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磻溪垂钓图

: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362篇诗文

猜你喜欢

登观音台望城

: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长安城百千家的分布像围棋的棋盘一样,十二条大街把城市分隔得像整齐的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远远的可以辨认出百官上早朝时所持灯火,宛如天空一道星宿直达大明宫。

参考资料:

1、 师长泰注评. 白居易诗选评[M].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273-274.2、 廖仲安主编;王新霞,王军编著. 新选分类唐诗三百首[M].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7,171.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í)
观音台:指唐长安乐游原上观音寺(后改名青龙寺)内的高台。观音,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从梵文本译为“观世音”,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略称“观音”。局:棋盘。菜畦:菜田中划分的方形小区。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xiù)五门西。
入朝火:官员早朝时所执之灯火。一条星宿:形容百官所执灯火,宛如天空一道星宿。五门:当指长安大明宫正门丹凤门。

参考资料:

1、 师长泰注评. 白居易诗选评[M].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273-274.2、 廖仲安主编;王新霞,王军编著. 新选分类唐诗三百首[M].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7,171.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此诗前二句用“围棋局”“菜畦”作喻,描画长安城整饬、匀称的布局,笔直、宽敞的街道;后两句笔锋转向唐都政治活动的中心即大明宫,写早朝情景,以“一条星宿”为喻,写出火把之多,官员之众,仪礼之盛。此诗的描写具体生动,言简而意丰。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两先写天亮后所见,从鸟瞰的角度写长安的全貌与特点。唐代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宏伟的城市之一。它按照事先设计的规划施工修建,将全城分为宫城、皇城、坊里(即住宅区)三部分。宫城是皇宫所在地;皇城则是朝廷官员办公之处,城内的南北七街、东西五街排列着尚书省、御史台等各级官署;围绕宫城、皇城的一百一十四坊,以承天门为界,东西各占一半,南北十四条大街、东西十一条大街穿插在坊市中间,将城市分割为一块块的小方格,方格内分布着千百家居民、住户。“围棋局”、“种菜畦”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长安城纵横交错、整齐划一的建筑格局。作者之所以未按时间顺序描述,目的是从全局上突出长安建筑的独特,气魄的雄伟,让它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两句写拂晓前所见,选择百官上朝途中的一个场面,反映了京城的独特风貌。古代百官早朝时,必须在天亮前就赶到宫门,等候皇帝上殿。唐代自高宗以后,举行国家大典和接见百官的地方,由太极宫移至大明宫。作者在台上看到,远处百官上早朝时的灯笼、火把,像天空一条蜿蜒的恒星,向着大明宫的西门移动、伸展。这些微小、闪烁的火光,在黑夜中,与天上的星星相互辉映,增加了京城的神秘与宁静,而星宿的比喻,又与地上的天廷(即朝廷)有几分联系,显示出首都的尊严。一早一晚,一总一分,长安城的万千气象就尽集其了。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内皇宫衙署、市民住宅,布局规整,不相混杂的风貌。

参考资料:

1、 鲍思陶 郇玉华等主编. 中国名胜诗联精鉴[M]. 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651-652.2、 汪旭编著. 唐诗全解[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5,11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汉宫曲

: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晶莹如水的珠帘里月光皎洁,晃动着美女的身姿,赵家飞燕在昭阳宫侍奉君王。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欢乐歌舞后箫声中止,三十六宫清冷下来,宫女们感到秋夜的漫长。

参考资料:

1、 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3387页2、 林德保,李俊,倪文杰.详注全唐诗(下册):大连出版社,1997年03月第1版:第1818页3、 范凤驰著.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2:第360页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zhāo)阳。
水色帘:珠帘,因晶莹如水,故称。玉霜:白色的霜。一说指女子美好的容貌。流玉霜:谓月光皎洁如霜,流泻于地。赵家飞燕:即赵飞燕,为汉成帝妃子名,住在昭阳殿。昭阳:汉宫殿名,成帝时赵飞燕居之。唐人宫怨诗中常用汉宫以指代唐代宫殿。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掌中舞:在人掌上跳舞。相传赵飞燕可作掌上舞蹈。箫声绝:洞箫发出的旋律停了下来。三十六宫:许多的宫殿。三十六,不是确数。秋夜长:秋天夜晚时间长,也指人在寂寞之时,感到时间长。

参考资料:

1、 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3387页2、 林德保,李俊,倪文杰.详注全唐诗(下册):大连出版社,1997年03月第1版:第1818页3、 范凤驰著.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2:第360页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该诗以“飞燕”作意象,成功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首句写景题咏意象明丽、境界高远,极言帘之洁白非凡,见飞燕得宠之盛。末句言一人专宠,三十六宫尽皆失欢。“秋夜长”双关,既与首句“流玉霜”相应,又言从此无春意也。

  这首诗通过赵飞燕的前后生活对比,概括了宫女的一生,年轻时凭借姿色容貌得以受宠,但最后红颜凋落便过着凄冷的生活,老死宫中,任凭秋夜漫长独自煎熬。通过这种景色与时光的描写烘托宫女的凄凉冷落的生活,在孤独绝望中度过漫长的岁月。以汉代唐,这是唐朝诗歌常用的借代手法,作者不露锋芒,在平淡的话语间以诗借古讽今,有着婉而多讽的艺术魅力。徐诗语言通俗晓畅,但却并不代表其诗作缺少艺术加工,流于平淡,事实上他的诗歌能够在平易的语言中见得波澜,诗篇里可以见到工于余韵的高超技巧。虽用语浅近,却造意新颖,饱含诗味。

  诗歌以曾以歌舞技艺赢得皇上宠爱的赵飞燕最后也因年老色衰而被打入冷宫, 度过其凄凉、寂寞难耐的漫长余生。更不用说那些众多而普通的宫女,不仅难以得到皇上的青睐征幸而且连平时见一面都难得,等待其的只能是最后老死宫中的凄惨遭遇。“三十六宫秋夜长”一句隐隐地道出了宫女们的怨恨之情以及诗人对其的同情之心,显得颇为含蓄蕴藉。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景物描绘既富有情致,又流畅明丽,成千古传颂的写景名句,至今为人所称道。此诗写的是宫中怨情,但却无一字议论和抒情,作者只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人承宠,各院凄凉”的景象,便把宫女们深长的幽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颇为婉转含蓄。以夺人之爱的飞燕比衬,才更见婕妤之哀。其他供电与得宠者所居之昭阳殿形成比照,隐喻失宠与得宠,加深了诗歌的形象化。

  该诗立意新警,显然是以汉代唐,采用曲笔手法。

参考资料:

1、 王育红.唐代宫怨诗歌及其情感表达[J].重庆社会科学,2010,032、 苏伟伦编著.新编唐人绝句(图文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41页3、 周本淳.唐人绝句类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137页4、 王文坤.徐凝及其诗歌研究[D].辽宁大学,201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城东早春

: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为诗人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绿柳枝头刚刚露出几颗嫩黄的柳眼。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若是等到长安城中花开似锦之际,满城都是赏花郊游之人。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23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2-303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454、 麦晖.“莫待上林花似锦”——读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决策与信息,1999,12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新春:即早春。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匀:均匀,匀称。

若待上林花似锦(jǐn),出门俱(jù)是看花人。
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锦:五色织成的绸绫。俱:全,都。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23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2-303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454、 麦晖.“莫待上林花似锦”——读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决策与信息,1999,12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此诗抒写作者对早春的热爱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虽只有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而概括早春全景。后半段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更加反衬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

  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同时也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用得贴切。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平淡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宜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勾画得非常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极其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参考资料:

1、 麦晖.“莫待上林花似锦”——读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决策与信息,1999,12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38-73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赠头陀师

: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zī)衣。
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头陀师,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由于戒行的规定,加上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永王东巡歌·其一

: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永王在至德三载三月出师东巡,天子宣他遥分龙虎之旗委以重任。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永王的楼船听过之处,波涛汹涌的长江和汉水,顿时变得像雁鹜一样风平浪静。

参考资料:

1、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205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30-2333、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97-303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正月:指农历十一月。这里用的是“王正月”。周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龙虎旗,绘有龙虎的旗帜,为天子仪仗。这里借指节度使的重任。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wù)池。
风波:指乱象。江汉:指长江和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地域。翻为,反而成为。雁鹜池:这里泛指游乐之地。

参考资料:

1、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205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30-2333、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97-303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此组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正月。当时李白随永王李璘水师东下寻阳(即浔阳)。此诗宋本题下注云:“永王军中。”这组《永王东巡歌》即在永王幕府中所作。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30-233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97-30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