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春宴游

:
二月风光似洞天,红英翠萼簇芳筵。楚王云雨迷巫峡,
江令文章媚蜀笺。歌黛入颦春袖敛,舞衣新绣晓霞鲜。
酒阑香袂初分散,笑指渔翁钓暮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刘兼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85篇诗文

猜你喜欢

秋思

: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样明媚,碧树绿草间,有黄鹂鸟在唧唧鸣叫。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但突然之间,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飒的秋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顿感忧伤。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已经进入秋天,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一片凄清的景象。冰冷惨淡的月光下纺织的女子正独自伤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她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无限忧愁,繁盛的枝叶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浓浓,让人感到无限落寞。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huì)草暮,飒尔凉风吹。
蕙草:香草名。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天秋木叶下:《楚辞·九歌》里有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莎鸡:虫子名。在这里指纺织娘。又名络纬、络丝娘。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zī)
华滋:繁盛的枝叶。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东风已吹绿了瀛洲之草,宫中的紫殿和红楼,在春色里显得格外的美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龙池之南的柳色才着半绿,远望似一片绿烟;柳条在春风中袅娜,拂着壮丽的城墙。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天的游丝高高地挂在雕梁画柱上,上面有美丽的小鸟在间关和鸣,好像它们已早知春天的消息。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春风将间关的鸟语吹入云中,给千家万户都带来了春天的声音。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这时君王正在京城的宫廷之中游乐,天上有五彩祥云笼罩。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仪仗在阳光的照耀下出了金宫,玉辇绕着花丛而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先到蓬莱岛去看仙鹤跳舞,又过茝若宫去听黄莺唱歌。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黄莺在上林苑中飞鸣而去,但愿他的歌声能与凤笙一起,奏出一曲箫韶之乐。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250页2、 于庆元.唐诗三百首续选详注.西安市:三秦出版社,1997年:103-104页

东风已绿瀛(yíng)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瀛洲:兴庆宫内的瀛洲门,见《唐两京城坊考》卷一。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niǎo)(nuó)拂绮城。
萦烟:烟气缭绕。绮城:城墙之美称。指兴庆宫东倚长安城墙之夹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yíng),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雕楹:即雕梁画柱。楹,柱子。间关:鸟鸣声。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hào)京,五云垂晖(huī)耀紫清。
镐京:西周的都城。在今西安市。此处代长安。五云:五色祥云。这里指皇帝所在地。紫清:此指天空。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仗:指皇帝出行的仪仗。玉辇:帝后所乘之辇车。玉辇,美称。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chǎi)若听新莺。
蓬莱:指大明宫内太液池中之蓬莱山。太液池在蓬莱宫之北。茝若:汉殿名,在未央宫中。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shēng)
上林:汉代苑林,在长安西北。箫韶:舜乐。即圣人之乐。凤笙:笙有十三簧管,排列之形似凤。故云凤笙。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250页2、 于庆元.唐诗三百首续选详注.西安市:三秦出版社,1997年:103-104页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这首诗共十七句,有四层意思,层层相接,旋萦递进,依次写来。

  开头“东风”以下四句,写长安城初春景象。东风吹拂,宫苑草绿,殿楼生春,柳色半青,萦烟袅娜,拂城似锦,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境界。诗人描绘意境,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色彩,如绿草、紫殿、红楼、柳青等,构画了色彩斑烂的初春景象;“绮城”句一出,满城春色,尽收眼底。诗人又用以拟人手法,写得春情洋溢,如风绿春草、殿楼觉好、烟柳拂城等,动人心扉,倍感真切。

  接下“垂丝”五句,写新莺春声。垂柳挂柱,莺鸟和鸣,春风知情,卷声入云,万户皆春声,好一番春日声情。诗人依题写意,开头写柳色初青,接写新莺百啭,由境出莺,莺境相合。前是绮城春景,后是万户春声,声景相融,此番意境,有画有音,有光有响,即声色并举。诗人写新莺百啭,声情结合,以情写声,如好鸟和鸣,间关早得春风之情,春风知情,将鸟声撒向万户,万户皆春声。人鸟春声,皆因情生,动人之处,在于声情相融。

  “是时”以下六句为第三段,写皇帝出游。五云垂晖,太平之象;皇帝出宫,仗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徐行;始看鹤舞,继听新莺,呈现出一副龙仪非凡的游春气派。既然是奉诏侍赋,少不了对帝王的称颂。诗人没有直接写帝王本人如何仪态非凡,而是采取烘托的笔法,描述皇帝春游的隆重仪止和心兴。五云垂晖,日转绕花,看鹤听莺,令人感到皇帝仪同天日,兴同世人,而不失尊贵高雅之趣。

  最后一段两句,写莺绕宜春苑,扣题作结。皇帝听莺,新莺知情,飞绕林苑,愿把自己的歌声汇入肃然高雅的箫笙之乐。

  全诗四段,诗意衔接细密,始有柳烟拂绮城,继有垂丝百尺挂雕楹;前有春风卷声入云,万户春声,后有五云垂晖,君王春游心动;上有听莺鸣啭,下有新莺飞绕,诗意衔接,丝丝人扣,层层相生,如行云流水,自然晓畅,表现了诗人巧妙的构思和艺术手法。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227-228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九日登山

: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陶渊明写了《归去来》,表明不追逐俗世的高志。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逐牧。
因为没有酒喝了,所以就到逐牧那里去喝酒。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于是就想象着和陶渊明一起一边观赏菊花一边饮酒。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我此时的心情不好,白白辜负了重阳佳节。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能得到“题舆”这样的待遇是怎样的俊杰才能有的啊!我自认为自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想干脆隐居在城南算了。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在山上建一座小房子,下面可以看到宛溪。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整日可以听到笛声、琴声,这是多么自在啊。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我以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有这样的享受。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琴高乘着红鲤鱼跃出水面,仙龟为河伯引路,这是像神仙一样的生活。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举酒祭奠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先贤。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自古九月九日登高的人,有几个仍然在世呢?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沧洲不是自己的归宿,以后还有机会大展宏图。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海上洪波涌起,惊涛骇浪。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劝大家举杯为乐,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边喝酒边听音乐,周围还有人伴舞。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没有不散的宴席,客人们像落叶一样都散去了,都喝得醉醺醺的。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分别之后再有机会来到这里,请大家记得曾在这里饮酒欢乐过。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逐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重阳:《梦梁录》: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响山:《方舆胜览》:响山在宣城县南五里。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霜丝:乐器上弦也。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琴高:《列仙传》: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逐、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日,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酹:《广韵》:“酹,以酒沃地也。”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天宝十二载(753)重阳日作于宣城。清人王琦云:“玩诗意,当是偕一宗室为宣城别驾者,于九日登其所新筑之台而作,诗题应有缺文。”所言似是。另有《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赠崔侍御二首》,与此诗情景相接。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短歌行

: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初升的太阳颜色像火一样,上升千里只需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
太阳出来就是白昼,沉没就是黑夜。浑圆的太阳运转起来像旋转的珠子一样不停息。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停不住的太阳啊,我能把你怎么办呢。只好举起酒杯来唱一首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歌声愁苦,吟唱的词也是愁苦的。在座的少年们请听好。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今天还没有过完明天就紧催着要来了,秋天刚过去春天又来了。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人生漂泊时光荏苒,美丽的容颜和时光一样总是很快消逝。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
劝你勉强笑一笑,劝你勉强喝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人的一生得不到长久的欢乐,青春年少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老年很快就来了。

(tóng)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曈曈:闪烁的样子,一般形容日出时。

出为白昼千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huī)(tuí)
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隳颓:衰败、毁败。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yú)老到来。
须臾:一会儿,片刻。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夜泊牛渚怀古

: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席 一作:去)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席 一作:去)
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423页 .

牛渚(zhǔ)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诗题下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西江: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余亦能高咏,斯(sī)人不可闻。
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斯人:指谢尚。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席 一作:去)
挂帆席:一作“洞庭去”。挂帆:扬帆。落:一作“正”。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423页 .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席 一作:去)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这份回忆注定没有回应。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这种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此篇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346-347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