩魏二君,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咱且行水一遭去,(下)(赵襄子引正末张孟谈上,云)却怎了也?智伯攻围甚急,某避走晋阳?今又引水围灌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看看淹倒城墙。但赖晋阳百姓,感先君之恩,尹铎之泽,虽如此颠沛,民无叛意。又况韩魏二子,与我唇齿,今叉助逆,合兵相攻。我想来,也是不得已。张孟谈。你呼暗的出去,见玮魏二君,说三家俱被智氏凌铄,若赵氏朝,亡。夕必及于韩魏,二公肯念同官之好,返戈智氏,一日遂志。三家之富贵,宁有既耶?晋国政令,岂出三家之手?张孟谈,你小心在意,疾去早来。(并下)(韩、魏上)(韩云)魏公子,你知智氏之志么?今日早间行水之时,他说,吾自今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他的意思,要将咱三家尽除。独霸晋国,将如之何也?(魏云)公旦智氏对咱说,絺疵对他说。韩魏有反意,以人事知之。今合二家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之。今约胜赵三分其地,水围晋阳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陷有日。二子无喜色而有忧容,此非反而何?方才又见絺疵。咱十分谨慎,只恐他看出真情,后日必中他计,且须别做个计较、(正天张孟谈引稍公驾舡上,云)某张孟谈是也,在于赵襄子家为巨。前者智泊无故索地,俺主公不与,智氏合韩魏之兵,攻围晋阳,引水淹灌。看看水入城中,但人心素德赵氏,不忍叛离。俺主公使我去见韩魏二君求救,须索冒险履危,去定一遭。(唱)

【正宫】【端正好】雨初睛,风才定,风雨过正是三更,一轮皓月如悬镜,万里长天静。

【滚绣球】稍公呵你与我慢慢行,悄悄的听,好教我把心不定。驾着个小船儿如履薄冰。外面是军护着堤,卫而是水浸着城,教找那里寻捷径?急煎煎无计逃生,我想那晋阳城下千寻水,便是智伯胸中百万兵,虎斗龙争。(下)

(韩云)魏公子,我想来,若智氏平了赵子,祸必及咱二家,莫若先下手为强。(魏云)咱今将计就计。决开堤口,引汾水灌安邑,绛水灌平阳,使智氏军不战自乱,一壁厢整搠人马掩击,无不成事。(韩云)诚恐谋泄败事,咱须对天歃血盟誓,方敢行事。(正末上,云)某来到韩魏二君营门外,听了这一会,不想他二人也怨智氏,我今见他,不说襄子之臣,只说是智伯使命,看他怎么说?兀那小校。报与二位公子得知,说智伯使命到来。(小校云)报的主帅得知,今有智伯使命到来。(韩魏云)请相见。(见科,正末云)俺智伯主人,差小人来巡探军情。传与二位用心防守,勿致疏虞。(韩云)俺这里催趱积水,刻日破城成功。(正末云)您二位恰才商量,我都听见来。(魏云)俺才讲些兵法,明日破城,好与赵氏对敌。

(正末唱)

【倘秀才】你待顺襄子谈兵说兵,你背智伯是无情有情。(韩、魏云)某岂敢背主事仇?(正末唱)您恰才对天因何歃血盟?(韩、魏云)俺才说分了赵氏,当誓死以报智伯。(正末唱)你如何要整队伍,出军营,做的个弊幸?

(韩、魏云)某等荷智伯之德,得分赵地,大家受用,岂有携贰?(正末唱)

【笑和尚】恁恁恁忒言清行不清,恁恁恁拚死命敌活命,恁恁恁自行病自医病,恁恁恁莫打挣,恁恁恁休折证。恁恁恁别了俺阃外将军令。

(韩魏云)俺二人既遵约束,焉敢背违?(正末云)俺智伯号令严明,您可怕么?(戴魏云)他既为主帅,某等裨副,谁不戒惧?(正末云)你依的我言语,管教你不怕。(韩魏云)凡有指挥,无不听从?(正末唱)

【倘秀才】俺不是智伯家差来的使命。(韩魏云)不是智伯差来,却是那里来的?(正末唱)俺是赵襄子使将来察探事情,特地向君侯行借些救兵。(韩魏云)如今水势浩大,城廓不保,不时陷没。生民鱼鳖。就有救兵,如何救的?(正末唱)且休说淹城邑,损生灵,岂不闻唇寒齿冷?

(韩魏云)智氏怪你主人会间不辞而去,好生欺慢,因此称兵见伐。(正末唱)

【滚绣球】俺襄子便有罪尔,便令该正刑,也合可怜见虚飘飘满城百姓,浑一似缀露飞萤。家家灶产蛙,处处水刷做坑,众军民往来奔竞,咫尺间海角飘零。投至得闹炒炒阵面上逃了生性,便是番滚滚波心捞月明,感叹伤情。

(魏云)你如今待怎么说?(正末云)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况智氏有才而无德,人苦其虐,莫若倒戈于彼。无不成功。(韩云)我等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正末云)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臣有一计,二君察之:(唱)

【倘秀才】臣不才虽然无能,二主公宁心试听,济不济君侯再察情。说着呵无凭验,做着呵有实减,非是自矜。

(韩魏云)你有何长策?说来我听。(正末唱)

【滚绣球】休和他觅斗争,厮奚竞,杀下守堤吏教他自窝里厮并,您把中军掩映处潜形。您外面将堤坝来撅,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教那帐前旌节门前戟,都做了风里杨花水上萍,直教他一事无成。

(韩云)俺二人适间正如此商量,要决汾绛二水,灌智伯军营,将守堤吏卒杀了,恁主人内往外杀,俺二人领兵夹击,则智伯之头,可致麾下矣。(正末云)谋计已兵,二主在心者,臣复俺主命去也。(并下)(内鼓噪呐喊科,智伯荒上,云)却怎了也?不想赵氏夜杀守堤之吏,决水来灌俺寨,营垒皆没,三军逃窜。左右,急急救护则个。(荒下)(赵引张孟谈上,云)今日托天地庇佑。多亏韩魏二君协谋,将智氏一鼓而火,方趁我平生之愿也。左右,与我请韩魏二君来者。(韩魏上,云)今日诛夷智族,赵君相招,须索见咱。(做见科,韩魏云)今日大敌破灭,可贺可贺。(赵云)深蒙二君相济,得斗大憝,彼主地人庶,三家共之,左右,推过智瑶来者。(众拥智伯上,赵云)智瑶,你虐焰薰天,神人共怒,无故索地而弄兵,恣情攻城而决水,今日擒来,有何话说?(智云)我悔不听豫让絺疵之言,致有今日,且亡国贱俘,只求早死。(正末张孟谈云)智伯,(唱)

【倘秀才】往常你统着兵车百乘,如今却落不的折箭中茎,却甚不动刀枪自太平。你也忒跋扈,忒狰狞,你便噤声。

【滚绣球】当日个宴兰台酒二觥,要不阳一座城,与不与更教水围军并,平白地虎斗龙争。开汾绛两道河,平韩魏万灶兵,筑高堤有如山岭,四周围抵多少万丈深坑。当时待把人推入,今日你被人推更不轻,罪合当刑。

(赵云)想智瑶无道,吞谋众卿,妄窥晋室,罪在不宥。左右,即便斩讫报来。还将他首骨,漆作饮器,方趁我心也。(末)

【尾声】早则去除了桓子心头病,斩砍了韩康眼内丁。扫荡浮尘门月明,剪灭妖氛宇宙清。道寡称孤事不成,霸业图正令不行,智们从来好战争,更做你能行离不了影。(下)

(赵云)二位公子,咱从今高枕无忧也。明日将智伯原取的范中行二家地土及他本家的,三分分了,岂不韪哉!(并下)


第三折

(外扮絺疵上,云)某智氏家臣絺疵是也。我主人攻屠赵氏,我见韩魏有反意,我劝谏主公,不惟不信,又将我言语对二子说,返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将智氏族灭。闪的我无处投奔,又不能为主报仇,且须逃避他国,待时而动则个。(下)(赵上,云)自从平了智氏,心愿满足,我闻得智氏还有二臣,絺疵豫让,各怀忠义,不知逃避何处,待我寻来,慢慢用他则个。(下)(正末扮豫让上,云)某豫让是也。想我主人智伯,不从吾谏,今日家破身亡,某既为人臣,受人之禄,敢私其身?况我主人以国上遇我,非群流比,某当以死报。今淬砺得一匕首,暗暗藏在身边,走入赵氏宫中,将襄子刺死,也是替主人报复冤仇。今晚月色明朗,来到赵府后园边,恐有巡逻不便,须索跳入去,方好下手也。(唱)

【越调】【斗鹌鹑】凉月辉辉,寒风飒飒,就着这月朗风清,索门天摧地塌。将匕首斜藏,把衣服拽扎,靠着柳阴,映着月华,将地面牢蹅,把墙头紧把。

(云)上的这墙来,四顾无人,我索跳过去等待则个。(唱)

【紫花儿序】滴溜溜拥身飞过,赤力力镇动花梢,扑簌簌惊起栖鸦。悄蹙蹙的潜踪蹑足。七林林的约柳分花。谁敢停时霎。转过牡丹槛荼足兼洞木香架,早来到沉香亭直下。银汉初斜,谯鼓才罢。(云)进的这园西隅,是一所厕房,门窗半掩。我且入内藏伏,再作计较。(唱)

【小桃红】两双脚轻将地皮踏,把台榭兰干抹,见个矮阔阔阶墓将板门儿亚。靠着檐压,撮身飞入无惊怕,静悄悄厕楼内等他。黑洞洞上墙匡直下,又没甚斜月照窗纱。

(赵引外携灯上,云)我今晚无事,月明直下,闲行一会,不觉行至花园门首,兀的不是厕房,我登厕一遭。(正末唱)

【东原乐】鞋履鸣穿花径,银烛焚烧绛蜡。我举目抬头观赡罢,向灯影里凹着狠鼻凹,梆嗽自矜夸,可知道气昂昂的敢轻俺臣下。

(赵云)我到这厕门前,好生惊恐,只怕有歹人,左右搜一搜。(正末荒科,唱)

【雪里梅】则听的人语闹交杂,呼左右快搜咱,他道乞丕丕心惊,我恶狠狠跳出,(外等捉拿正末上,正末唱)斗将我嗔忿忿捉拿。

【紫花儿序】将我扑鲁鲁的横拖倒拽,闹炒炒的后拥前推,我急煎煎独力难加,我不能勾剜心摘胆,只办个咬齿嚼牙。(赵云)你是甚人?黑夜入我园中,非奸即盗,如何不跪?(正末唱)教我跪膝着他,折末斩便斩敲便敲剐便剐。我其实不怕。(赵云)这厮不直说,左右取刑具来,打着问他。(正末唱)既待舍死忘生,怕甚么吊拷棚扒。

(赵云)你是甚人?来我宫中何干?若不实说,目下身亡。(正末云)我是智伯家臣豫让。俺主人遭你毒手,身亡族灭,我欲为之报仇。(赵云)你要怎生报仇?(正未唱)

【络丝娘】只为你乱军,上坏下智伯,更将他家小灭伐。我将你赵襄子就宫禁中待把你亲身刺杀,更将玉殴珠楼片瓦根椽宜教火焚下罢。这足兼豫间更别无甚别话。

(赵云)想智伯无道,损人利已,索地弄兵,有伤风俗也。(正末唱)

【酒旗儿】俺主公贪疆土,自是伤风化。你不合将他天灵盖饮流霞,我说与你众人试鉴察咱,襄子这的是你毒害那他独霸,既你个赵襄子兴心问咱,你将俺主人凌迟处死,漆骨为樽,因此上结的似上海冤仇大。

(赵云)吾虽不才,见为一国正卿,兵马钱谷,皆出吾手,你如何刺得我?(正末唱)

【调笑令】这答儿和咱话不投机一句差。他虽不是万乘主千乘君上驾,你可甚有德行的赵主官家?哎,蒺藜也开沙上花,真乃是井底之蛙。

(赵怒云)这个亡国之臣,死有余辜,怎敢大肆凶悖毁骂,好无礼也!(正末唱)

【鬼三台】休则管高声骂,相惊唬,看的咱似木楂。你有福我无缘,你稳坐龙床凤榻。若不是厕房中众人拿住咱,我报冤仇志酬非是假。若是我有分成功,咱这无明火发。

(赵云)据你说要报仇,量你一人,怎生近的我?(正末唱)

【圣药王】一只手将嗓子掐,一只手将脚腕来拿,滴溜扑摔个仰剌叉,将匕首拔,觑着你软肋上扎。教古鲁鲁鲜血浸寒沙,看你今夜宿谁家?

(赵云)我有一件事,教你欢喜不尽。(正末云)我志未遂,有何欢喜?你早早杀了我罢!(赵云)我饶你不死,你与我为家臣,倩取你高车驷马,受用不尽。(正末唱)

【眉儿弯】谁恋你官二品,车驷马,待古有德行的富贵荣华。想着俺那有恩义的主人公放不下,我故来报答。报答的没合煞,到惹一场傍人笑话。

【耍三台】我这一片为主胆似秋霜烈日,觑那做官心似野草闲花。(赵云)豫让为主报仇,真义士也!左右放了他,随他那里去罢。(正末唱)和你是剜心摘胆两事家,怎肯有喜悦和洽?我活呵谨防着断头分尸,我死后你放心称孤道寡。

(赵云)我已认的你模样,再来拿住你时,决不饶你了。(正末唱)

【尾声】则为你诛夷了俺主公,夺了天下,锯的他死尸骸做飞觥走斝绎,不争你个赵襄子等闲休,枉教普天下英雄将咱唾骂杀。(下)

(赵云)豫让去了也。他口口声声还要报仇,今已放了他,倘或遇见不干休,我须谨避之而已。(下)


第四折

(絺疵上)某絺疵是也。自从投齐回来,闻的豫让持刀入襄子厕房,要刺襄子,又被拿住。襄子念他忠义,放了他,他说还要报仇。我想赵氏人众,今番不得出他手也。我须寻着他,劝一劝则个。(下)(正末豫让漆身吞炭妆癞哑上,云)某豫让是也。今欲刺赵襄子,又恐认的我形容,是以漆身为癞,吞炭为哑,且妆风魔,行乞于市则个。(做急走科。净扮众小儿随上,戏科。正末唱)

【中吕】【粉蝶儿】本待向赵王宫里斩虎诛龙,空惹的市曹巾小儿每侮弄,那里也大将军八面威风。吞炭呵掏下咽喉,漆身呵伤了皮肉;主人呵更怕我声扬我这疼痛。奔走四东,行言语便推哑中。(众小儿推抢科,正末唱)

【醉春风】把我抢了脸向前推,扌光破头往后拥,这伙刁大厥地小敲才,只管把我来哄哄哄。不辨贤愚,不分高下,不知轻重。

(做打悲科,云)主公呵,你死的好苦也!想往古来今,多少贤圣之主,到今日都在何处?也量赵襄子你值甚的?(唱)

【迎仙客】当初是尧社稷,让了舜封疆。舜又命禹王将天下一统。伊尹有相汤的贤,武王有伐纣的功。想当初风虎云龙,做下一枕南柯梦。

(絺疵上)我寻了豫让一日,人说街上有一个风魔乞儿,漆身为癞,吞炭为哑,必然是他,我须索劝他一劝。(做向前认正末科,正末打悲科,絺云)老兄,咱主人已没,你改变形容,通不认得了,何乃自苦如此?(正末唱)

【石榴花】此时人物也是个英雄,豪气贯长虹,往常时谈天说地语如钟。我只为咱主公,做哑妆聋,遍身疮癤疖难行动,碜可可的答血流盥,剜心剐骨冤仇重。我今门尽在不言中。

【斗鹌鹑】我将赵襄子的玉殿金门,都变做折碑断冢。(絺云)你又无坚甲利兵,量你一人怎生近的他?(正末唱)也不索剑仗着霜锋,甲披着数重,却不道将在谋而不在勇。(絺云)咱主人身亡族灭,你欲报仇,谁其知之?(正末唱)我图甚的?则索为主忘身,便是俺为臣尽忠。

(絺云)我闻赵人把主人首骨漆为饮器,果是实么?(正末唱)

【上小楼】说着呵心头怒拥,无处发送,恨塞长空,气结秋云,泪洒西风。将俺主公头作器皿,筵前使用。则你道波俺这为臣的痛也不痛?

(絺云)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今求以报仇,不亦难乎?(正末云)你言之差矣。既委质为臣,又从而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然且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缔云)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赵氏既昌,合当顺人应天,不宜苦苦直要报仇。(正末唱)

【幺】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絺云)前番不曾报的,今日再不济事,反罹铁钺,到那时悔将何及?(正末唱)者么教鼎镬烹,铁钺诛,凌迟苦痛。休想俺这铁心肠半星儿改动。

(赵上,云)某赵襄子是也。今日早朝晋侯回还,从这州桥上过去,左右与我前面打开闲人。(絺云)兀那来的是赵襄子,须索暂且回避则个。(先下)(正末急入桥下潜伏科。赵云)好怪哉也!马至桥边,三策三却。想必桥下有歹人,左右搜一搜。(众搜科。正末跳出,众扯住科。正末唱)

【十二月】把这荝鎆放憁,我早则见你也那英雄。(赵云)左右与我拿过来者。(正末唱)则教我急难措乒,奸教我忿气填胸。闹炒炒地一行部从,围住我在狼虎丛中。

【尧民歌】嗨,不想乞答的顿!下金锁虐蛟龙,我若得手呵,敢教你浑身血染战袍红。你和俺主人公敢一般消洒月明中,七魄三魂卉无踪,如同潇潇落叶风,最你成何用?

(赵云)这人形体好似豫让。(正末云)我就是豫让。当日宫中刺你不著,因此向山中漆身为癞,吞炭为哑,变了形容,务要刺杀了你,为我主人报仇。(赵云)你曾事范氏,中行氏,智伯灭了他二家,你不报仇,今日如何却为智伯报仇?(正末云)范氏、中行氏以常人待我,我故以常人待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赵云)你说你务要报仇,两次三番只要杀我,都被我拿住,也不算你能也。(正末唱)

【耍孩儿】今日个会兵机的襄子夸英勇,显的没下梢的将军落空。你将他碜可可斩在乱军中,把一个死尸骸暴露霜风。划地漆头为器斟琼液,可甚翠袖殷勤捧玉钟。未出语心先痛,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赵云)你前来刺我,我饶了你;今日又来刺我,却饶不得你也。(正末云)明主不弃仁义之臣,愿得脱下的衣服,与主报怨,死亦无憾。(赵云)既如此,将这一件衣服与他,看他何用。(正末唱)

【三煞】豁不下我这满腹冤,干休了半世功,急煎煎独力难敌众。(拔剑将襄子衣服碎剁科,云)罢,罢,我今日剑锉了你这衣服,就和杀了你一般,死亦无恨。(唱)虽不能勾碎分肢体诛了襄子,烂锉下这件衣服便是报下俺主公。至如把残生送,下埋黄土,仰问苍空。

(赵云)豫让,你也是个义士。你今既锉了我衣服,报了主仇,你今替我为臣,富贵共之。(正末唱)

【二煞】士为知己死,女为悦己容。(云)豫让蒙俺主君知爱超出流辈,今日安忍背主事仇!(唱)我怎肯做诸侯烈士每相讥讽?我怎肯躬身叉手降麾下?我宁可睁眼舒头伏剑锋。枉子你闲唧哝,折末宫高一品,禄享千钟。

【尾声】我不想声闻在人世间名标在史记在你把我主人公葬在麒麟冢,谁受你徼买人情赵王宠!(自刎下)

(赵云)可惜豫让死了,左右将尸首抬出,以礼葬埋。我明日奏过晋侯,追封官爵,旌表忠义,劝化风俗。多少是好,须索还与韩魏二子,商量则个。

题目张襄子避兵逃难

张孟谈兴心反间

正名贪地土智伯灭身

忠义士豫让吞炭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杨梓

杨梓(1260~1327) 元代戏曲家。海盐澉浦(今渐江海盐)人。 4篇诗文

猜你喜欢

寿阳曲·远浦帆归

: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落花飘落在水面,好像连水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已经散去。

参考资料:

1、 李汉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9-20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64
夕阳下,酒旆(pèi)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酒旆: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两三航:两三只船。航:船。着岸:靠岸。

参考资料:

1、 李汉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9-20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64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有美的景,情又怎样呢?曲里没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读者去体会去感受去想象。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妻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惫已消散,享受着至爱亲情;也许有的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着企盼着渔市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在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离家人在外奔波操劳,总有割舍不了想家念家,惦家人的情结,其浓情浓思浓愁让我们读懂了李密的《陈情表》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拳拳之情,也让多少人唱出心中的歌《常回家看看》……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天净沙·秋

: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尽,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那被染红的霜叶飞离枝干,飞到我的身边让我题写诗句。

参考资料:

1、 史良昭解,元曲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第229页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芙蓉:指荷花。辞柯:离开枝干。题红:在红叶上题诗。

参考资料:

1、 史良昭解,元曲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第229页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一提到“秋”,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马致远那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殊不知,元曲中有诸多关于“秋”的作品,其中不乏别出机杼的曲子,好比朱庭玉的这首《天净沙·秋》。

  此小令开头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然后写作者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全篇用典构思别出机杼,结尾处用典,所表达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开头便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庭院前尽是飘落在地的梧桐叶,水边的荷花也早已凋零。“尽”“彻”二字是起首两句的关键所在,突出秋天树枝萧瑟,水面凋敝的惨淡景色,这与作者脑海中秋天来临前的荷花盛开、绿叶环绕的繁盛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两句对仗描写,写出作者由眼前秋景而生发出悲秋的情感。他四处寻觅,徘徊不定,目之所及皆为一片衰败的景象,内心不由产生无可奈何的悲痛。

  “解与诗人意同”,与前两句的伤感基调不同。这一句提到景色为了迎合作者的情感才自愿衰败。通过前后的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反衬出作者此时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

  前面三句的基调都略为沉重,接下来的四、五句则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这两句与上句的“意同”一样,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霜叶以生命。在作者看来,流连在他身上的霜叶具有丰富的生命力,“飞来就我题红”化用典故,写出作者在这萧瑟秋景中所体现出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生命意志。一“辞”一“就”,使全曲的基调为之改变,与唐代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为“同调”。

  小令结尾处不同于常人悲秋伤感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感染力,同时词句恰到好处的运用,也体现出作者较强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629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普天乐·垂虹夜月

:
玉华寒,冰壶冻。云间玉兔,水面苍龙。酒一樽,琴三弄。唤起凌波仙人梦,倚阑干满面天风。楼台远近,乾坤表里,江汉西东。
玉华寒,冰壶冻。云间玉兔,水面苍龙。酒一樽,琴三弄。唤起凌波仙人梦,倚阑干满面天风。楼台远近,乾坤表里,江汉西东。
月光清寒,好象盛冰的玉壶那样皎洁明净。天上的明月出没在云间,地上的长桥如苍龙横卧水面。美酒一樽,瑶琴三弄。吸引仙女凌波而来,凭依着阑干任天风拂面。放眼望去远远近近的楼台殿阁,天地辽阔,江水浩瀚无边。

参考资料:

1、 蔡践解译.元曲全鉴 典藏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06:第210-211页2、 张贤明主编.中国好诗歌 最美的古诗词:现代出版社,2015.01:第232页3、 谷云义 冯宇等主编.中国古典文学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06月第1版:第1217页
玉华寒,冰壶(hú)冻。云间玉兔,水面苍龙。酒一樽(zūn),琴三弄。唤起凌波仙人梦,倚阑(lán)干满面天风。楼台远近,乾(qián)坤表里,江汉西东。
中吕:宫调名。普天乐:曲牌名。又名《黄梅雨》。南北曲皆有此曲牌。北曲属中吕宫,南曲属正宫;句法也各不同。吴江:在今江苏省。古吴江泛指吴淞江流域,大致包括苏州、太湖和长江下游一带。垂虹:指吴江上的垂虹桥。桥有七十二洞,俗称长桥。因桥形若虹,故名。今已不存。玉华:指月亮的光华。冰壶:盛冰的玉壶,比喻洁白。这里是形容月色。玉兔:月亮。传说月中有白兔,故称。苍龙:形容垂虹桥如长龙卧波。凌波:形容女性步履轻盈。曹植《洛神赋》曾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描绘洛水女神。

参考资料:

1、 蔡践解译.元曲全鉴 典藏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06:第210-211页2、 张贤明主编.中国好诗歌 最美的古诗词:现代出版社,2015.01:第232页3、 谷云义 冯宇等主编.中国古典文学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06月第1版:第1217页
玉华寒,冰壶冻。云间玉兔,水面苍龙。酒一玉,琴三弄。唤起凌波仙人梦,倚阑干满面天风。楼台远近,乾坤表里,江汉西东。

  这首写景的小令情致幽深,气势浩大,颇值得玩味。

  起笔直写月光,与题目相照应,“玉华寒,冰壶冻”,垂虹桥上的月色皎洁明净,清寒得如同盛满冰水的壶。开头两句以“冰壶”来比喻月色,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月色的皎洁清亮。“云间玉兔,水面苍龙”,月光的清辉洒满大地,抬头仰望天空,看到的是一轮明月在云间游走;低头远望大地,看到垂虹桥如长龙一般盘踞在吴江上。相传,生活在月中的嫦娥有一只玉兔,此处用“玉兔”代指明月,将明月在云间出没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将垂虹桥比作“水面苍龙”,则将垂虹桥盘踞水上,似要腾空而起的雄伟气势写尽。

  时隐时现的明月和有腾空之势的垂虹桥共同构成了一幅迷离梦幻的图画。接着,诗人将视线由景物转到人身上。在月色朦胧的垂虹桥上,游人雅兴大发,“酒一玉,琴三弄”,饮酒弄琴,不亦乐乎。

  江天壮阔,月色朦胧,游人把酒望月,已至微醺,如此良辰美景,诗人仿佛看到水边的仙女踏着凌波微步,款款而来,倚在栏杆上任凭天风吹拂着面颊,“嗅起凌波仙人梦,倚阑干满面天风。”曹植曾在《洛神赋》中说洛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飘然而至。此处的“凌波仙人”指的自然就是洛神。此处引入“洛神”这一形象除了为月夜的垂虹桥披上一层神秘梦幻的面纱之外,也更加凸显出了月色之美和琴音之妙,迷人的景色和音乐甚至将仙女都吸引来了。“天风”二字除了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宜人之外,也使整个环境显得更加神秘缥缈。“仙人”和“天风”给予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平添了整支曲子的意蕴。

  面对辽阔的江天,诗人神清气爽,思绪纷飞。站在垂虹桥上,任微风轻轻吹拂着身体,凭栏远望,目之所及,只见“楼台远近,乾坤表里,江汉西东”,远处近处灯光摇曳,尽是楼台殿阁,江天一色,烟波浩渺,天地分外辽阔,浩瀚的江水从面前奔涌而过。末尾三句以大笔肆意泼墨,描绘出一幅天地壮阔、浩瀚无涯的雄伟画面。此处虽用笔粗放,但是感情却深邃沉挚,天地无涯人却终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限制。结尾似戛然而止,语虽尽而意未绝,引人深思。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384-385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宴会后,携带美酒步出楼台找寻美景,看红梅褪妆,又看杏花初开。不要跟随刘晨、阮肇到天台。天台山的仙洞那么狭窄,难以尽兴,还不如先唱一曲《喜春来》。

参考资料:

1、 悦读坊.如歌的诗词曲赋(下).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78-2792、 傅德岷 余曲 等.元曲名篇赏析.成都:巴蜀书社,2012:117-1183、 谷云义 冯宇 等.中国古典文学辞典.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216-12174、 尚 儒.元曲三百首.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165、 张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2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sāi),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玉友:酒名,这里泛指美酒。花寨:指有美景的地方。梅妆:即梅花妆。杏腮:杏花像美人的香腮一样红润。刘阮到天台:刘是刘晨,阮是阮肇。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北,景色秀丽。

参考资料:

1、 悦读坊.如歌的诗词曲赋(下).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78-2792、 傅德岷 余曲 等.元曲名篇赏析.成都:巴蜀书社,2012:117-1183、 谷云义 冯宇 等.中国古典文学辞典.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216-12174、 尚 儒.元曲三百首.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165、 张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2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这首曲子描述宴会后赏花的逸兴。

  春宴过后,携扶友人带着美酒步出楼台观花,看过褪妆的红梅,又观刚刚开放的杏花,面对此情此景,作者诗情满怀,联系自己的身世,发出了感慨:“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在这里作者表示,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但又要高出刘、阮一筹,决不隐逸避世,而是要担当起编撰金史的历史重任。这一句点题,说明了全曲的主旨。

  元好问自金亡后,一直不仕,在故乡构筑野史亭,专心致志,纂修金史,修成《壬辰杂编》《中州集》,保存了金代的作品和史料。作者在饮宴赏春时,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实在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

1、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42、 赵其钧.元曲举要.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3、 蔡践解译.元曲全鉴(典藏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2-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折桂令·寄远

: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为什么宽掩了绸裙?是因为肌肤损削,玉腰消瘦。吃饭不愿沾匙,睡觉像翻饼一般折腾,呼气细微像游丝。但只要能生活在一起不害怕性命,果然是真心诚意,万死也不推辞。可惜白白地闹腾这么久,本来是结发夫妻的欢乐生活,到头来却成了彻骨的相思。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折桂令·寄远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xiāo)肌肤,香褪(tuì)腰肢。饭不沾匙(chí),昨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怎生:为什么。为玉削肌肤:因为玉体减少了肌肤,即人消瘦了。香褪腰肢:腰肢瘦了。游丝:空中飘飞的细珠丝,比喻气息微弱。遮莫:即使。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折桂令·寄远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起首一问,实是自怨自艾,却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裙儿宽掩,自然是因为身体减瘦的缘故,以下接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的答案,自在意料之中。但我们并不觉得累赘,这是因为它强调了女主角的消瘦憔悴,且从“玉”、“香”的字样中,暗示了她在此前的年轻美丽。“自从别后减容光”,古代年轻女子玉削香褪,谁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然而本曲所写女主角相思断肠的表现却不同寻常,细腻如绘而又令人触目惊心。“饭不沾匙,睡如翻饼,气若游丝”,活画出一位吃不香、睡不着、病恹恹的多情女子的形象。这三句同往后徐再思《蟾宫曲·春情》的“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都是曲中善于言情的名句。女子忍受着相思的折磨,而作者则进一步揭示出她一往情深、至死不悔的内心世界。“得受用”的两句对仗,纯用方言口语,内容十分感人。支持着女子的信念,仅是“受用”与“实诚”,但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两点也已深得爱情真谛的精粹。末尾的三句,显示了事与愿违的结局;语中虽含怨意,却仍表现出她不甘现状,愿为争取美满理想的实现而继续作出牺牲的心志。既有缠绵悱恻的外部表现,又有坚贞不渝的内心独白,这就使读者不能不为女主角生发出深切的同情。

  值得注意的是,本曲题作《寄远》,也就是说女子的自白全都是对远方丈夫的倾诉。这样一来,女子的怨艾、诉苦、申盟、述感,都更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性与个性化的色彩。“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于本身的含义外,还带上了某种似嗔似娇的情味。诗人能将闺中思妇的心理,语言表现得如此深切,是令人为之击节叹赏的。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折桂令·寄远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