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参考资料:
1、 聂鑫森著.成语·百物: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05:第166页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铺:铺开。横野:辽阔的原野。弄:逗弄,玩弄。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suō)衣卧月明。
饱饭:吃饱了饭。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参考资料:
1、 聂鑫森著.成语·百物: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05:第166页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参考资料:
1、 王伟萍.中国古代诗人的牧童情结 [J].南都学坛 ,2012,32(4):第43-47页.2、 李文菊编著.小学古诗词鉴赏全典: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崇文书局,2010.03:第114页3、 关滢 朱炯远 张家鹏 王文衢主编.唐诗宋词分类描写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03月第1版:第167页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
我少年时代浪费了不少时光,自认为朱颜常在,高歌欢笑空度日。
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
不知不觉发现忽然已经衰老,今天见到你来,又感觉春风回来了。
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
想到马上要分别,心里难过,且多饮几杯吧,我们徘徊在桃李花间。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看着花儿饮美酒,听着鸟鸣飞临晴山。
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到了晚上竹林一片空寂,却正是闭关的好时间。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
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
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闭关:犹闭门也,江淹《恨赋》:“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兰花不当户生长,宁愿是闲庭幽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旧日被霜摧露欺,曾经的红颜已未老先衰。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一度错接在瑶华琼枝上,在君王的池塘边结根。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看看自己没有讨人喜欢的馨香美,白白承受了清风吹沐。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如果有余芳可佩于身,愿一起度过岁月。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袖中揣着赵国制造的匕首,是从徐夫人家买的。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霜雪刀刃幽闭在玉匣中,经历了燕国又经历秦国。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谋划的事情没有着落,沦落在旅途的沙尘之中。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想把这柄匕首送给你,让它与你同急共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荆轲去后,壮士多被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在易水边高声痛哭,易水也为我扬起滔天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凿井就要深到泉水,扬帆就要帮助人渡河,我就希望能辅佐帝王。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廉正的人重义,骏马不需要加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人生贵在相知,何必谈什么金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轻慢时世,鄙视功业,并非是我胸无谋略。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戏谑放荡看视万古贤人,以为那不过是儿童闹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从事产业多费心,我胸怀长策匡辅君主。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现在寒风凛冽,我没有住所,哪里去获得孙权赠送给周瑜的南宅呢?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上当年所酿之新酒来驱风寒,霜雪染鬓两边雪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蜀主刘备思念诸葛亮,晋家皇帝盼望谢安石,都希望有个能臣匡辅自己。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现在的人列五鼎而食,谈笑间千金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伏虎身上落满胡尘,游海滨听渔歌唱晚。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苏秦穿着破烂的毛裘,妻子嫂子都感觉羞愧,冯谖将长剑托交亲人。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夫子你秉承家义,群公也难以与你为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别用遥远处的西江水,空口许诺给快要渴死的东海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有朝一日我青云直上,会用黄金来回报主人的。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徐夫人:古代铸剑名家,姓徐名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孔明:诸葛亮。安石:谢安。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玉光闪闪的水塘边,绚丽芬芳的鲜花争相绽放,采莲的轻舟来来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荡漾。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恋人们在小河上相会,唯恐被水波分开,于是把小船紧紧靠拢。
参考资料:
1、 高泽雄编,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04,第98页2、 曾冬著;张淑平画,唐诗素描 典藏版,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03,第196页3、 张傲飞编,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65页玉溆(xù)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溆:指水塘边。玉溆,玉光闪闪的水塘边。金塘:形容阳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畏:怕。木兰舟:《述异记》:“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参考资料:
1、 高泽雄编,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04,第98页2、 曾冬著;张淑平画,唐诗素描 典藏版,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03,第196页3、 张傲飞编,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65页《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得活而有力。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这两句写了恋人的心理活动。恋人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十分珍惜这次相逢,唯恐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谁也舍不得离开谁。“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该诗所写的爱情十分纯真,也十分含蓄,一句“并着木兰舟”,十分耐人寻味。诗人不直接写人,而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将人物的活动融入美景之中,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参考资料:
1、 荣新编著,咏荷诗词精选,金盾出版社,2008.11,第28页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唐诗鉴赏辞典珍藏本 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1,第588-589页 3、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第183页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清晨起来到水边去梳洗,因在寒塘得见一派凉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思乡之情正值无比烦乱,又见一只孤雁飞过南楼。
参考资料:
1、 范凤驰.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31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69晓发(fà)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晓发:早起弄发。寒塘:秋天的池塘。坐:因。
乡心正无限,一雁(yàn)度南楼。
乡心:思乡之心。度:一解为“飞越”,一解为“飞入”。
参考资料:
1、 范凤驰.新选唐诗:西苑出版社,2004:131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69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唐诗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252-1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