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其二)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其三)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其四)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其五)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其六)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其七)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其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其九)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其十)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其二)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其三)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其四)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其五)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其六)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其七)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其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其九)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其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567页 .2、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8月 :第231-232页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中巴之东巴东山:东汉末刘璋据蜀,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诗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江水开辟流其间:是说从天地开辟以来,江水即流于巴东群山之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白帝城。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连山,七百余里。城扼瞿塘峡口,足资镇压,故曰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百牢关在汉中,两璧山相对,六十里不断,汉水流其间,因与夔州的瞿塘相似,故以作比。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白帝夔州各异城:故白帝城在夔州城东。蜀江楚峡混殊名:瞿塘旧名西陵峡,与荆州西陵峡相混。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其二)
物情:人心归向。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问:一作“向”,一作“间”。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其三)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赤甲白盐:二山名。俱刺天:都很高。闾阎缭绕接山巅:是说从山脚到山顶都有人家。缭绕:盘旋。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其四)
枫林橘树丹青合:枫叶丹,橘叶青,又两山相对,所以说丹青合。复道:楼阁通行之道,因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锦绣:形容景物之美观。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其五)
趁:《字书》:趁,逐也。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东屯:《困学纪闻》:东屯乃公孙述留屯之所,距白帝城五里。东屯之田可百顷,稻米为蜀第一。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其六)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其七)
白昼摊钱:一作“白马滩前”。昼:一作“买”。曾季狸《艇斋诗话》:“摊钱,即摊赌也。”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合:会集。张卖:张图以卖于市也。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其八)
宝屏:《西京杂记》:武帝为宝屏风,设于桂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祠堂:一作“生祠”。不可忘:这三字领起以下三句。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其九)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高堂:一作“高唐”。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其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567页 .2、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8月 :第231-232页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其二)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其三)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其四)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其五)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其六)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其七)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其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其九)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其十)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几经漂泊初寓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山川雄壮奇险,历史古迹层积,初到夔州杜甫一连写下十首绝句歌咏夔州的山川景色和人文景观,合为《夔州哥歌十绝句》。
【其一】
中巴之东巴东山:首句点明夔州的位置并突出一个“山”字。到过夔州的人往往惊叹夔州的莽莽群山。从瞿塘起,下接巫山峡,两岸高山奇峰异岭。特别是瞿塘两崖,有如天开巨门,故称夔门。杜甫描写道:“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瞿塘两崖》)诗中说状如天门的两崖,雄奇绝伦,连给太阳推车的羲和看见了都生怕车子翻了跌落下来。清人张问陶在《瞿塘峡》一诗中写道:“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是说自三峡开辟以来,江水就奔流其间。何时开辟?在遥远的古代,
白帝高为三峡镇(镇,军队重镇):白帝城下临瞿塘天险,有高屋建瓴之势,易守难攻,故为历代军事重镇,如公元221年刘备伐吴,翌年兵败,退守白帝城,吴人不敢西上。
瞿塘险过百牢关:瞿塘峡又名广溪峡。广溪,是广纳众溪的意思。四川境内的水和陕、甘、云、贵的一部分水注入长江,汇总到狭窄的瞿塘峡。这就是杜甫在《长江二首·其一》中写的“众水汇涪万,瞿塘争一门(夔门)”,故瞿塘峡水奔腾万状,如虎啸龙骧,加之峡口巨礁耸立,这就是滟滪。它是长江的“中流砥柱”,巍然而立。因江水湍急,造成回澜千转,惊涛骇浪,所以人称“瞿塘天下险”。(1959年冬,人民政府整治川江航道,采取洞石大爆破的的施工方案,把滟滪消除了。今已成了高峡平湖。)百牢关:《光绪奉节县志》载:“百牢关在县东十五里,魏辛毗云:‘夔州百牢关,兵马不可越。’ ”阎仑舒诗:“百牢关下古夔州。”浦起龙引《唐书》:汉中郡西县(即今陕西勉县)有百牢关;《图经》云:孔明所建,两壁山相对,六十里不断,汉江流其间,乃入金牛益昌路也。杨伦注亦如此。但从杜甫平生经历的地方看,他不曾到过汉中郡西县,也就没有见过那里百牢关的险状;见到夔州的百牢关则是肯定的。诗中的百牢关当是指夔州的百牢关,位置在古夔州城(今下关城)的上边。
【其二】
白帝夔州各异城:夔州古子阳城(今仍称子阳城)下面的下关城是唐时夔州城的所在地,其下偏东南处是白帝城,它和古夔州城地界相连。由于白帝城和夔州城的营建时间相隔五百多年,这两个古城的地界早已淹没,看不出来了,所以诗中指出“各异城”,不是同一个城。
蜀江楚峡混殊名:蜀江的瞿塘峡旧称西陵峡,与荆州的西陵峡名称相同,所以说“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王(wàng)并吞在物情:这两句是互文,是说“英雄割据”、“霸王并吞”都不是天意使然,而在于人心归向。这两句概括了古往今来政治上的兴衰成败之理。
【其三】
群雄竟起问前朝:前朝,指隋朝;群雄竟起,是指隋朝末年民变四起。隋炀帝穷兵黩武,穷奢极欲,残害忠良,亲幸佞臣,造成民生无比惨痛,广大人民逼得走投无路,群起反抗。如邹平人王薄起兵于齐郡,漳南人窦建德起兵于高鸡泊,俞县人张金称起兵于太原河曲,蓨(tiáo)县人高士达起兵清河;统治者内部也有不少人乘机而起,如杨玄感是隋元老重臣杨素之子,袭爵楚国公,官至柱国将军,负有朝野重望。隋炀帝二征高丽时,特用玄感主持后方运输补给,驻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这时人心厌战,苦于兵役,一时漕运不济,而君命督逼紧急,玄感愤道:“独夫肆虐,陷身绝域,此天亡之时也!我今帅义兵诛无道如何?”各地响应者十余万人。于是玄感率兵进攻东京洛阳,声势浩大。从公元611年(大业七年)至618年(大业十四年)群雄竟起,天下大乱。
王者无外见今朝:这句是承上句“群雄竟起”,天下大乱,转说帝王任用贤臣,励精图治,视国人如一家而天下大治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曾见于唐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比(bì),直到,等到。讶,惊讶,惊奇。元,为首的,此指唐玄宗。玄宗前期知人善任,励精图治,贞观之风,一朝复振。他晚年昏庸,于是宫内有杨贵妃的擅宠,宫外有李林甫、杨国忠的用事,因而国事日非,兴大狱,事聚敛,大小官吏贪污腐化,百病全生。终于造成安史之乱。凡此种种,诗人用“元听舜日旧箫韶”一句来概括。箫韶,传说是舜的乐曲,这支乐曲是体现他施行教化之治的完成。这里反用其意,指玄宗在开创盛世之后,认为万事已毕,不理政事,只爱听那支《霓裳羽衣曲》。于是野心家乘隙而入,佞臣安禄山其人狡黠,取得玄宗深信,一身兼领三节度使,拥有精兵二十万,他拜杨贵妃为干娘,自由出入宫廷。直到安禄山从渔阳起兵反叛,玄宗才感到惊讶,如梦初醒,怨恨安禄山口蜜腹剑,大胆妄为。正如白居易所描写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这两句诗,是对玄宗的指责和讽刺。全首诗则是概括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百多年历史。
【其四】
赤甲白盐俱刺(读qí,是穿的意思)天:赤甲,即赤甲山,位置在瞿塘峡西口的北岸,南基连白帝山,土石皆赤。宋人称西山、西郊和卧龙山,今人称鸡公山。白盐,即白盐山,位置在瞿塘峡中段的北岸,今称桃子山。因页岩遍布,色如白盐故名。这两座山。均高入去霄。所以说:“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的“山”,主要是指赤甲山。在赤甲山下,今称下关城的地方,是古夔州城所在地,人烟稠密,沿山逶迤而上有较多的人家。所以说“闾阎缭绕接山巅。”古时林木茂密,白帝、瞿塘一带枫树很多,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一》中有“玉树凋伤枫林”之句。夔州曾有“水果之乡”的称号,特别是柑桔,唐时为贡品。所以仰望赤甲、白盐,在复道(房屋间天桥)重楼之间,桔树青青,金果累累,枫叶为醉,有如锦绣。所以说,“枫林桔树丹青合,复道重楼绵绣悬。”
【其五】
瀼东瀼西一万家:夔州人称山间之流水通江者为瀼,瀼东,是指傍唐时夔州城之东入江的一条小河——草堂河的东岸;瀼西是指距草堂河之西十里流入长江的一条小河——梅溪河的西岸。瀼东即东瀼之东,瀼西即西瀼之西。因为东瀼之东是唐时夔州城郊;西瀼之西是来往船只停靠的码头,那里也比较平矿。这两处人烟比较稠密,故曰“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南江北春冬花:江南指长江南岸,江北指长江北岸。“江南江北春冬花”,是说夔州长江两岸四季花开。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这两句是说,白鹤常从茂林香花中飞起,野鸭时时戏逐于江水之中。诗中不说“白鹤”而说“鹤子”,不说“野鸭”而说“凫雏”,不说“蒋草”而说“蒋芽”,这就显示出这些生物在那里生存繁衍、自得其所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其六】
东屯稻畦一百顷:东屯在白帝城东北角,因公孙述曾在此屯田,故称东屯。“东屯稻畦一百顷,”一百顷就是一万亩,但东屯远远没有这么宽的稻田面积,这是一个疑问。谭文兴教授多方研究的结论是:东屯的范围不仅在白帝城东北角,应当是从黄连树(地名)下面的大桥村起,一直到白帝庙东面的沿东瀼水西岸比较平坦的土地。这一大片土地正有一百顷左右宽。所以说“东屯稻畦一百顷。”
北有涧水通青苗:北,指东屯北面。涧水,就是两山之间的流水,就是上坝(地名)上面那一段东瀼水。东屯的稻田可以从东瀼水上游直接引水自流灌溉稻田。所以说,“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由于东瀼水源远流长,流量大,就是晴天流量也不小,鸥鸟到处可以游玩洗濯,所以说:“晴浴狎鸥分处处。”
雨随神女下朝朝:用“神女”这个典故,一是点明东屯距巫山近,二是说当地经常下雨。因为雨水充沛,灌溉东屯稻田的涧水充足。因为雨水充沛,东屯稻田还可以经常得到大量的天花水和两边山上的地面流水灌概。
【其七】
蜀麻吴盐自古通:是说四川和长江下游一带古已有物资交流,不仅指蜀吴两地;商品也非定指麻盐,夔州并不缺盐。杜甫《负薪行》中“死生射利兼盐进”可证。万斛之舟行若风:说明当时已常有巨舟大商来往。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昼摊钱高浪中:长年,篙师。“三老”船工。这两句是说,船工们在高浪中驾船飞速行驶,放声歌唱;商贾们则只顾在阳光下摊钱赌博。“长歌”,当是一种减轻疲劳、抒胸臆的川江号子。诗中对行船、船工、商贾写得形象生动,语言朴实。
【其八】
这首诗的大意是:回忆当年长安都市上商贾云集,有人张挂山水画出售。我眼前的巫峡曾在画屏上见过,至于画上的楚宫是否在我面对的碧峰里,尚存疑问。
诗中的“巫峡”是指瞿塘峡。杜甫在夔州诗中,常把巫山峡和瞿塘峡统称巫峡。也常把夔州的山称巫山。如“巫山巫峡气萧森”(《秋兴八首·其一》)中的巫山是指夔州的山,巫峡是指瞿塘峡。关于楚宫:杜甫在夔州诗中提到的楚宫是夔州府治所在地的传说中的楚宫。楚宫遗址究竟在何处,尚无一致、准确的说法,所以说“楚宫犹对碧峰疑”。
【其九】
武侯祠堂不可忘: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刘备死,亮辅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谥为忠武侯。武侯祠堂:供俸诸葛亮的祠堂,在白帝城西数里的关庙沱附近,解放初尚存,改为村初级小学校舍,不久圮废。为什么说诸葛的祠堂不可遗忘呢?因为诸葛亮有卓越的见识和军事才干。他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刘备死后又辅佐后主刘禅治理国家。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气节深为杜甫所尊崇。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五》写道:“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空失箫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对诸葛亮的评价极高。
中有松柏参天长:这既是写实又是以松柏之长青喻诸葛之不朽和坚贞;以“参天长”喻诸葛之人品的高洁。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为什么“干戈满地客愁破”这种感受呢?因为刘备是明君,诸葛是良臣。诸葛的一生是明良遇合的一生。杜甫虽然生不逢时,但他为诸葛的明良遇合感到欣慰而客愁破。
“云日如火炎天凉”:在葱葱郁郁的林木中,哪怕是盛夏也觉凉快。这是写实。另一方面,在这特定环境——武侯祠里的参天柏松庇荫下,好像诸葛之神对他有所慰藉而感到身心爽适。
【其十】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阆风,阆风颠;玄圃,玄圊堂。都是传说中为人仙人所居之处,都在昆仑之顶。蓬壶,即蓬莱,传说为东海三仙山之一。高堂,也作高唐,高唐观。浦起龙《读杜心解》引范成大《吴船录》:“阳台、高唐观在来鹤峰上(来鹤峰在今奉节县城对岸偏西的文峰山上,其形似鹤展翅乘来,)是诗夸美夔州,以为十首结局。‘高唐’句,意不在古迹,特举本地仙灵之境,谓足与蓬阆相抗耳。推崇高唐,即是推崇夔州也。”杜甫有三首诗都写到“高唐”,但“高唐”实际在云梦泽中,杜诗中的“高唐”是据传说而言,所以说“意不在古迹”。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借问”是假设的问语;“压”本是压住的意思,这里作“坐落”解;“城隅”,本是城楼的意思,这里指夔州城。这两句是说:夔州城坐落在哪里?它坐落在瞿塘峡口长江腹部。
《夔州歌十绝句》在体例、语言和内容方面有如夔州民歌《竹枝词》,但每首末两句都对偶成韵,这是诗人吸取了民歌的营养,又有所创新,是竹枝的别唱。《夔州歌十绝句》对后世颇有影响,它开后来以“竹枝词”为题,专写一个地方的风光和民俗的组诗之先。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8月 :第231-232页 .2、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 :第567-568页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霜蹄千里骏,风翮九升鹏。
汝阳王你被特别提拔为王公,真是天人自有好运,全是因为你素有高尚的道德。就像千里马的急蹄踏霜,大鹏展翅直上九升。
服礼求毫发,惟忠忘寝兴。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你穿的礼服丝毫不乱,为国事废寝忘记食。圣上对你情常眷顾,你却时时谨小慎微。
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清关尘不杂,中使日相乘。
喝喝美味的仙酿,酒面浮着米粒,赐予雄鹰以华丽的羽毛。无事清闭关门,一尘不染,中使日相乘。
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
晚年喜欢简朴的游嬉,平时以孝义为世人赞颂。你善待兄弟,不羡慕虚名。
学业醇儒富,辞华哲匠能。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你的学业可与大儒比美,文词华丽非哲匠能超越。提笔如飞鸾耸立,文章写罢如凤凰飞腾。
精理通谈笑,忘形向友朋。寸长堪缱绻,一诺岂骄矜。
你精通文理,谈笑风生,天真烂漫,对朋友没有一丝傲慢。寸心真得让人留恋,千金一诺,从不骄矜。
已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胜。
我有幸归入你的门下,就如归附了才子曹植,你也像才子李膺对杜密一样对我友好。屡次给我恩赐,真让我感到力弱难胜。
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尊罍临极浦,凫雁宿张灯。
你在这高秋气爽的晚上,招我披雾欢饮。酒宴面临江浦,可以看到大雁宿在华灯的下面。
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研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
你在炎热的夏天,招我来花前月写游宴避暑。金井水使墨砚寒凉,玉壶里的冰块寒气涌动。
瓢饮唯三径,岩栖在百层。且持蠡测海,况挹酒如渑。
我原本是岩栖在山林的隐逸之士,有瓢饮山泉就心满意足了。错误以勺测量大海,那知道你对我如此厚爱。
鸿宝宁全秘,丹梯庶可凌。淮王门有客,终不愧孙登。
你把修仙的鸿宝也告诉了我,我将登上丹梯凌天而去。作为你的门客,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桃出汉宫。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自幼入宫,生长于金屋之中,长大之后,轻盈的舞姿便经常在宫殿中皇帝面前表演。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头上佩戴鲜艳的山花,身穿绣着石竹花图案的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经常出入深宫大殿之中,常常侍从于皇帝的步牵之后。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只怕有朝一日,歌舞一散.自己便像天上的彩云一样,随风而去,再也见不到皇帝的面了。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雪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宫中的玉楼珠殿之上,有翡翠鸟在结巢,殿前的池水中置养着成到的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于是皇上从后宫中选能歌善舞的宫人,随辇游乐。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能职善舞者,在宫中谁可推为第一呢?当然非居住于昭阳殿的赵飞燕而莫属了。
卢橘为秦树,蒲桃出汉宫。
苑林中长着卢橘,宫廷中种着葡萄。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在落日烟花之下,丝管齐鸣,春风骀荡。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羌笛之声如龙吟出水,箫管之声如凤鸣下空。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莫说君王多游乐之事,如今天下太平,天子正与万民同乐呢!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玉树影斜,日暮下朝之时,宫中多有乐事。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由于君王白天忙于政务,至夜晚才乘着轻辇来到后宫。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殡妃们在花间恶意谈笑,在明烛下娇声唱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在月光下尽情地唱吧,跳吧,莫要叫明月归去,我们还要请月宫中的嫦娥一起来欢歌醉舞呢!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宫殿内香风和暖依旧,纱窗外已现出黎明的曙光。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宫中的花朵竞相对朝日开放,池塘中已暗暗地长出了春草。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绿树间的小鸟开始歌唱,宫殿中舞女的身影在晨光中逐渐清晰。
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昭阳殿前桃李相间,明月渐斜,虽天色已明,但宫中的美人狂欢了一夜,兴犹未尽,仍在追逐嬉戏。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今日在明光宫中,还要结伴相游。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春风吹开了紫殿大门,一阵天乐吹下了珠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舞女们的舞蹈跳得惟妙绝伦,歌女们的歌声娇里娇气。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更令人开心的是在花香月明之夜。宫女们在玩藏钩的游戏,好一幅春官游乐图!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傲雪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柳。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宫莺唱着醉人的歌,檐前的燕子呢喃着比翼双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春日迟迟照着歌舞酒筵,春花灿烂映看漂亮的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傍晚时斜辉照着皇帝出游的彩仗,光彩一片,好不气派!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龙池之水映绿了南薰殿,北阙楼在一片红花中显现。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从太液池上传来阵阵莺鸣似的歌声,笙箫之音绕着池上的蓬莱山打转。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一阵仙女玉佩的碰击的叮咚响声传来,原来是宫人们在玩着扣彩毯为游戏。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今日天气真好,正是宫中行乐的好日子。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88 .2、 孙艺秋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45-246 .3、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79-185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小小:少小时。金屋:用汉武帝陈皇后事。
山花插宝髻(jì),石竹绣罗衣。
石竹:花草名。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niǎn)归。
出:一作“上”。步辇:皇帝和皇后所乘的代步工具,为人所抬,类似轿子。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散:一作“罢”。
柳色黄金嫩(nèn),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cháo)翡(fěi)翠,金殿锁鸳(yuān)鸯(yāng)。
玉楼:华美之楼。巢:一作“关”,又作“藏”。翡翠:翠鸟名,形似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金:一作“珠”。
选妓随雕辇(niǎn),征歌出洞房。
妓:同伎。此指歌女、舞女。雕辇:有雕饰采画的辇车。雕:一作“朝”。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pú)桃出汉宫。
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西汉时引种长安。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还与万方同:一作“何必向回中”。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玉树春归日:一作“玉殿春归好”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竹:一作“烛”。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shǔ)色新。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青楼:古时指女子所居之楼。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昭阳桃李月,罗绮(qǐ)自相亲。
自:一作“坐”。罗绮:本指罗衣,此代指穿罗绮之美女。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明光:汉宫名。此代指唐代宫殿。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xiū)。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手握东西让别人猜,猜中者即胜。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迟日:春日白昼渐长,故曰迟日。《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春日迟迟。毛传:“迟迟,舒缓也。”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彩仗:宫中的彩旗仪仗。
水绿南薰(xūn)殿,花红北阙(què)楼。
南薰殿:唐兴庆宫之宫殿名。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莺歌:歌如莺鸣。太液:唐大明宫内有太液池,池中有蓬莱山。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88 .2、 孙艺秋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45-246 .3、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79-185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桃出汉宫。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今存八首,是李白奉诏为唐玄宗所作的“遵命”文字。
第一首写一位宫中歌妓的愁情。这位歌妓,身居皇宫,歌舞帝前,生活奢侈。但她并非嫔妃,不能受到皇帝的亲幸,歌舞一散,各自回家。因而处境尴尬,心理失衡。“愁”为全诗之眼。首二句言居室华贵,且在皇宫。三四句言服饰奇特,山花插鬓,石竹绣衣。五六句言其身份,出入宫闱常随天子车驾。末二点明诗旨,表现出歌妓欢愉后的内心孤寂。这首五言律诗四联全都对偶。
第二首写歌妓中有人偶然被皇帝看中而极度受宠。其得幸的原因和赵飞燕完全相同,故以赵飞燕比之。前四句为比兴,以景物环境烘托宫女歌妓之美。首二室外花木,暗示美人嫩、白、香。三四殿内鸟雀,暗示善舞能言。五六句写选妓征歌。七八句写歌妓因能歌善舞而宠荣至极。此首前三联对偶。
第三首写天子赏乐。“君王多乐事”为全诗之纲。首二句似写风景,细品却是说龙恩抚远,万方朝贡。三四句言风光宜人,音乐醉人。五六句言音乐之美妙,笛声如龙鸣水中,箫声如凤鸣,遂使凤凰纷纷从空中飞下。箫声之妙,如同箫史。末二句似称颂君王与民同乐,实际暗含讽喻,且与首二句呼应。
第四首写帝与妃子嬉戏玩乐。“金宫乐事多”为全诗中心句。首句言宫中美景,且点明时令值春,以此陪衬。三四句言帝夜间无事,宫中路过。五六句写妃子花间游憩,帝过而笑,奔出花间;娇态可掬,为帝而歌。末二句言帝与妃子意兴不尽,愿明月迟度。。此二句字面意思是留住明月,好让月中嫦娥玩乐醉酒,实则让时光慢行,好多玩乐。
第五首写在春光明媚的宫殿,帝与妃子相信相爱。“罗绮自相亲”是全诗中心句。首二句写宫廷门户,曙光初照,风香日暖。风香实为花香。三四句写阳光照耀,百花争艳,池草碧绿。“争”、“暗”是诗眼。争,见花之鲜艳繁多,暗,示草长疾速,为人不觉。五六句写鸟歌人舞,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相媲美。“昭阳”句总括以上六句,为下句作陪衬。“罗绮”句为全诗主旨。综上,全诗八句,前六句全是写景,第七句总括前六句,修饰限制帝妃活动的时令环境。前七句都是为最后一句作陪衬的,但分两层。
第六首写宫女结伴游玩。“结伴游”为全诗之纲。“光明里”点明处所。中四句写宫中歌舞奏乐。乐为天乐,见其美妙;舞为艳舞,见其服丽;巧则舞姿娴熟;歌为娇歌,见其情态;半羞则娇态毕现。末二句写时至夜晚,宫女们趁月光、玩藏钩之戏。“花月夜”,一则点明游乐至夜,二则点明游乐环境之美。着一“笑”字,热闹场面跃然报纸上。“笑藏钩”与“结伴游”遥相呼应。
第七首写宫中行乐。“行乐好光辉”为全诗中心句。诗分两段。前四句写景,为主体部分作了很好的渲染。首二句写冬尽春来,梅落柳黄,为花木之景。“尽”“归”是诗眼。“尽”是说梅花整个落完;“归”使柳人格化。归在这里是使动用法,即春风使柳归来。三四句写莺歌燕栖。为鸟雀之景。“娇欲醉”、“语不飞”俱用拟人,极其生动。后四句写歌舞行乐。是全诗主体部分。五六句写日照歌席,花映舞衣,不胜光辉艳丽。第七句写时至夜晚,彩仗逶迤,宛若游龙,气势恢宏。第八句,“行乐”点明主体,“好光辉”盛赞行乐辉煌荣耀。
第八首仍写宫女游乐。首二句写宫殿楼观水绕花簇。“绿”、“红”是诗眼,突出了水与花的特征,使之色彩更为鲜明。三四句乐声,以鸟鸣为喻,使读者易于体会。五六句写宫女游乐,其中有声有色。七八句言趁风日好,去游未央宫,拓展了游乐的地域范围。
唐玄宗的旨意,原是再清楚不过的,就是要李白粉饰宫中的乐事。李白不能抗命,但遵命又违心。作为天才诗人,他想出了绝招:始则托言”已醉“,继而请求”赐臣无畏“。写的是”行乐“。诗人却有所”畏“,这就透露了消息。
组诗中的景物:嫩柳梨花,春风澹荡,正是良辰美景;金屋、紫微,玉楼,金殿,不啻人间仙境;卢橘,葡萄,为果中珍品;盈盈,飞燕,乃人寰绝色;征之以歌舞,伴之以丝竹,正所谓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皆备。于是盛唐天子醉了,满宫上下都醉了。昏昏然,忘掉了国家黎民。他们拼命享乐,纵欲无已,全不顾自己正躺在火山口上,更看不到他们一手豢养的野心家已开始磨刀。而自称”已醉“的诗人,恰恰是这幅宫中行乐图中唯一的清醒者。他在冷静地观察,严肃地思考。他原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奉诏入京,满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了,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励精图治的开元皇帝了。此时天才卓绝的李白,也只能做一个文学弄臣而已。如今偏要他作宫中行乐词,失望、痛苦,悲愤,啮噬着诗人的心。幸亏他有一枝生花妙笔,皮里阳秋,微言讽喻,尽在花团锦簇中。”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蛾眉粉黛,遍于宫廷,唯独没有贤才。”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里宫外,步步皆随声色,无暇过问朝政。内有高力士,外有李林甫,唐玄宗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他给自己的唯一任务,就是享乐。要享乐,就要有女人,于是杨玉环应运而生。这情景,令诗人想起汉成帝宠幸赵飞燕的历史教训。”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是讽刺,还是赞美,不辨自明。可惜,这当头棒喝,并没有惊醒昏醉的唐明皇,他完全沉沦了。行乐者已病入膏肓,天才诗人的苦心孤诣,毕竟敌不过绝代佳人的一颦一笑。李白最终认识到自己的讽喻无力,愤然离开了长安。
李白的这组诗,写的是宫中行乐,种种豪华绮艳,曼丽风神,可谓应有尽有。但诗人孤标独醒,傲骨铮铮,偏要在“遵命”的文字中,加几根刺,挫一挫行乐者的兴头。他忧心如焚,透过这诸般“乐事”,看到的是行乐者的丑恶灵魂,想到的是荒淫误国的前车之鉴。因此,盈盈,小小,罗绮,宝髻,翡翠,鸳鸯,玉楼,这美不胜收的一切,经李白的妙笔一点,便在读者心目中统统化为一片污秽。只有诗人忧世济时的胸怀,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言浅而意深、意微而词显的高超技巧,永远为后人所景仰。
参考资料:
1、 孙艺秋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45-246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79-185 .3、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50-54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内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月色太亮,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2.01:第906页2、 范凤驰.新选唐诗精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01:第102页3、 范能船、朱晓松.游览诗一百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09:第6页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谢公: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原义一般指安徽宣城的谢朓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yáo)天末,清光几处愁。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2.01:第906页2、 范凤驰.新选唐诗精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01:第102页3、 范能船、朱晓松.游览诗一百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09:第6页“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谢公楼,晋时谢庄写过著名的《月赋》,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饮酒吟诗的热烈场面随着月光的流泻,完全被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意味所代替。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此刻诗人才注意到,主人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层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人们顿时感到秋夜的清凉。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由写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转入写月光,但也还不是正面描写。月色无形无影,正面描写确实困难。钱起借鉴了前人的经验的同时,还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曹操《短歌行》说:“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鹊惊”句就是从这里来的。月色太亮了,以致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显得别有情趣。比起曹诗,钱起的这句诗写得更为凝练,更富诗意了。
“萤远入烟流”,用的也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沈德潜说:“月夜萤光自失,然远入烟丛,则仍见流矣。此最工于体物。”用烟霭的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的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诗人由领略、欣赏美好的月光,渐渐陷入了沉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呢?最后两句以问句作结,留待读者去揣摩、思考,显得意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343-344页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参考资料:
1、 丁子予,汪楠.《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2402、 石川忠久.《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1103、 高共青.《新编唐诗三百首》.西安:未来出版社,1999:1424、 邓安生.《王维诗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325、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122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宿雨:昨夜下的雨。朝烟:指清晨的雾气。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tí)山客犹眠。
家童:童仆。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犹眠:还在睡眠。
参考资料:
1、 丁子予,汪楠.《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2402、 石川忠久.《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1103、 高共青.《新编唐诗三百首》.西安:未来出版社,1999:1424、 邓安生.《王维诗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325、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122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与孟浩然的五绝《春晓》相似。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在勾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后入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近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中国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唐代绝句赏析续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