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琨诗二十首 其二

:

伊陟佐商,山甫翼周。弘济艰难,对扬王休。苟非异德,旷世同流。

加其忠贞,宣其徽猷。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卢谌

卢谌(284─351),字子谅,范阳涿(今属河北涿县)人,晋代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晋朝历任司空主簿、从事中郎、幽州别驾。后赵、冉魏时官至侍中、中书监。卢谌最初担任太尉椽。311年,洛阳失陷,随父北依刘琨,途中被刘粲所掳。312年,辗转归于姨父刘琨,受到青睐。318年,刘琨为匹磾所拘。期间,卢谌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写有《答刘琨诗二首》《赠刘琨诗二十首》。350年,冉闵诛石氏、灭后赵,卢谌在冉魏任中书监,后在襄国遇害。时年67岁。卢谌为人清敏、才思敏捷,喜读老庄,又善于写文章。他著有《祭法》《庄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 52篇诗文

猜你喜欢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

: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自古人生就有死,谁能长寿命不亡?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竟有不死也不老,命活万岁也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赤泉之水供我饮,员丘之树我当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日月星辰同我游,哪能很快把命丧!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灵长:与神灵一般长久。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qú)央!
方:当。三辰:指日、月、星。考:老。渠:同“遽”,忽然。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此诗实际上是组诗的前后两大部分的一个转折点。诗借《海外南经》、《大荒南经》以及郭璞注中有关“不死之民”“不死国”之神话传说,渲染神话世界里长生不死之乐,“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不死之民超越生死,与日月星辰相交往的自由生活,亦真亦幻。但诗人所借以表现的,是他在人间世所感受到的美好之物无法长存的深刻失落。而组诗从这一首开始,亦从理想转入现实,从借美丽神话所抒发的对理想政治社会的向往,进入到对晋宋之际某些隐秘的政治历史事件的揭露及对统治者恶行的批判。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90-59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

: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遥遥高耸槐江岭,那是玄圃最高冈。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远望西南昆仑山,珠光宝气世无双。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高高珠树光明照,谣水涓涓流细淌。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可恨不及周穆世,搭车也去一游赏。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tiáo)迢槐江岭,是为玄圃(pǔ)丘。
迢迢:高而远的样子。槐江岭:即槐江之山。玄圃:即平圃,亦作“县(悬)圃。”

西南望昆墟(xū),光气难与俦。
昆墟:即昆仑山。光气:珠光宝气。俦:比并。

亭亭明玕(gān)照,洛洛清瑶流。
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玕:琅玕树,即珠树。洛洛:水流动的样子。瑶:同“滛”。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周穆:周穆王。托乘:犹今言“搭车”。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四时

: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秋月朗照,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严寒中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参考资料:

1、 龚 望.陶渊明集评议.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74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huī),冬岭秀寒松。
孤松:一作“寒松”。

参考资料:

1、 龚 望.陶渊明集评议.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74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饮酒·十六

: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行行向不惑(huò),淹留遂无成。
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近。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bì)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披褐(hè)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yì)吾情。
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平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七

: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榦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粟烂光辉三珠树,寄生赤水之南滨。

亭亭凌风桂,八榦共成林。
高高耸立迎风桂,八树相连便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灵异凤凰云中舞,神奇鸾鸟鸣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虽然不是人间乐,王母为之甚欢心。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càn)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粲粲:光彩鲜艳的样子。三珠树: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亭亭凌风桂,八榦(gàn)共成林。
八榦:指八株桂树。

灵凤抚云舞,神鸾(luán)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