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发宿亭诗

:

送人亭上别,被马枥中嘶。漠漠村烟起,离离岭树齐。

落星侵晓没,残月半山低。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王褒

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 104篇诗文

猜你喜欢

气出唱

:
游君山,甚为真。
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游君山,甚为真。
遨游君山感觉很真实,

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大山小石个个是神祇。

乃到砟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如同来到砟母瑶台上,金阶玉堂殿旁长灵芝。

东西厢,客满堂。
东西两厢客人全坐满,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主人劝酒祈寿无尽时。

长乐甫始宜孙子。
久欢常乐适合子与孙,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更愿主人寿长与天齐。

参考资料:

1、 曹操.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1-2

游君山,甚为真。
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甚为真:甚为真实。

(cuī)(wěi)(zhǎ)(gè),尔自为神。
磪䃬:古同“崔嵬”,(山)高峻。砟硌:岩石错落不齐的样子。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尔:你。王母:西王母。金阶:黄金的台阶。芝草:灵芝草。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shāng),坐者长寿遽(jù)何央。
行觞:犹行酒。谓依次敬酒。遽:急。何央:什么中央。

长乐甫(fǔ)始宜孙子。
甫始:刚刚开始。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增年:增寿也。

参考资料:

1、 曹操.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1-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从军诗五首·其一

: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从军有苦有乐,要看随谁去出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跟随智勇双全的主帅,哪里会有持久的战争。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我们主公征伐关西地,盛怒下奋起天朝威风。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头一次降服那里部族,二次又迫使羌兵投诚。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西征用兵神速,取胜像弯腰拾取东西一样容易。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犒赏丰盛,赏品堆积如山,酒肉漫过河流。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军营里官兵酒足饭饱,人马更加壮实和勇猛。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徒步出征凯旋乘马归,去时空空回来财物丰。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开拓关西三千里地盘,往返神速犹如鸟飞腾。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载歌载舞胜利回邺都,原有誓愿大功已告成。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白天大会群臣同庆贺,傍晚兴高采烈回家中。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朝廷上参谋清明政治,回家里料理家事繁荣。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禽兽怕做牺牲自断尾,我如良苗茁壮沐春风。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虽然力量有限,但是愿以伊尹为榜样,刻苦自勉为国尽力。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不能学习长沮与桀溺,相互追随隐退将地耕。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仔细阅读孔子隐居诗,确知夫子主张行不通。

参考资料:

1、 陈宏天 赵福海 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三卷)(第二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04月第2版:第216-225页2、 余正松编选.《边塞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04:第29-31页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苦乐:《史记·李将军列传》载:程不识与李广俱戍边,二人治军严简不同,程军击刁斗、李军则不击。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士卒“咸乐为之死”。从:跟随。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神:神机妙算,谓有韬略。武:勇敢。神且武:意为智勇双全。劳师:让部队去打仗。

相公征关右,赫(hè)怒震天威。
相公:指曹操,时任汉丞相,故称。 关右:古地名,即函谷关以西之地,古人以西为右。曹操在建安二十年(215)三月率兵出关征讨张鲁等割据势力。赫怒:勃然震怒。 天威:天朝军威。

一举灭獯(xūn)虏,再举服羌(qiāng)夷。
獯虏:对猃狁的蔑称。猃狁(xiǎn yǔn),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分布在陕、甘北部及内蒙古西部。此指曹操于建安二十年(215)龚屠氐(dī)王窦茂以下万余人之事。氐又称西戎,为猃狁的一支。羌夷:对羌族的蔑称。此指建安二十年(215)九月巴族七姓夷王朴胡等举巴夷及賨(cóng)民归附曹操一事。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边地贼:指张鲁、韩遂等边关割据势力。此指西平、金城诸将麴演、蒋石等共斩叛将韩遂以献以及张鲁投降之事。忽:犹如,好像。俯:低下头。 拾遗:拾取东西。这里喻容易。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chí)
陈:陈列。 赏:赏赐。逾:超过。 川:河。 坻:水中的高地。

军中多饫(yù)饶,人马皆溢肥。
饫饶:饱食、富裕。溢:同“益”,更加。溢肥,指兵强马壮。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徒行:步行。 兼乘:两乘、两匹战马。余资:丰裕的财物。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拓地:指通过战争而占领地盘。

歌舞入邺(yè)城,所愿获无违。
邺城:古都邑名,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一带。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封魏王,定都于此。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昼日:白天。昼,《文选》作“尽”。 大朝:天子大会诸侯群臣。薄言:发语词。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dàn)为牺,良苗实已挥。
惮:怕,畏惧。牺:古代用来祭祀的牲畜。为牺,意谓被捕捉杀死。良苗:指庄稼。实:所结的果实。挥:摇动。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窃:私下。负鼎翁:指殷商时贤相伊尹。传说伊尹善于烹调,尝负鼎求见商汤。厉:同“砺”,本指磨刀石,此为磨砺的意思。朽钝姿:朽木、钝刀般的资质,为王粲自谦之词。姿:同“资”。

不能效沮(jǔ)溺,相随把锄犂(lí)
效:效仿,学习。沮溺:指长沮、桀溺,是春秋时的两位隐士。把:拿着。把锄犂:指耕种土地。犂:同“犁”。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孰:同“熟”。孰览:仔细观看。夫子:指孔子。所言:指孔子主张归隐之言。

参考资料:

1、 陈宏天 赵福海 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三卷)(第二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04月第2版:第216-225页2、 余正松编选.《边塞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04:第29-31页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词前十八句为第一段。首四句以议论开头,说明只要统帅神武,从军就无苦有乐。接着“相公征关右”以下六句,以曹操用兵的神武予以证明。诗中以“震天威”、“俯拾遗”、“一举”、“再举”等夸张之笔,写曹操用兵所向无敌的神武之态;以“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写曹军的兵强马壮、轻捷矫健;接着八句,以“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写军中饮食宴乐之盛和俘获物资之多。

  “歌舞入邺城”以下十四句为第二段,写班师凯旋,并述厉节入仕协理朝政的怡然自得。

  全诗语言明快,感情豪壮,专写从军之乐,极尽铺张扬厉,比喻夸张,与其它“愀怆之辞”(钟嵘《诗品》)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1、 余正松编选.《边塞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04:第29-31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同声歌

: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希所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我意外地同您邂逅,因此有幸住在您的闺房中做您的妻室。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虽然与丈夫新婚感情很好,可我事事恐惧小心,如临热水。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我虽没有什么才能但我努力尽心,愿意成为您家族的一员。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整顿好仪表主管厨房飨客的菜肴,遵循礼仪辅佐举办祭祀。

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又愿意变成蒲草做成的席子,在下面遮蔽方正安适之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又愿意变成绸做的被子和帐子,在上面挡住寒冷的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每天贤惠地把枕席清扫干净,并用上“鞮芬”或“狄香”熏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我把重重的门户都关好,屋里上下都点起装饰美丽的灯。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解衣就寝,铺好枕头并挂好帐子,陈列素女、天老的图像。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我要以素女为师,像她那样,仪态形容要呈现万种美姿。

众夫希所见,天老教轩皇。
这是多数男子没有见过的,还有天老黄帝阴阳导养术图像。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快乐莫过于夜晚的快乐,一辈子也难忘和丈夫共度的时光。

(xiè)(hòu)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际会:机遇。得充:能够。后房:妻子。

情好新交接,恐栗(lì)若探汤。
探汤:把手伸进滚开的水中,这里比喻诫惧之意。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chóu)(móu)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绸缪:系好衣服的带结。比喻整顿好仪表。主中馈:主管厨中飨客的菜肴。蒸尝:祭祀。冬天祭祀叫蒸,秋天祭祀叫尝。

思为苑蒻(ruò)席,在下蔽匡床。
苑蒻:细嫩的蒲草,可以做成席子。匡床:方正安适的床。

愿为罗衾帱(chóu),在上卫风霜。
罗衾帱:绸做的被子。帱,床帐。

洒扫清枕席,鞮(dī)芬以狄香。
鞮:古代一种皮制的鞋。狄香:外国来的香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素女:天上的仙女。

众夫希所见,天老教轩皇。
天老:皇帝的辅臣。轩皇:指黄帝。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希所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同声歌”,有“同声相应”之意。这首诗写女子自幸得嫁给令她满意的丈夫,表示愿意尽妇职,希望能够与丈夫长久恩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饮马长城窟行

: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远梦见之。(夙远 一作:宿远)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看着河边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让人想起那远行在外的征人。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夙昔 一作:宿昔)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其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门与家人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来,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诉说思念。

参考资料:

1、 侯蕾编.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第124-125页2、 悦读坊主编.如歌的诗词曲赋 上 插图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9:第143页

青青河畔(pàn)草,绵绵思远道。
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夙昔 一作:宿昔)
远道:远行。夙昔:指昨夜。

梦见在我傍,忽觉(jué)在他乡。
觉:睡醒。

他乡各异县,展(zhǎn)转不相见。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入门各自媚(mèi),谁肯相为言?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媚:爱。言:问讯。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lǐ)鱼。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呼儿烹(pēng)鲤鱼,中有尺素书。
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素,生绢。书,信。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下: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参考资料:

1、 侯蕾编.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第124-125页2、 悦读坊主编.如歌的诗词曲赋 上 插图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9:第143页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夙昔 一作:宿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饮马长城窟行》这首诗是思妇怀念在远方行役的丈夫的。《盐铁论》中说:“今天下一统,而方内不安。徭役远,内外烦。古者,过年无徭,逾时无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而长不还,父子忧愁,妻子咏叹,愤懑之情发于心,慕思之积痛骨髓。”这首诗就是汉代这类社会现实的反映。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绵绵:连绵。思远道:指思念远方的亲人。这两句是说,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不可思:无可奈何之反语,意谓相思徒然无益。宿昔:昨夜。之:指代思念之人。这两句是说,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昨夜在梦中却见到了他。

  诗的开头作者借着景色的铺陈,引发妇人触景生情,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绵绵两字传达了两层意义:妇人思绪的绵绵是由青草的绵延不绝引起的。由于路途的遥远,思念也是徒然的,只好在梦中求得相会。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忽觉:忽然醒来。这两句是说,梦里见到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各异县:各在异地。展转:同“辗转”,飘泊不定。这两句是说,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飘泊不能见到。然而在梦中实现的愿望,醒过来后又是遥远的空间隔绝,依旧是“他乡各异县”,彼此无法相见。

  这一段可以说是故事的前提。在修辞技巧上,“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中的“远道”;“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中的“梦见”;以及“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中的“他乡”;都是修辞技巧中的“顶针”句法。这样连缀句子的方式,使得全段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音乐性。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这两句是说,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枯桑无叶可落,但知天风之大小;海水经冬不冻,仍知天气之温寒。以此比喻夫妇久别,心知其苦。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媚:爱,悦,亲热。这两句是说,同乡的游子们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这是第二段,暗示远方的人也能了解,而邻居却只顾沉浸在家庭的欢乐中,不肯为她捎个信。在这一段中,运用了起兴和对比的手法,写女子独守家门,表现其孤独凄凉的感情。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这两句是说,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状木盒。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儿:指童仆。尺素书:即书信。古人写信用绢帛或木板,其长度不过一尺,故称“尺素”或“尺牍”。这两句是说,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有尺把长用素帛写的信。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长跪:直起腰来跪着。何如:怎么样。这两句是说,直起腰来跪着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写来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经常想念。最后一段,情节发生了转折,忽然有客从远方带来木质双鲤鱼夹封的信函,呼儿拆封解除了她的思念之苦,而在书中也获得了远方传来的对她坚定不移的情意。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处采用比兴手法,语言清新,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全诗语言简短质朴,通俗易懂,但感情浓郁,流宕曲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歌从思念写到收到书信,从痛苦绝望写到惊喜激动再写到失望平静,情绪没有产生剧烈的波动,却显得自然而不突兀,显然作者在构思和剪裁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尤其以梦境为中心内容的前八句,形式结构相当有特色:每句协韵,两句一转,前一韵的末句与后一韵的首句,词语相同重叠,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这种联绵顶真的用法,在后世发展成为独特的“辘轳体”。表达上的精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这种相思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便是那个被相思的对象也是不能完全的感同身受的。

  但在那个时代,战乱与动荡造成的家人离散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天灾与人祸的两相作用让底层的民众不得不面对分离。在这样的不得已下,即便思念是让人绝望难以承受的,但日子总要过下去。“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这样简单的几句真切的关怀也就足够感动了。情感的交流。并不只是靠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分享才更加真挚温暖。所以,即便这封盼了很久才盼到的书信真的只有这两行字,也足够给予女主人公坚持的希望了。诗歌停顿到这里,留下空白,给读者以填补、想象的空间,恰到好处又余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韩萌编著.《乐府诗集》里的故事:黄山书社,2015.10:第16-19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公宴

: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子桓公子敬爱众宾客,宴饮终日都不觉得疲累。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寂静的良夜又去西园游玩,车盖亭亭如飞地前后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明月洒下如练的清光,天上的繁星稀疏辉映。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秋兰丛生于斜斜的长坂,芙蓉遮满了一池渌水。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清波上跃出水底的游鱼,树枝间传来鸟儿的啼声。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大风吹动红色的车轮,马车在风中奔驰如飞。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我们纵情遨游,逍遥自在,好希望能这样过一千年。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71-722、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53-155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公宴:群臣受公家之邀而侍宴。公子:这里是指曹丕。敬爱:一作“爱敬”。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西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一说指玄武苑。飞盖:轻便行进飞快的车。

明月澄清景,列宿(xiù)正参(cēn)(cī)
景:指月光。列宿:众星。参差:不齐的样子。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被:覆盖。长坂:斜坡。朱华:指芙蓉,即荷花。冒:覆盖。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biāo)接丹毂(gǔ),轻辇(niǎn)随风移。
飚:回风。丹毂:用红色涂饰的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辇:古代人拉的车,后多指皇室和贵族所用的车。

飘飖(yáo)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飘飖:随风飘动。这里用来形容逍遥、游乐。千秋:千年,意思是一辈子。若斯:如此。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71-722、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53-155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昭明文选》中特别标立“公宴”一类,专录建安诗人那些歌咏风月、叙述酣宴的诗章。而曹植的这首《公宴》即可视为其中之冠,此外如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刘桢、阮瑀、应瑒等人也都有以“公宴”为题的诗,可见当时此种风气之盛。

  曹丕与曹植可以说是当时邺下文人集团的中心人物,钟嵘《诗品序》中就说过:“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所以此诗的一开头就说曹丕敬爱宾客,设宴款待,客人们也都兴致勃勃,直到宴会终了还不知疲倦。这领起的两句可以说是总写,以下便是详述了:清幽的夜晚去游览西园,轻捷如飞的车辆络绎不绝,一辆随着一辆。曹丕的《芙蓉池作》中说“逍遥步西园”,王粲《杂诗》中也曾说“日暮游西园”,可见“西园”是邺下文人常去聚会的去处。此夜明月皎洁,在清澈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显得朗然无滓,天上繁星密布,似乎由于诗人们的聚会而更添光彩。秋日的兰花覆盖着长而隆起的坡地,红色的荷花星星点点地在碧绿的池水上探出头来,池中的游鱼时而跃出清波,高高的树枝上也不时传来悦耳的鸟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似乎进入了一种美妙完善的境界。迅捷的风与诗人们乘坐的华美车辆一同前进,轻快的车轮就像随风而动,令人有飘飘欲仙,凌空而起的感觉。因而结句说:让我们逍遥自在地纵情游玩,畅开胸怀,但愿千秋万岁,永远如此。

  此诗的情调高昂而欢畅,分明是曹植少年得志,生活欢乐的真实写照,这在曹植的诗集中,尤其在他后期的创作中是十分罕见的。其中充满着积极向上、高亢振奋的精神,刘勰所说的“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文心雕龙·明诗》)大概就是指的此类作品。在这首诗中,人与自然的结合,情感与景物的交融,都组合成一种爽朗欢快的基调,“明月”“列宿”“秋兰”“朱华”“潜鱼”“好鸟”都呈现出欣欣向荣、明快活泼的气象,丝毫没有半点秋气萧索的意绪。显然,自然景观也都染上了诗人内心欢欣的感染。刘勰说文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可见诗人能使外物都染上自己主观情感的色彩,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移情”。曹植在此诗中的叙事写景也无不带有主观的欢畅情绪,正是“移情”作用的体现。

  此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秋兰”等四句出现了严密而工整的对仗,不仅词性的虚实两两相偶,而且语意也自然工俪,这种形式对后代格律诗的出现自然起了先导作用,在诗歌史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同时,这四句由于其写景状物的明快而具有典型意义,故成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名句。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70-271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