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亭送别

: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唱完送别之歌你就解开行舟远去,两岸是青山叶,江水急急向东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傍晚酒醒人已远去,只有满天风雨送我离开那西楼。

劳歌一曲解(jiě)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日暮(mù)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西楼即指送别的 谢亭 ,古代诗词中“南浦 ”、“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劳歌一曲解行舟”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红叶青山水急流”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句则是表明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以描写景色作为反衬的手法表达情感,笔法富于变化。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56-105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唱完送别之歌你就解开行舟远去,两岸是青山叶,江水急急向东流。
傍晚酒醒人已远去,只有满天风雨送我离开那西楼。

注释
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叶:一作“树”。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 ”、“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赏析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劳歌一曲解行舟”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红叶青山水急流”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句则是表明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以描写景色作为反衬的手法表达情感,笔法富于变化。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许浑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386篇诗文

猜你喜欢

闻雁

: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无穷无尽。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在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里,独坐楼中书房听那北来的雁叫声。

参考资料:

1、 汪正楚.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226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43、 赵海丽 于红景 赵永枫.中国教育文言文全解.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8:121

故园渺(miǎo)何处,归思方悠哉。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眇:仔细地察看。方:刚开始。悠:远。

淮南秋雨夜,高斋(zhāi)闻雁来。
淮南:作者所在地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淮河南岸)。高斋:楼阁上的书房。闻雁:听到北来的雁叫声。

参考资料:

1、 汪正楚.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226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43、 赵海丽 于红景 赵永枫.中国教育文言文全解.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8:121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这首诗是诗人韦应物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有感而作。此诗描写了由远飞的大雁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凄切古澹。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首二句言诗人雨夜思归。秋天的雨夜漫长而又寂寥,诗人独坐在高斋之中,孤灯长伴,孤影为侣,静静地听着外面渐渐沥沥的秋雨。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雨打梧桐的声音。孤清的夜,深秋的凄寒,还有空寂的高斋,在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之中,诗人不免要触动羁旅他乡、远游为宦的思乡情思。诗人的家乡在长安,而此时却在远离家乡两千余里的滁州为官,“眇”字反映诗人内心的无奈情态,因为云山阻隔、归路迢递,即使在白天登楼引颈也无法看到故园,更何况是暗夜沉沉。故园的渺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方悠”二字表明清寂的氛围,加深了思乡之愁。“哉”是诗人久恩难平的叹息,这个长长的叹息,道尽了无尽思念的深渊。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这两句言闻雁而归思愈浓。“淮南”与第一句的“故园”相对,由思念中的故园回到今天为宦的淮南,落笔高妙。“秋雨”交待独坐时的清凉环境,“夜”既是表明时间很晚,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从侧面显露诗人贬谪滁州的苦痛如同黑夜一般。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控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又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撩动诗人无尽的乡愁,使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悲怆万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下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结尾。

  沈德潜《说诗晬语》云:“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古澹”很好地概括了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在这首诗中,体现了诗人古澹的艺术风格。整首诗是一幅清淡的思乡图,清冷的夜晚,清凄的秋风,清寒的秋雨,清寂的高斋和清孤的人影,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

  此诗结构巧夺天工,含蓄委婉,先写“故园”,后写“淮南”,先托出“悠”思,后衬以“雁”鸣,就是在这样巧妙的安排中,使诗歌很短,但人的情思却句句深入,层层递进。另外,诗歌的情思表面触发的是乡愁,但结合诗人被贬滁州的事实。还可以从诗歌中体会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又完美地融入到萧瑟凄清的秋声秋意之中。

参考资料:

1、 谢真元.唐诗300首鉴赏 汉英对照.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29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懒得去抹拭鸳鸯枕上的灰尘,也不去缀缝裂开了的翡翠裙,罗帐里也不再燃香炉熏烤。近段时间来相思的心更加深切了,那都是为了思念你呀!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6-67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fěi)翠裙,罗帐罢炉熏(xūn)。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拂:放置。鸳鸯枕:绣有鸳鸯图形之枕,此作为象征男女欢合的意象。翡翠裙:绣有翡翠鸟的裙子,与第一句“鸳鸯枕”对文。罗帐罢炉熏:不再以炉香熏暖罗帐。罢,停止。熏,熏香,焚香。古时围炉燃香料,熏烤衣服和被帐等物,取其香暖。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6-67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这首词写女子思君而不见所产生的慵懒和愁怨。全词五句都是写一个“思”字。“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三句,写昔思之苦;“近来心更切”写近思之切;“为思君”写为谁而思。在写昔思之苦时,作者描绘了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鸳鸯枕因久置未用而积满灰尘;积尘而又“懒拂”,一是说明鸳鸯枕仍无用处,二是暗示所思之“君”尚未归来,三是表现了思君不至时颓丧的精神状态。翡翠裙而“休缝”,也曲折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女为悦己者容,悦己之人不在,也就无须用翡翠裙来妆扮自己了。罗帐熏香,表现了昔日柔情蜜意的幸福生活情趣,“罢炉熏”说明恋人去后,这种情趣已不复存在了。这三句说明女主人公原无心料理枕帐裙饰等琐事,从而充分表现她那相思时的无聊情绪,这是使用睹物思人、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写的是抽象的感情,但给读者以具体的感受。“懒”“休”“罢”三个动词,在这三句词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层进一层。“懒”,疏懒之意,含义较轻;“休”,表示停止的意愿,比“懒”的语义稍重,意思进了一层;“罢”是表示终止的一种决断、果敢语气,比“休”的语义又重了一层。通过这种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把闺妇对久客不归之“君”的怅望之情,表现得十分具体。

  后二句是对前三句的补充,说明百无聊赖的原因,也是更进一层地直抒思念之情。“懒拂”“休缝”“罢炉熏”这些都是昔日思念之“切”的心理表现在行为上,而近来的思念,只用一个“更”字,就说明了其程度远远超过了昔日。这种艺术手法,其妙有三:第一,在意脉上使词意曲折层深;第二,在文意上做到言简意赅;第三,在结构上层层相扣。由此可见,这个“更”字的内涵是较为丰富的。末句“为思君”一语,一是点明了所思之人,二是总括了昔思之苦与近思之切的种种痛苦感受,三是交代了全词的主旨。“思”字为词眼,是全词的抒情线索,在篇末出现,成为点睛之笔,在构思上颇具匠心。

参考资料:

1、 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62、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0-61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东山吟

: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携安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我携手美丽的安女,来到东山古谢安的墓地,为其祭奠,怅然伤悲。

我安今朝如花月,他安古坟荒草寒。
我带来的美安如鲜花明月一样恬美可亲,谢安当年亲近的美安早已是荒草覆盖的土坟中的寒土。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至从谢安梦见白鸡已有三百年了,我在你的墓前为你洒酒,咱们一起痛饮欢乐。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喝到酒酣兴起的时候,我还为你献上即兴编排的青海舞,秋风吹落了我漂亮的紫色帽。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你当年风光一时,我也一时风光,时光的洪流滚滚向前,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携安东土山,怅(chàng)然悲谢安。
东土:在晋唐时期代指会稽(绍兴)一带。山即会稽东山。

我安今朝如花月,他安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白鸡”句:谓谢安死后三百年。浇:洒酒于地,以示祭奠。

(hān)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qǐ)冠。
青海舞:应是舞蹈名,来历不详。紫绮冠:紫色花纹的帽子。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微雨夜行

: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秋天阴云密布,夜里稍稍感觉到了丝丝凉气。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漠漠:阴云密布的样子。稍稍:稍微,略微。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但:只。亦: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自代内赠

: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用宝刀去劈流水,不会有水流中断的时候。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我的情意追逐着你前行,缠绵悱恻,像那不断的流水。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门前的野草,别后秋天枯黄春来变得碧绿。

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扫除尽它又生长出来,茂茂盛盛铺满了路途。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我们情投意合,欢乐的生活刚开始,却彼此分离南北各一。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像浮云一样飘落到哪座山上?一去便再也没见他回来。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有个商人从大楼山那儿来,我才知你落脚秋浦。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我在梁苑这儿拥着锦被守空床,常梦到在巫山阳台与你相会。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我家曾三为相门,失势后离开了西秦。

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我还存有过去的乐管,乐曲凄怨惊动了四邻。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
悠扬的曲调飞入天空紫云中,如泣如诉却见不到心中的爱人。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我像那深深庭院中的桃树,开出娇艳的花朵可向谁欢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你像天上的皓月,却不肯用清光照我一次。

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镜中我自己不认识了自己,因为分别后我变得日益憔悴。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如何能得只秦吉了,用它那高亢声音,道我衷心。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 .爱情诗注析 .太原市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93-295页 .2、 詹福瑞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市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984页 .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zhú)君行,缠绵亦如之。
逐:追随。如之:如此。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扫尽更还生,萋(qī)萋满行迹。
萋萋:绿草茂盛的样子。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游云:飘浮不定的云彩。这里代指行迹不定的丈夫。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pǔ)
估客:商人。这里指为李白捎书的人。大楼:即大楼山,在今安徽贵池县境内。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梁苑:梁园,兔园,汉代梁孝王所建。锦衾:用锦缎做的被子。衾:被子。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妾:李白妻子宗氏自称。三作相:指宗氏先辈宗楚客在武后朝三次宰相。失势:丧失权势。去:离开。西秦:指唐代都城长安。

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凄清:凄凉。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
曲度:曲调的节奏。紫云:彩云。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井底:指庭中天井。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秦吉了:又名吉了,即鹩哥。产于邕州溪洞中,大似鸜鹆,绀黑色,夹脑有黄肉冠,如人耳,丹咮黄距,能效人言。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 .爱情诗注析 .太原市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93-295页 .2、 詹福瑞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市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984页 .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比喻来表情达意。

  这首诗起笔标其目,用一形象的比喻将“妾意”进行了高度概括,一开始就一目了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妻子的心意随着丈夫一道漂泊,情意缠绵就和不断的流水一样。紧接着用门前草作比。诉说丈夫离家时间之长。接着,作者写夫妻二人如同凤凰鸟一样,因为受惊,各自飞奔。丈夫犹如游云一样,不知落于何处,一去就不见回来。这些比喻都生动地道出了妻子的切身感受,打动人心。还有后面的”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宗氏把自己美好的年华,比作“井底桃”,桃花虽艳,但开在“井底”,又能得到谁的赏识和爱抚呢?自己犹如桃花,本为丈夫而开,但夫君就如天上的明月,连一次也不肯照到“井底”,照到自己身上。比喻新颖独特,别具一格。此言此语,凄凄切切,感人肺腑,在艺术上别有洞天,新奇制胜。这首诗还运用了典故“阳台梦行雨”,既表现了夫妻二人相思之甚,也表现了夫妻二人相会之难,而且用得自如,毫无生搬硬套之感,突出艺术效果。

  诗歌最后用了“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表示夫妻相见不能,作为妻子的宗氏有多少话要对夫君说啊,所以她就想到“秦吉了”。如果能得到一只“秦吉了”,让它代替自己去向丈夫表达自己的相思爱怜之意,该是多好。这最后四句,遣词用句,也自有特色,把全诗推向高潮。

  全诗文词朴实,情感缠绵凄楚,是一首爱情诗。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 .爱情诗注析 .太原市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93-295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