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绿草丛生的围墙,环绕着长满青苔的庭院,庭院日光黯淡芭蕉叶儿卷。蝴蝶在台阶上翩翩起飞,帷帘在微风里自在飘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一对燕子停在帘钩上低语呢喃,杨花柳絮在井垣的四周飘旋飞转。远处少女们簸钱戏耍的声音,不断传人帘内还睡眼蒙咙的闺妇。

参考资料:

1、 程帆主编;段其民,王彦芳副主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无障碍阅读学生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01:第399页2、 江天.中国才子文化集成 第2卷 唐诗、宋词:新世界出版社,1998.09:第632页

绿芜(wú)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芜:丛生之草。中庭:庭院;庭院之中。烘帘:暖帘,用以挡风的布帘。

玉钩双语燕,宝甃(zhòu)杨花转。几处簸(bǒ)钱声,绿窗春睡轻。
玉钩:喻新月。宝甓:华美的井、池。甓:井壁。簸钱:唐、宋问流行的一种赌博游戏,玩者持钱在手,两手相扣,来回颠簸,然后依次摊开,让人猜其反正,以中否决胜负,赌输赢。

参考资料:

1、 程帆主编;段其民,王彦芳副主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无障碍阅读学生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01:第399页2、 江天.中国才子文化集成 第2卷 唐诗、宋词:新世界出版社,1998.09:第632页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白雨斋词话》云:“陈子高词温雅闲丽,暗合温、韦之旨。”这首词的特点,即在一个“闲”字。李白有《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心自闲”,指身栖碧山的闲适之趣,而读者即在那“笑而不答”的启示下发出会心的微笑。这首词也是着眼于“闲适”而又意在言外,使人心领神会,悠然自得。陈振孙、周济等都称陈克词“格韵极高”,大约就是指他词中那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致而言吧。

  这首词通篇写景,而人物的内心的活动即妙合于景物描绘之中,“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夕堂永日绪论》)上片展现映入帘内之人眼中的庭院景象,由远而近,由静到动。首句写院墙,其上绿草杂生,围住寂寂庭院,院内青苔满地,可见人迹罕至,古诗亦有云:“并由履迹少,一夜上阶生。”“中庭”句指正午时分阳光淡淡投上蕉叶,“卷”字形容蕉叶卷心,姿态自然。李清照词曰:“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蕉叶大而遮荫,庭院因而显得幽深。“蝴蝶”句点出阶前无人,出入花丛林间的蝶儿也款款而来。末句只写帘儿轻垂,随风微动,“一行珠帘闲不卷”,帘内之人的所见所感则含蓄不露,“‘池塘生春草’、‘蝴蝶飞南园’、‘明月照积雪’,皆心中目中与相融浃,一出语时,即得珠圆玉润,要亦各视其所怀来而与景相迎者也。”(《夕堂永日绪论》)此是指客观自然景物与诗人自身感受两者能和谐并相互渗透而言。这首词上片写庭院的幽静自然,词人的闲适心情,两者交相融合,韵味隽永。

  下片“玉钩”句从“风帘自在垂”而来。燕子多在人家梁间作巢,出入房栊,“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穿帘海燕双飞去。”由于珠帘不卷,玉钩空悬,双双燕子,呢喃其上,听来是那样低软柔和,真是比“迷离晓梦啼莺”还要悠忽。“宝甃”句写杨花飘飏旋转于井垣四周,优游自如,“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这是庭中景物再现于迷梦之中,“几处”句,依稀闻得簸钱为戏的声音。王建《宫词》云:“暂向玉华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笑语嬉闹,都在隐约之间。这些景物描写给人的印象是似有若无,不可捉摸。

  末句方始点出人物,绿窗之下,午梦悠悠,一“轻”字形容似睡非睡,若梦非梦,苏轼有“红窗睡重不闻莺”之句,李清照词云:“浓睡不消残酒。”“轻”就是和“重”、“浓”相对而言。睡重故不闻莺啼,浓睡乃不消残酒,而睡轻则燕语、花飞和簸钱声都如有所闻,若有所见,这种朦胧的景象与词人悠闲的心情亦是相和谐而渗透的,所构成的意境是闲适而又多意外之趣。正如郭忠恕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而意在笔墨之外。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绿草丛生的围墙,环绕着长满青苔的庭院,庭院日光黯淡芭蕉叶儿卷。蝴蝶在台阶上翩翩起飞,帷帘在微风里自在飘垂。
一对燕子停在帘钩上低语呢喃,杨花柳絮在井垣的四周飘旋飞转。远处少女们簸钱戏耍的声音,不断传人帘内还睡眼蒙咙的闺妇。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菩萨蛮》为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芜:丛生之草。
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烘帘:暖帘,用以挡风的布帘。
玉钩:喻新月。
宝甓(zhòu):华美的井、池。
甓:井壁。
簸钱:唐、宋问流行的一种赌博游戏,玩者持钱在手,两手相扣,来回颠簸,然后依次摊开,让人猜其反正,以中否决胜负,赌输赢。王建《宫词》:“暂向玉华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赏析二

  这首词描绘暮春景色,表现闲适心情。上片写庭院春色。苔深蕉卷,蝶飞帘垂。下片写“绿窗梦轻”,因而听到玉钩燕语,几处簸钱。此词是以倒装逆挽的章法描写了一场春梦,借春梦寄托闲适自得情趣。通篇写景,而人物的内心活动即妙合于景物描绘中,词中所写庭院的幽静自然,与词人的闲适心情两相融合,韵味颇为隽永。

  上阕写睡前帘内所见,由远而近,心情妙合于景物描写之中。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借用白居易《陵园妾》成句,写小园的幽深。院是长满“青苔”之院,四周是长满“绿芜”的墙,已给人一种清幽静寂之感。再用一“绕”字将小园同外界隔绝开来,更觉得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深幽。接着写庭景“中庭日淡”,点明时间已近午。“淡”字形象地写出春日的光线不似夏天那样耀眼,为后文描写“春睡”张本。庭中芭蕉叶微卷,此句暗示了是早春天气

  “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蝴蝶在院中翩翩起舞,这从侧面暗示庭院中不仅植着芭蕉,还种了花儿。蝶儿飞舞,甚至毫不在意地飞进走廊,足见不仅院中无人,廊上也无人。“烘帘”指房间的帘幕,帘幕低垂,说明人在房内,午睡未醒。至此,词人仍未直接描写春睡情景,而是通过景物进行侧面烘托。“自在”二字,既写帘幕随意垂下的样子,也点出词人惬意闲适的心境。

  下阕写浅睡帘内听闻,以动写静。

  “玉钩双语燕”承接“烘帘自在垂”。几只燕子落在帘钩上低声细语,细软柔和又凸显寂静,为春日的庭院风景增添了动态的一笔。 杨花转”写杨花簌簌地落下,飘然旋转于井壁四周,将庭院春景多姿多彩的表现出来。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两句,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写人。远处少女们簸钱戏耍的声音,不断传人帘内还睡眼蒙咙的闺妇。“绿窗春睡轻”由晏几道《更漏子》“绿窗春睡浓”化来,“睡”下着一“轻”字,使全词俱灵,将闺妇似醒非醒、迷离朦胧、闲适自得的意态刻画得具体形象,境界焕然一新

  此词写景动静结合,将幽深寂静的庭院美景描绘得逼真细腻。全词洋溢着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参考资料:

1、 程帆主编;段其民,王彦芳副主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无障碍阅读学生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01:第399页2、 傅德岷,卢晋.宋词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6.07:第229页3、 傅德岷,卢晋.宋词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第105页4、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334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陈克亲历两宋之交的战乱,其词虽对时世有所反应,但词还是承“花间”和北宋的婉丽之风,以描写粉融香润的生活和闲适之情见长。此词就体现了他的这种词风。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卢晋.宋词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6.07:第229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陈克

陈克(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 116篇诗文

猜你喜欢

梦江南·帘不卷

:
帘不卷,细雨熟樱桃。数点霁霞天又晓,一痕凉月酒初消。风紧絮花高。
萧闲处,磨尽少年豪。昨梦醉来骑白鹿,满湖春水段家桥。濯发听吹箫。

帘不卷,细雨熟樱桃。数点霁霞天又晓,一痕凉月酒初消。风紧絮花高。
窗帘不卷,窗外细雨淋洒着已经成熟的樱桃。雨后黄昏,晴朗的天空中出现的几片云霞,酒意退去,已是一弯清凉的月牙挂在天边。风吹得急,杨柳花絮高高地飘起。

萧闲处,磨尽少年豪。昨梦醉来骑白鹿,满湖春水段家桥。濯发听吹箫。
这萧瑟清闲之地,磨尽了我少年时的豪气。昨夜酒醉后梦见骑着白鹿,看到段家桥边春水溢满西湖。梦中好逍遥,我一边洗头发一边听吹箫。

帘不卷,细雨熟樱桃。数点霁(jì)霞天又晓,一痕凉月酒初消。风紧絮花高。
数点霁霞天又晓:雨后清晨晴朗的天空中出现的几片云霞。风紧:形容风的猛烈。絮花:柳絮。

萧闲处,磨尽少年豪。昨梦醉来骑白鹿,满湖春水段家桥。濯(zhuó)发听吹箫。
萧闲:闲散,清闲。骑白鹿:游仙赏玩。白鹿,白色的鹿,古人常以白鹿为祥瑞的象征。段家桥:即断桥,在杭州西湖边。濯:洗去污垢。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夜泊宁陵

: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舟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陵,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piān)舟东下更开帆。
宁陵:今河南宁陵县。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扁舟:小船。

旦辞杞(qǐ)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旦辞:清晨辞别。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老树挟霜鸣窣(sū)窣,寒花垂露落毶(sān)毶。
窣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垂露:露珠下滴。毵毵:细长的样子。亦作“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茫然:犹惘然。失意的样子。不悟:不知道。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一员干将。江西诗派诗以布局严谨著称,这首诗是《陵阳集》中的名作,被宋吕居仁等人作为样板,认为“可作学诗之法”(《诗林广记》引《小园解后录》)。

  诗题写夜泊,便以夜泊为中心,这就是所谓擒题。但如果一味扣住诗题,诗便会死板呆滞,必须不即不离,眼睛觑定中心,然而不直接接触中心,在旁衬上做文章。这首诗前两联便不写夜泊,先写夜泊以前,船走得飞快,衬映出诗人的心情,以动、行来为下面的静、泊作陪。第三联写夜泊,以景为主,第四联转而写情,使诗有余味。在搭配上,前两联尽量蓄势,苍劲快捷,自然流畅,景色变化幅度很大,把动态写足;后两联转入凝重平缓,情致悠然,景色固定不动,把静态写足。写动态时,又配合其快,写流水、北风、明月等粗线条的大环境中的景物,间以地名,形成跳跃;写静态时,写老树、寒花、微小的声音与下垂的露水等小景。这样,全诗以意相贯,以气相接,浑然精到,把自己夜泊前后的景物、心情都反映了出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评这诗的章法说:“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很形象地作了总结。清代王士祯、纪昀等人也对这首诗交口称赞。

  除布局外,这首诗在描写场景及遣词造句上也很得熔炼之功。如第一句“汴水日驰三百里”,气势很磅礴,可与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类诗比靠。次句“扁舟东下更开帆”,加一倍写快,方回评说:“此是诗家合当下的句,只一句中有进步,犹云‘同是行人更分首’也。”“旦辞杞国”一联则写得很圆活,似山谷诗法。

  值得一赞的是,诗尾联融情于景,由苍茫的夜色产生迷惘沉醉的感觉,遂以“水光山色”寄托难以表达的情思,得含蓄不尽之意。但是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挑剔说结处“汴水黄浊,安得蔚蓝也?”落实了说,就失去了诗的趣味了。再说,夜间船泊水上,月光明照,蓝天映入水中,自可蔚蓝;这时要分辨汴水是否黄浊,倒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742-743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南乡子·春闺

:
晓日压重檐,斗帐春寒起来忺。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
闲把绣丝挦,认得金针又倒拈。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杨花不卷帘。

晓日压重檐,斗帐春寒起来忺。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
东日初升,飞檐斗翘,早晨起来,还觉春寒,很不惬意,也懒得梳洗、画眉。

闲把绣丝挦,认得金针又倒拈。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杨花不卷帘。
闲来无事,把绣丝寻找,做做女红,可是金针倒拈,心不在焉。远游的爱人到底回不回来呢?思念爱人几乎都病了。时已暮春,杨花满院,也不愿卷帘去看。

参考资料:

1、 高梓信.感动小学生300首宋词.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2712、 王新霞,杨海健.学词入门第一书白香词谱.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年06月:132-1333、 墨香斋.婉约词.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10月:165

晓日压重檐,斗帐春寒起来忺(xiān)。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
晓日:早晨的太阳。斗帐,形如覆斗的帐子。忺:适意。春山:指女人眉毛。

闲把绣丝挦(xián),认得金针又倒拈。陌上游人归也未?恹(yān)恹,满院杨花不卷帘。
挦:取。拈:用两三个手指头夹。陌上:田问小路上。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高梓信.感动小学生300首宋词.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2712、 王新霞,杨海健.学词入门第一书白香词谱.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年06月:132-1333、 墨香斋.婉约词.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10月:165
晓日压重檐,斗帐春寒起来忺。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
闲把绣丝挦,认得金针又倒拈。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杨花不卷帘。

  升起的红日,压着一层层的屋檐。阵阵料峭的春寒而至,这是一个困人的天气。她感到浑身慵懒无力,起床的时候,还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她简单地梳洗完毕,走到了妆台前。对着镜子,她只是草草地画了一下眉毛。

  陈廷焯曾言:“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起句“晓日压重檐”中的一个“压”字,就首先给读者营造了一种沉郁的氛围。“天气困人梳洗懒”,作者把无精打采的神情和不满的情绪,全都责怪在周身的环境和天气了。李清照曾写:“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宋朝四川的歌妓僧儿也写过:“愁烦,梳洗懒,寻思陪宴,把月湖边”。还有温庭钧笔下所描写的女子:“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些女子在心思不定的时候,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懒于梳洗,不愿化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闲把绣丝挦,认得金针又倒拈”。这一句,就写得特别的有意思。那是她打开小巧精致的针线盒,拿出针线原本想刺绣出一幅鸳鸯图的。可她居然把绣花针给拿反了。作者这样写,也并非夸张,正说明了她当时该是多么的心不在焉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论词》书中说:“词号称诗余,然而诗人不为也。孙夫人「闲把绣丝挦,认得金针又还有倒拈」,可谓看朱成碧矣。”看朱成碧是指一个人在对另一个人极度思念之时,把红色看成了绿色。红和绿,本是两种反差很大的颜色,一个人能产生这样视觉上巨大的偏差,不是魂不守舍,那是什么?不是心不在焉,又会是什么?武则天曾写过一首《如意娘》的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结句的“满院杨花不卷帘”,道出了女子细腻而敏感的心思。杨花就是柳絮。春寒之际,柳絮飘飞。她心里特别清楚,外面院子里的柳絮,此时是怎样一副漫天乱飞的景象的。

  在古人眼里,柳絮是温柔多情的。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古人还认为柳絮一旦落入水中,在经过一夜后就会化作浮萍。如苏轼《再和曾仲锡荔支》:“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而这种浮踪不定的柳絮,更像是那些出门在外四处飘泊的游子。陈子龙《浣溪沙》:“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飘泊奈他飞。”

  “陌上游人归也未?”原来,这一句才是真正解开谜团的答案。她之所以心情不好,状态不佳,那是由于她心有所盼,心有所系而造成的,与天气其实是毫不相干。

  絮一直飞,气氛不算融洽。寂寞的屋檐下,她渐渐感到心在变化。她的丈夫始终都没有归来,她显得非常的惶恐不安。她怕帘外的飞絮,再次撩拨起自己的情思,故迟迟不敢卷起珠帘去看。这个过程,是一种煎熬,更是矛盾而痛苦的。宋代诗人盛世忠《倦妆图》一诗中写有:“料应春事关心曲,怕见杨花不卷帘”。朱淑真也怕卷帘,她在《谒金门》中写:“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还有《生查子》中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这些诗词中写的“不卷帘”,都属于同一个意思。

  这首《南乡子》以景开篇,又以景结情,首尾呼应,手法娴熟。故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欢。

  明朝作家沈鲸的昆剧剧本《双珠记》和清朝手抄话本小说《锦绣衣》中,都曾引用过这一首词。不过,小说《锦绣衣》一书里却把这首词误写为唐朝孙夫人所作。另在清朝诗词家舒梦兰编写的《白香词谱》中,对此词亦有记载。

  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在他写的剧本《萧淑兰情寄菩萨蛮》中,更是将这首词诠释得细腻动人,深情而缠绵:

  “伤春病染,郁闷沉沉,鬼病恹恹。相思即渐,碧窗唾渍稠粘。几缕柔丝空系情,满院杨花不卷帘。鬓軃楚云松,懒对妆奁。。。。。。”

参考资料:

1、 青若 《冰肌玉骨未肯枯——那些写词的宋朝女子》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踏莎行

: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花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春雨过后,天空放晴,春分天气,一派好风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画梁之上,刚归来的燕子,出双入对。玉笼里的鹦鹉却在发愁自己孤独眠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薜荔香草爬上了墙面,莓苔绿藓铺满了地面,远处的青楼断断续续地传过来清丽的歌声。想起过去的事情不禁沉默无言,眉头紧皱,远山眉色变成了青绿。

参考资料:

1、 袁钟仁著.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02,:第65页2、 谭新红编著.欧阳修词全集:崇文书局,2014.06:30-313、 林兆祥编撰.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06:第604页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huì)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雨霁:雨过天晴。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公历3月20或21日。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平分,故称。画梁:有彩绘装饰的屋梁。玉笼:玉饰的鸟笼。亦用为鸟笼的美称。

(bì)(lì)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liǎn)皱眉山翠。
薜荔:常绿藤本植物。又称木莲。莓苔:青苔。青楼:妓院。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参考资料:

1、 袁钟仁著.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02,:第65页2、 谭新红编著.欧阳修词全集:崇文书局,2014.06:30-313、 林兆祥编撰.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06:第604页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是词写春愁。前阕写“春分天气”的明媚景色,但也以成双的燕子反衬孤眠的鹦鹉春景,成为对比强烈的两个具象,象征主人公的孤独。后阕写闺妇。特写居所周围的春天景色。“薜荔依墙,莓苔满地”的荒芜景象同上片的明丽春景退然不同,这也是使观赏者思旧的契执。青楼的歌声,勾起了主人公对旧事的回忆,“旧事”,既有甜蜜的,亦有苦涩的,这里当指苦涩的,指心上人沉迷于游冶,不时到青楼寻欢作乐,感慨自己正如“玉笼鹦鹉愁孤睡”,“敛皱眉山”就是明证。

  在这首词中,春分时节的明媚风光跃然纸上:百花盛开,新燕归来,还有依墙而长的薜荔,遍生满地的莓苔。然而,哪知青楼的歌声引来愁绪,可惜了这美挥的“春风时光*”一词人由景到情,情景交融,借春分节道出难言的心境。先咏春日韶景,后叹浮云旧事,字面上是在说新燕鹦鹉,青藤苔蔓,实际上分明是一个孤寂冷清的场景,是在比喻自己孤独的命运。

参考资料:

1、 谭新红编著.欧阳修词全集:崇文书局,2014.06:第30页2、 林兆祥编撰.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06:第604页3、 费振刚主编 陶尔夫 杨庆辰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晏欧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00页4、 九天书苑编著.不可不知的二十四节气生活常识一本通 插图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03:第70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咏牡丹

: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可笑牡丹花形大如斗,却什么也不能作,花谢后只剩空空枝条。

参考资料:

1、 陈光辉,席凤宁主编.中国状元大典 (上册:北京出版社,1998.12:312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sāng)叶虽柔解吐丝。
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kān)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

参考资料:

1、 陈光辉,席凤宁主编.中国状元大典 (上册:北京出版社,1998.12:312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这首《咏牡丹》是宋代大臣王溥的作品。这首诗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诗人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而牡丹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

  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读者,诗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是要歌咏它。读者乍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者多矣,王溥难以说出什么新的东西。这样想着,就好奇地往下读,结果却读出了对牡丹的说三道四。虽然有些生气,但细品,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诗人担心人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他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还有,她的美艳,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诗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牡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好赞美的。诗人用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读者读不读,读懂读不懂,认同不认同就不是诗人的事了。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