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参考资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142、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2:204-205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8-200独怜幽草涧(jiàn)边生,上有黄鹂(lí)深树鸣。
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dù)无人舟自横。
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漂浮。
参考资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142、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2:204-205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8-200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1、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2:204-205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8-2003、 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625-626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
稻粱已足够养活你那些小鸡,你还在斗鸡场妒敌自鸣得意。
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可要五更司晨唱晓叫人早起,不辞风雪为召唤朝阳而喔啼。
参考资料:
1、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二):线装书局,2002:7282、 福州市二轻局机械修造厂工人理论组.历代法家诗词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149-151稻粱犹足活诸雏(chú),妒敌专场好自娱。
稻粱:指鸡饲料。雏:小鸡。妒敌专场:指斗鸡彼此敌视,都想斗倒对方,独占全场。
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可要:岂要,岂愿。晓梦:指清晨时的美梦。辞:避开。阳乌:传说太阳中有三足鸟,比喻君王。
参考资料:
1、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二):线装书局,2002:7282、 福州市二轻局机械修造厂工人理论组.历代法家诗词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149-151《战国策·秦策》说:“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不能俱止于栖亦明矣。”用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不能一致的诸侯割据势力。此篇取这一比喻加以生发,借以揭露当时的藩镇。诗的头两句说:鸡的稻梁食料已足以养活其幼雏,但它们却互不相容,以独霸全场为乐。比喻藩镇虽割据世袭,或已高宫厚禄,荫及子孙,但仍为各自私利而彼此敌视,相互火并。“可要五更惊稳梦,不辞风雪为旧乌?”这两句是说:鸡的本心岂愿在五更时惊扰自己的酣梦,不辞风雪报晓,以迎接太阳的升起呢?比喻藩镇虽有时在表面上秉承朝命,但本心并不愿意为朝廷效力。
这首诗借鸡为喻,揭露藩镇跋扈利己、贪婪好斗的本质。结合唐武宗会昌年问讨伐刘稹时的情况看,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诗中抓住鸡的特性,联系藩镇的种种表现,或直接讽刺,或进行反挑,虽不免有比附的痕迹,但由于诗人对讽刺对象的本质发掘较深,却能以犀利辛辣取胜。这首诗充分表示出对藩镇割据势力的愤懑,体现了诗人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迫切要求。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2102、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714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农历六月初七的时候,江边树上的蝉开始鸣叫了。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躲在石楠树茂密的树叶里,在傍晚的时候叫上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蝉这一叫让我忽觉自己鬓角已白,也回不去以前的家了。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秋风还没开始吹,悲伤的情绪就已从心底泛起。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回想以前还在东宫任职时,总是在槐花树下听蝉鸣。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现在无限的愁绪,就像白云覆盖城市,让人透不过气来。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石楠:蔷薇目、蔷薇科、石楠属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
一催衰鬓(bìn)色,再动故园情。
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耳际之发。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yè),宫槐花下听。
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pén)城。
湓城:瑞昌市西清湓山。清湓山有井,形如盆,因号湓水,城曰湓城。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42-243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huán)瀛(yíng)。
寰瀛:天下;全世界。晋崔棁《晋朝飨乐章·三举酒》:“朝野无事,寰瀛大康。”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九霄:中国的一种传统说法,即天有九霄,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表示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秋澄:谓秋日天空清澈明亮。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晶英:耀人的光芒。
能变人间世,翛(xiāo)然是玉京。
翛然: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无系貌也。”玉京:原指天外仙境,这里指月亮。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42-243这首词题为玩月,主要描绘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赏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时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
首二句描写中秋的月光如水一般一次就浣洗了整个尘世,手法形象。颔联两句点出了酷暑初退凉秋即至,九霄清净,万景澄明,一派开阔之象。颈联中的“让”字可谓神来之笔,点出明月的光彩远非星辰可比,使星辰甘心相让。尾联由天上想到人间,对比之中似寓感慨。人间尘世变迁往复不断,然而天上玉京依然是这般闲适从容。“玉京”在这里代指明月,诗人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飘飘然毫无俗尘气,读来令人神往。
这首词虽是“玩月”,但读来却觉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鸡与鸡相并而食,鸾鸟与鸾鸟同枝而栖。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拣起珍珠弃去沙砾,人们只要珍珠与己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远来的客人投靠名士贤人,真值得他们来倾诉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假若怜惜方寸心中所怀,那么等待何人可尽数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虞卿甘愿放弃相国之位,在魏齐有难之时与他一同出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海上那五百壮士,听说田横已死,同日里一起自杀。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如果他们不喜好贤才,哪能流传下来这千古名声。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希望您这与我同心同德之人,对我稍加留意与眷顾。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寂寞啊十万分的寂寞,刚一出门便迷失方向不知走向何方!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剑高吟“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秋风起我思家之情愈发浓烈。
参考资料:
1、 俞为民.深谷幽香 兰花.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38-39页2、 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 第10辑 铜都历代诗词集注.铜陵是:铜陵市地方志办公室,1994年:4页3、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460页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因依:依靠。萧艾:野蒿,臭草,常用以比喻不肖小人。丰茸:茂盛。茸:细密貌。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虞卿”二句:事见《史记·范睢传》:秦相范睢的仇人魏齐逃亡至赵国,秦昭王逼赵王送魏齐头至秦。否则就出兵攻赵。赵孝成王急忙追捕魏齐。魏齐夜见赵相虞卿。虞卿估计说服不了赵王,乃解其相印,连夜与魏齐一同出逃。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海上”二句:事见《史记·田儋传》:刘邦灭项羽称帝后,项羽部下田横率五百人逃入海中小岛,不肯归降。刘邦使赦田横罪而召之,横未至洛阳即自杀,其部下五百人闻之,皆跳海自杀。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适:往,到。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长铗”句:事见《战国策·齐策四》: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初不受重视,三次倚柱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盂尝君都满足了他的要求。后冯谖出大力报效孟尝君。铗:剑。“秋风”句:晋人张翰见秋风起,思故乡菰菜、尊羹、鲈鱼脍,辞官回乡。
参考资料:
1、 俞为民.深谷幽香 兰花.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38-39页2、 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 第10辑 铜都历代诗词集注.铜陵是:铜陵市地方志办公室,1994年:4页3、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460页这是一首艺术上颇具特色的诗。
特色一:托物寓意,松兰明志。这首诗首句就高歌“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极度赞美“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松容”的高洁傲岸的节操。赞颂之情,意犹未尽,诗人又盛赞孤高的鸾风、明洁的珍珠,并以形陋质卑的萧艾、鸡、沙砾等物与之对比映衬,越发使得兰松等物的高风亮节、清操美德熠熠发光。在赞美和鄙视中,诗人托物寓意,形象地表明了自己峻洁孤高的心迹和晚节。表明了自己愤世嫉俗、不与卑劣小人同流合污的傲骨。李白虽屡遭挫折,困顿穷窘,却仍一如既往:“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第十二),要作“独立自萧飚”的“南山松”(《古风》第四十七),傲然不同,不失孤直本性,不失高尚志节。
特色二:借事抒怀,用典表情。诗人长安被黜之后,浪迹天下多年,而今流落江南,正处于“寂寂还寂寂”的无路可走的寂寞痛苦境况中。诗人欲向常赞府倾诉衷肠、一吐怀抱,以求得知己好友的同情和支持。诗中就借古事,用典故,较好地抒发了这种沉郁深擎的感情。诗人之所以向常赞府“真堪写怀抱”,是因为视其为意趣相投的“同心人”。作为“远客”的诗人是高滔的松兰,作为主人的常赞府也是惜才的“名贤”。“松兰相因浓”,“鸾与鸾同枝”,贤才俊士理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样写,既与诗前句孤高的自我形象紧相勾连,又让主人的“名贤”形象与之相映生辉,为诗人倾吐心事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其落脚点在一个“贤”字上。而诗人向好友“倾倒”的“方寸心”,是用“虞卿弃赵相”、“壮士死田横”、“长铗归来乎”三个典故来表达的。诗人用典喻意极明,将主人“好贤”品德推崇至极点,把自己欲得同情、欲求支持之情表达得更为明白。三个典故侧重点不一,却以一个“贤”字贯通,极精当地披露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怀抱胸襟。
总之,上述两种手法的运用,使此诗形象生动,寓意深邃。它们既囊括了原物、原典之形象和内涵,又注入了新的形象和内容,诗人处置恰当,熔铸有方,故极生动精确地塑造了诗人鲜明的自我形象,抒发了自身深沉含蕴的内在情感。
参考资料:
1、 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 第4辑 铜都历代诗粹.铜陵市:铜陵市地方志办公室,1991年: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