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襄阳图

:
画得襄阳郡,依然见昔游。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
丹壑常含霁,青林不换秋。图书空咫尺,千里意悠悠。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徐安贞

徐安贞

徐安贞,(698年7月10日–784年8月12日),初名楚璧,字子珍,信安龙丘(今浙江龙游)人。唐朝进士,检校工部尚书,中书侍郎(中书令缺,同宰相职)。尤善五言诗。卒后葬于平江县三墩乡徐家坊,墓今犹存,为岳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篇诗文

猜你喜欢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你和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相识真是很遗憾。

家临(lín)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临:靠近。九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生小:自小,从小时候起。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诗歌在语言上平白如话。从字面上看一览无余,是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江上偶遇的对话。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的情感——深深的眷念家乡的感情让它获得了流传至今的生命力。

  在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一个舟行女子只因听到乡音,觉得可能是同乡,便全然不顾忌封建礼教的拘束而停舟相问,可见其心情的急切。而迫不及待地自报家门,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她盼望见到同乡的喜出望外的心情。这是因为乡音让她感到亲切,乡音让她产生要见到家乡亲人的冲动。这一切都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男子的答话是“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话虽是出自男子之口,却是对俩人共同的飘泊生涯的叹息,是长年流落在外的无奈。这叹息也是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诗人捕捉住一个生活场景,用白描手法抒写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既含蓄又生动,饶有生活趣味。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每个夜晚,我都处在深深的思念之中,一直到夜深人静,漏断更残,凝望着那一轮令人伤心的明月,我久久地依凭栏杆,想必你也思念着我,感到了锦被的冷,锦被的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画堂近在咫尺,但是像海一样深,要渡过,难,回忆往日,只好把两人以前来往的旧书信翻来看,不知何时再见,一起携手进入长安。

参考资料:

1、 李永田.唐宋词名篇鉴赏: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6月1日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qīn)寒。
衾:被子。锦衾:丝绸被子。

(zhǐ)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参考资料:

1、 李永田.唐宋词名篇鉴赏: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6月1日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自从与心上人分离之后,令人朝思暮想,彻夜无眠。月下凭阑,益增相思。不知几时才能再见,携手共入长安。这首词,叙离别相思之情,含欲言不尽之意。缠绵凄恻,幽怨感人。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咏史

: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可见范雎的贫寒是多么惹人同情。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现在的人不了解像范雎这样的天下治世贤才,只把他当成凡夫俗子看待。

参考资料:

1、 陶冶.千家诗故事: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年01月第1版:第20页2、 刘薇等.新世纪少年儿童知识文库 千家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258页

尚有绨(tì)袍赠,应怜范叔寒。
尚有:尚且还有。绨袍:用粗丝绸做成的长袍。怜:同情。范叔:范雎,字叔。战国时期的范雎。由于须贾告状,他被毒打得几乎死去,后来逃到秦国当了宰相。须贾来秦,他特意以贫穷的面貌去相见,须贾送绨袍给他御寒,他感到须贾还有故人之情,就宽恕须贾。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天下士:天下豪杰之士。犹作:还当作。布衣:指普通老百姓。

参考资料:

1、 陶冶.千家诗故事: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年01月第1版:第20页2、 刘薇等.新世纪少年儿童知识文库 千家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258页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高适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睢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睢。范睢字叔,故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诗中的“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寒冷,而应有贫寒、穷困潦倒的意思;“尚有”与“应怜”相连接,说明须贾虽然曾得罪于范睢,差一点置范睢于死地,但他对故人还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这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这样的同情、怜悯之情,救了他的命。这说明,为人不可太势利,太刻薄,要宽容,要大度。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这两句写须贾并不知道范睢已贵为秦相,还把他当成平民看待。诗人在这里是在借题发挥,意在讽刺须贾徒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竟然把身为秦相,把天下所重的范睢看成是布衣寒士,实在可悲可叹。诗中的“天下士”,即国士,杰出的人才。“布衣”,代指平民。古时一般平民穿布衣。平心而论,这两句议论与须贾不识范睢为宰相相衔接,有些牵强附会。范睢被魏相羞辱、鞭挞后,世人都以为魂归地府了;须贾使齐,要拜见的是秦相张禄,不可能知道范睢改名换姓。范睢布衣往见须贾,装作一副穷酸相,没有人会把他与威风八面的秦相张禄联系在一起。因此,说须贾不识国士,不以国士待之,是有些强人所难;而须贾在那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他吃饭,赠以衣服,应当说是做得不错的,说明他的人性没有完全泯灭,这与他当初向魏相报告范睢受齐人之金,范睢受到凌辱,奄奄一息,而他不加丝毫劝阻相比,不知要胜过多少倍。也正因为如此,范睢才留他性命,让他回国。但是,诗人是有感而发,向诗人这两句中所说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比比皆是,诗人少年落魄,晚年才发迹,少年时虽然没有范睢那样的遭受奇耻大辱,但也没有少遭达官贵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没有人在他没有发迹的时候把他当作人才来看。因此诗人借范睢之事批判了这种糟蹋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间接地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天下士”,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让世人刮目相看。

  这首诗叙事和议论结合,充满情感。诗人在诗中发古之幽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中几个连接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上两句的“尚有”、“应怜”,写出须贾赠袍时的那种怜悯心态,并不以为范睢能够发迹,更没有看出范睢已经发迹,看出须贾只是一个平庸之人;下两句的“不知”、“犹作”,看上去是心平气和借事说事,而实际上是充满激情,对这种把人不当人看待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心高气傲,让世人为之瞻目。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家住在孟津河旁,家门与孟津渡口相对。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每天沿河有来自江南的小船,是否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看见梅花已经开了,又听见鸟儿的啼叫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一颗充满忧愁的心看着春草生长,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参考资料:

1、 (唐)王维著;陈贻焮选注.《王维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第125页2、 董乃斌编选 .董乃斌编选 :凤凰出版社,2006-11:第79页3、 刘学锴等著.中华古诗文赏析丛书《唐代绝句赏析》: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第70页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孟津河:指河南洛阳北部的黄河南岸一带,是“武王伐纣,与八百诸侯会盟”之地,为古代交通要道。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君:对对方的尊称,您。故乡:家乡,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
来日:来的时候。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寒梅:冬天绽放的梅花。著花未:开花没有?著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玉阶:《万首唐人绝句》作“阶前”。

参考资料:

1、 (唐)王维著;陈贻焮选注.《王维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第125页2、 董乃斌编选 .董乃斌编选 :凤凰出版社,2006-11:第79页3、 刘学锴等著.中华古诗文赏析丛书《唐代绝句赏析》: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第70页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其一:这首诗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女主人公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只从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也许有从江南来的船。丈夫在江南的某地长久不归。既然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门望几次。每当看到渡头有船只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问,可结果总是失望而归。诗中说江南船“常有”,就是说书信“总无”。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趟船来,她想:大概书信已经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诗的结句“寄书家中否”便是这位少妇不断幻灭又不断复生的希望。 

  其二: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一时竟不知从何问起了。这句描写出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

  其三:这首诗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随着节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了。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组.《唐诗选注上、下 》:北京出版社,1978-09:第75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来访未遇主人,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何必询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问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象龙鳞一样。

参考资料:

1、 徐北文评析 李永祥注释.唐诗观止:济南出版社,1995年05月第1版:3662、 张风波.王维诗百首: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43-144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lún)
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吕逸人隐居之处。一向: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绝:断绝,隔绝。风尘:指尘俗的世事。柳市:汉长安地名。此亦借指吕逸人隐居之处。隐沦:隐士,隐居之人。

到门市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题凡鸟:典出《世说新语·简傲》。看竹:典出《晋书·王羲之传》。作者在此用典,也有两个意思:一是未见到主人;二是作者与主人市外,尽管主人市在家,仍可留下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何须:何必,哪里还用。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屋里:室内。

闭户著(zhù)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lín)
闭户:闭门,关门。种松:栽种松树。龙鳞:谓古松躯干如龙鳞。这里用它来形容老松树的表皮呈现出鳞的形状,很老了。

参考资料:

1、 徐北文评析 李永祥注释.唐诗观止:济南出版社,1995年05月第1版:3662、 张风波.王维诗百首: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43-144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王维和裴迪是知交,早年一同住在终南山,常相唱和,以后,两人又在辋川山庄“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事迹未详。这首诗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显示了作者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到门不敢题鸟,看竹何须问主人。”访人不遇,本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不说,反而拉出历史故事来继续说明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凡鸟”是“凤”字的分写。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王维“到门不敢题凡鸟”,则是表示对吕逸人的尊敬。“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而此诗“何须问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没有遇见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处,也会使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联借用典故,来表示对吕逸人的敬仰,是虚写。“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是实写。“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最后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松皮作龙鳞,标志手种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龙鳞”给“多岁月”作补充,并照应开头的“一向绝风尘”,全诗结构严谨完整。

  这首诗,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描写中虚实结合,有上下句虚实相间的,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的,笔姿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颇有情味。

参考资料:

1、 刘德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71-17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