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判官回湖南

:
莫怕南风且尽欢,湘山多雨夏中寒。
送君万里不觉远,此地曾为心铁官。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41篇诗文

猜你喜欢

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

: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大风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虽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气晴朗了。江边的烟雾一扫而空,于是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轻盈。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诗人目光所及处)屋檐下几片空地的积雪没有人打扫,(诗人挑灯夜读)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晚上过去。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首句点出残雪产生的背景。

  “风卷寒云”既是雪后天晴的征兆,又是次句“江烟洗尽柳条轻”的基础。大风卷走寒云,也将江面上的云烟雾气一扫而空,又吹落了柳枝上的积雪,使柳枝轻摆。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极好的铺垫。

  次句意境清朗,容量很大。雪后天晴,烟云荡尽,江天高朗明净,江边柳条轻盈,随风婀娜摆动。“洗”字,“轻”字,用得极为准确。原来江面上霰雪纷纷,白雾蒸腾;现在一下廓清,纤尘不染,仿佛洗过的一般。原来柳枝低垂,没精打彩,不胜积雪之重压;如今一旦卸下重负,感到特别轻松,显得特别轻盈。如此一来,雪的世界当然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残余的踪迹了。这么纷繁的意象,仅用了七个字,真是精炼至极。

  三句转笔蓄势。目光由远处转向近处,范围从整个江郊转向韩舍人的檐前,景象从壮阔转向细微。“数片”说明雪之残存不多,故只得“一夜明”;“无人扫”突出环境之幽雅清静,故能映雪夜读。如此蓄足笔势,结句的出现便如顺水之舟了。结句“又得书窗一夜明”仍紧扣住“残雪”写想象中之虚景。说明雪还没有融尽,檐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雪,想象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雪夜读。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残雪一化,雪的踪迹全无,就不能再有这种享受了。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据《尚友录》载:“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此句暗用其事,还兼有赞美韩舍人刻苦好读之意。如此用典,咸淡自知,却了无痕迹,真是进入了化境。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77-178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罗。
归根复太素,群动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
交流无时寂,杨墨日成科。
夫子闻洛诵,夸才才固多。
为金好踊跃,久客方蹉跎。
道可束卖之,五宝溢山河。
劝君还嵩丘,开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兴一来过。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罗。
我家祖宗认为天地就像牛皮风箱,仙人一定有很多,森森罗列。

归根复太素,群动熙罗和。
清净即宇宙最原始状态,是为归根,静生动,则动植物从罗和化生出来。

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
名声卓著的庄子文子列子庚桑子四个真人,执笔为文,铺陈翰藻若波涛汹涌。

交流无时寂,杨墨日成科。
天地交流无时休寂,杨朱与墨翟的学说也成为法律承认的科目。

夫子闻洛诵,夸才才固多。
反复吟颂孔夫子的学说,口才若悬河海口。

为金好踊跃,久客方蹉跎。
能铸莫邪剑的金属性质活跃,长期为客不被赏识,心情必然蹉跎。

道可束卖之,五宝溢山河。
道,是不可以捆绑出售的,那是满溢山河的金银铜铁玉五宝。

劝君还嵩丘,开酌盼庭柯。
我劝你还是回归嵩山,手把酒杯看着自家的枝条早开花,管他官家的草长不长!

三花如未落,乘兴一来过。
如果嵩山的贝多树开的三季花儿未落,我哪天乘兴去看。

吾祖吹橐(tuó)(yuè),天人信森罗。
橐籥:亦作“橐爚”。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

归根复太素,群动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chī)辩若涛波。
摛辩:铺陈辩论。

交流无时寂,杨墨日成科。
杨墨:战国时杨朱与墨翟的并称。

夫子闻洛诵,夸才才固多。

为金好踊跃,久客方蹉(cuō)(tuó)
为金好踊跃,久客方蹉跎:出自《庄子·大宗师篇》:“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道可束卖之,五宝溢山河。

劝君还嵩丘,开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兴一来过。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夏夜

: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风狂、电闪,天空布满了浓墨似的乌云;只听得大树林里传来风雨侵袭的声响。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夜已经很深了,风也停了,雨也止了;一轮弯月从云缝里斜洒出淡淡月光。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shà)霎高林簇雨声。
霎霎:指风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溪居

: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夷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依农圃邻,偶夷山林客。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傍晚伴着水激溪石的声响撑船游玩回来。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眼望楚天一片碧绿,高歌自娱。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05 :第28页2、 (清)蘅塘退士编选;方青羽编著.唐诗三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第337页

久为簪(zān)组累,幸此南夷(yí)(zhé)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累:束缚,牵累。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闲依农圃(pǔ)邻,偶似山林客。
楚天:永州原属楚地。束:束缚。南夷:这里指永州。谪:贬官流放。农圃:田园。偶似:有时好像。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长歌:放歌。楚天:这里指永州的天空。春秋战国时期,永州属楚国。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05 :第28页2、 (清)蘅塘退士编选;方青羽编著.唐诗三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第337页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

  诗人被贬谪永州,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久为簪组柬,幸此南夷谪。”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此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的闲适之情。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一大早带着露水就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闲依”表现作者的闲散之态, “偶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柳宗元少有才名,胸怀大志,可是仕途不顺,一再遭贬。这次更是被贬永州,远离长安。他满腔的热情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有志而不得伸,有才而不被重用。于是,在此贬所,只好强写欢愉,故作闲适,称自己对被贬感到庆幸,假装很喜欢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有时整日独来独往碰不见一个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沟谷碧空之中,多么清越空旷。这闲适潇洒的生活,让诗人仿佛对自己的不幸遭贬无所萦怀,心胸旷达开朗。这里诗人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两句恰恰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无人问津时自娱自乐,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调侃。

  这首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地方。清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全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程帆.《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学生版》 :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07 :234-2352、 邓诗萍.《唐诗鉴赏大典 3》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05 :11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中秋

: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虚过:虚度。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