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

:
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无人来问我,白日又黄昏。
灯集飞蛾影,窗销迸雪痕。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齐己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558篇诗文

猜你喜欢

宴陶家亭子

: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
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
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
曲巷深处有隐士深宅,高门广庭就是高人家。

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院里池塘如明亮的铜镜,树林怒放各色花卉,使人心颜顿开。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
绿水荡漾留下春日倒影,青色轩窗秘密珍藏妩媚的晚霞。

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若就宅中乐队而言,石崇的金谷也不值得夸耀。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

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照胆镜:用《西京杂记》咸阳方镜事。借言池水之清,照人若镜也。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

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自代内赠

: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用宝刀去劈流水,不会有水流中断的时候。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我的情意追逐着你前行,缠绵悱恻,像那不断的流水。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门前的野草,别后秋天枯黄春来变得碧绿。

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扫除尽它又生长出来,茂茂盛盛铺满了路途。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我们情投意合,欢乐的生活刚开始,却彼此分离南北各一。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像浮云一样飘落到哪座山上?一去便再也没见他回来。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有个商人从大楼山那儿来,我才知你落脚秋浦。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我在梁苑这儿拥着锦被守空床,常梦到在巫山阳台与你相会。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我家曾三为相门,失势后离开了西秦。

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我还存有过去的乐管,乐曲凄怨惊动了四邻。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
悠扬的曲调飞入天空紫云中,如泣如诉却见不到心中的爱人。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我像那深深庭院中的桃树,开出娇艳的花朵可向谁欢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你像天上的皓月,却不肯用清光照我一次。

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镜中我自己不认识了自己,因为分别后我变得日益憔悴。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如何能得只秦吉了,用它那高亢声音,道我衷心。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 .爱情诗注析 .太原市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93-295页 .2、 詹福瑞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市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984页 .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zhú)君行,缠绵亦如之。
逐:追随。如之:如此。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扫尽更还生,萋(qī)萋满行迹。
萋萋:绿草茂盛的样子。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游云:飘浮不定的云彩。这里代指行迹不定的丈夫。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pǔ)
估客:商人。这里指为李白捎书的人。大楼:即大楼山,在今安徽贵池县境内。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梁苑:梁园,兔园,汉代梁孝王所建。锦衾:用锦缎做的被子。衾:被子。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妾:李白妻子宗氏自称。三作相:指宗氏先辈宗楚客在武后朝三次宰相。失势:丧失权势。去:离开。西秦:指唐代都城长安。

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凄清:凄凉。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
曲度:曲调的节奏。紫云:彩云。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井底:指庭中天井。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秦吉了:又名吉了,即鹩哥。产于邕州溪洞中,大似鸜鹆,绀黑色,夹脑有黄肉冠,如人耳,丹咮黄距,能效人言。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 .爱情诗注析 .太原市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93-295页 .2、 詹福瑞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市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984页 .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比喻来表情达意。

  这首诗起笔标其目,用一形象的比喻将“妾意”进行了高度概括,一开始就一目了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妻子的心意随着丈夫一道漂泊,情意缠绵就和不断的流水一样。紧接着用门前草作比。诉说丈夫离家时间之长。接着,作者写夫妻二人如同凤凰鸟一样,因为受惊,各自飞奔。丈夫犹如游云一样,不知落于何处,一去就不见回来。这些比喻都生动地道出了妻子的切身感受,打动人心。还有后面的”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宗氏把自己美好的年华,比作“井底桃”,桃花虽艳,但开在“井底”,又能得到谁的赏识和爱抚呢?自己犹如桃花,本为丈夫而开,但夫君就如天上的明月,连一次也不肯照到“井底”,照到自己身上。比喻新颖独特,别具一格。此言此语,凄凄切切,感人肺腑,在艺术上别有洞天,新奇制胜。这首诗还运用了典故“阳台梦行雨”,既表现了夫妻二人相思之甚,也表现了夫妻二人相会之难,而且用得自如,毫无生搬硬套之感,突出艺术效果。

  诗歌最后用了“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表示夫妻相见不能,作为妻子的宗氏有多少话要对夫君说啊,所以她就想到“秦吉了”。如果能得到一只“秦吉了”,让它代替自己去向丈夫表达自己的相思爱怜之意,该是多好。这最后四句,遣词用句,也自有特色,把全诗推向高潮。

  全诗文词朴实,情感缠绵凄楚,是一首爱情诗。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 .爱情诗注析 .太原市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93-295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有感

: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并非是宋玉喜欢隐喻托讽常常有微辞,而是楚襄王沉迷艳梦醒来得实在太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自从那惊世名作《高唐赋》写成传开之后,有关楚天云雨的诗章被认为全都可疑。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汇注汇校:崇文书局,2015:4002、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 二:线装书局,2002:740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20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xiāng)王梦觉迟。
关:涉及。宋玉:战国楚辞赋家,事楚襄王。微辞:以委婉含蓄的言辞托讽。襄王:楚襄王。

一自高唐赋(fù)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楚天云雨:后以云雨指代男女合欢之事。此指表现男女爱情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汇注汇校:崇文书局,2015:4002、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 二:线装书局,2002:740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20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这首即事议论之诗,借宋玉以写自己,含蓄深刻而措辞委婉。

  诗的前两句是说,并非宋玉特别喜爱隐舍不露的言辞托讽,正是因为襄王沉迷艳梦,迟迟不醒,这就暗示自己确有微辞托讽之作,而且是事出有因,不得不然。后两句是说,自从《高唐赋》问世以后,凡是描写男女情爱的作品便都值得怀疑为别有托讽了。这就暗示说,诗人自己另一部分写男女情爱的诗作并不一定另有寄托,但人们因为受了微辞托讽的《高唐赋》式作品的影响,便都怀疑它们有所寄托了。李商隐用“尽堪疑”的词语,是想表明这种“疑”事出有因,同时又是想表明这种笼统的疑并不符合实际。

  李商隐与宋玉,都属于多情才子、沦落文人一类。由于遭际相似,李商隐的偏爱宋玉,更多表现为自叹与自伤。李商隐在当时境遇之中,常常是“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乐游原》)。深曲浓重的愁思,沉缅绵邈的情感,产生了“楚天云雨俱有托”的艺术表达和追求。诗人的拳拳之心应当得到后人的理解。然而诗人非但没有得到时人的理解,更被置之于无端的猜测和粗暴的责难之中。后二句“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既是辩说其诗并非篇篇寄寓世事,也是讥诮世人无知,徒然疑忌,其中更有“才命两相妨”、“多情岂自由”的伤感。

参考资料:

1、 安焕章.李商隐诗歌导读:广陵书社,2015:234-2352、 宋绪连.三李诗鉴赏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035-103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梅花

: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一簇簇梅花绽放压低枝头,不用翻山越岭到处栽种,随处都可成活。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只是权贵之家却看不到梅花的坚毅品格,和煦的春风迟迟不肯到来。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五侯:泛指权贵之家。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寒食

: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天下家家熄灭火焰,整个大地都已不见炊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不知道哪里的火,能够温暖我这凄凉的游子之心。

普天皆灭焰,匝(zā)地尽藏烟。
匝地:遍地,满地。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在此诗中,沈佺期运用早期宫廷诗的“封闭式”结尾,并能利用这种巧妙的结尾表现个人情绪。

  寒食节本来意味着快乐和团聚,但对于游子来说,却只能突出他的孤独。“然”不仅隐喻他的忧愁,并且与外部世界形成悬殊对照,这种不一致与他的处境是相应的。但沈佺期也能够运用较时新的“开放式”结尾,以暗示和描写结束诗篇。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