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一株盛开的桃树,花枝斜垂在水面上,因为被茂盛的松竹遮蔽,开放得晚一些。
非因斜日松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下它,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来一探究竟。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可惜这棵桃花长得不是地方,就像出生寒门的人才容易被忽视,贫穷人家的女儿总是比常人要迟些才能出嫁。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可怜这桃花在这春意正浓的时候,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回去欣赏。
参考资料:
1、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87-188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3-194一树红桃亚拂(fú)池,竹遮松荫(yīn)晚开时。
亚:通“压”。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无由见:没有办法看见。
寒地生材遗校(jiào)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寒地生材:这里指出身寒门的人才。校:通较,比较,较为。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春深:春意浓郁。白侍郎:白居易时为刑部侍郎。
参考资料:
1、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87-188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3-194这首诗借景言情,情因景生。正是晚放的“一树红桃”触发了诗人的创作机缘,才使他生发出那么深长的联想与感慨。它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咏叹,抒发了诗人的珍爱人才之情。
“一树红桃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先勾画桃花灼灼盛开、绰约动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环境。满树桃花,红艳似火,它的枝桠伸向池塘的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翠竹掩映,青 松遮盖,它虽然远离百花又开放得较晚,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是从首联描写转人三联议论的自然过渡。诗人感叹,这美丽的花只因偶然的机缘才被人发现,若不是斜日临照,与红花相映,人们便观赏不到这“一树红桃”;若不是作者自己是一个投闲置散的人,就不会知道在这“竹遮松荫”的幽静之处,还会有艳丽动人的桃花。
“寒地生材遗较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是诗中的警句,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把警策的议论和形象化的比喻结合起来,既显露出锐利的讽谕,批判的锋芒,又含蓄蕴藉,发人深思。因为生长在贫寒的地方,便容易受到冷落和轻视,花木是这样,人亦如此。作者用贫家女儿的迟嫁,这一常见的社会现象,生动譬比,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识别人才和选拔人才的问题。不应因为家世贫寒,便弃而不用,选拔人才应当唯贤是举,广为搜罗,这正是诗人要抒写的真正思想。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便紧紧承接着第三联的议论和慨叹,写出了诗人对桃花的怜惜与珍爱。他独具慧眼,折取一枝,这种与众不同的惜花之情,正反映出诗人对人才问题不同流俗的见解。
前人论白居易之诗时说:“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陆时雍《诗镜总论》)白居易的诗雅俗共赏,富有情味,他所运用的语言大都浅显平易,接近口语,但又十分注意语言的加工和提炼,以便使通俗的字句,表达出深厚的情致。这首诗中的“一树红桃桠拂池”、“贫家养女嫁常迟”等诗句,既自然流出,不觉晦涩,又不同于生活中的口语,显然经过了诗人的选择、提炼和艺术加工。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3-1942、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87-188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帝位如鹿奔于荒野草地之中,豪杰之士若逐飞起的蓬草一样穷追。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项王雄气盖过世界,双目明亮炯炯有神。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指挥八千人自江东而起,畏行于天下。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高祖被酒夜斩白帝子,风云叱咤进入关中之地。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两条龙不能并而跃起,天上五行之象也是这样。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楚王被消灭未得展雄图,汉王兴盛得以成就王霸之业。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手提宝剑平定天下,回归家乡纵酒击筑而高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往昔君临广武,双方集结众兵欲以决一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为天下而不顾家,如果你项王要烹我太公,也请你分一碗汤给我,我父亲也是你的父亲。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战争已过留下的只有古迹,当年战时军营的围墙在高空之下早已倒塌。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高祖如猛虎号啸于洞壑,又如饥饿的雄鹭鸣叫于秋日高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云气腾翔布列于阵前,腾腾杀气如长虹一样威吓。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平定祸乱属大圣人所为,浅骊而迂腐的儒士哪里能受此大任。
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阮籍沉湎于酒中呼刘邦为竖子,这种狂放偏激之言是不公正的。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身在曲折的黄河我抚掌而笑,阮嗣宗真是很可笑。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84-88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1-773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秦鹿:用“逐鹿”典故。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tóng)。
双瞳:传说项羽眼珠有两个瞳孔。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呼吸:一呼即来的意思。
赤精斩白帝,叱(chì)咤(zhà)入关中。
赤精:刘邦感赤龙而生。汉叱咤:发怒大喝。
两龙不并跃,五纬(wěi)与天同。
两龙:古以为天子是真龙,并世不能有二龙,两龙并世必然相斗。此指刘邦和项羽。五纬: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星。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hān)歌大风。
八极:指天下最边远的地方。歌大风: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回家乡,大宴家乡父老,酒酣,刘邦击筑而歌《大风歌》。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cí)雄。
连兵:兵刃相连,指正面交锋。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拨乱:治平乱世。
沉湎(miǎn)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沉湎:沉思遥想。
抚掌黄河曲,嗤(chī)嗤阮(ruǎn)嗣(sì)宗。
嗤嗤:嗤笑。阮嗣宗:即阮籍。《广韵》:“嗤,笑也。”《三国志注》:阮籍,字嗣宗。《魏氏春秋》曰: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84-88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1-773这首诗借楚汉对峙的古战场遗迹,评论乱世英雄项羽、刘邦的成败,阐述拨乱反正的经验,总结“拨乱属豪圣”的历史规律。诗人的见解与司马迁略同。但由于诗人不受儒家传统观念的约束,也能超脱世俗的功利观念,因而既肯定项羽刘邦的成败,又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从天意、智力、功业结合分析,赞扬刘邦兼有豪杰和圣人的气质,指出只有这样的豪圣才能完成治平乱世统一天下的任务。这就比司马迁所说的论述显得透彻明确,而与阮籍鄙薄刘邦的观点根本相反,更无论同情项羽失败、嫌恶刘邦等偏见迂论。因此此诗的史论观点虽不免历史局限而拘于英雄史观及天命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独到的,杰出的,具有辩证精神。
此诗既具有叙事诗的结构,又充满抒情诗的实质。全诗叙述古迹有关的历史人物和眼前景象,抒发诗人的情怀和感触,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提炼精美的语言,铸成不同的艺术形象,错综而层次清楚地表达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整体结构犹如乐府歌行,有头有尾,夹叙夹议,从秦亡开始,讲到阮籍的感慨。安排得当,层次分明。全诗分为两大段,前十四句为第一段,概述秦亡后的楚汉兴亡成败的历史;后十六句为第二段,缅怀广武古战场楚汉相对峙的历史。前段基本采取叙述方式,后段基本采用评述方式。运用多种手法,通过鲜明形象,以完成整体结构,表达主题思想,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对现实的超然态度,对历史的洞然见识,对诗歌艺术的卓然才能,构成了这首怀古诗洒脱超逸、豪放豁达的独特风格;也使它充满了乐观开朗的情绪,具有抒情诗的实质。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84-88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昨夜的落云闲散地飘浮在水中的小洲,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山村的茅庐。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清清的池塘边高树挺立,微风吹落了夜雨带来的满树珍珠。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我的心中正好平静无事,与美景相对恰如宾客与主人相处。
参考资料:
1、 王松龄 杨立扬.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1-122、 霍松林,霍有明.《唐诗精品(二)》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09:133-134宿云散洲渚(zhǔ),晓日明村坞(wù)。
宿云:昨夜就有的云。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明:照明,形容词作动词用。村坞:村庄,多指山村。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予:我。偶此:与以上景物相对。宾:指眼前景。主:作者自指。
参考资料:
1、 王松龄 杨立扬.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1-122、 霍松林,霍有明.《唐诗精品(二)》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09:133-134这首诗描绘了愚池雨后的晨景。它通过对“宿云”、“晓日”、“高树”和“清池”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雨霁云销的明丽图景。
诗人紧扣题目中的“雨后晓行”先概写愚池周围环境。首句“宿云散洲渚”把时间推到昨夜,点明夜里一场雨后,天空中的最后几片残云,从水中的沙洲上飘散而去。这时,早晨的太阳渐渐升起,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远近村落,使之呈现出一片光明。
起首两句,从形象地描写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来点明“雨后晓行”。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阳光,照射进了附近村落。这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三、四句进一步写愚池景物,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这与下句“风惊夜来雨”有密切联系,因为“风惊夜来雨”是从高树而来。这“风惊夜来雨”句中的“惊”字,后人赞其用得好,宋人吴可就认为“‘惊’字甚奇”(《藏海诗话》)。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真是把小雨点也写活了。这里也隐喻诗人自身所处的环境,虽然被贬,但仍怀抱着昨日风雨终会逝去,明日骄阳必定升起的信念。末二句,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佳景当前,正好遇上诗人今天心情舒畅,独步无倡,景物与我,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叙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它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读这首诗时,就宛如欣赏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从而读出诗人心中那份乌云终会散去,光明终将来临的坚定的信念,诗中所抒发的情,与诗人所描写的景和谐而统一,在艺术处理上是成功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930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
峻峭的山和大地,都被冰雪(恶势力)所覆盖。
杀物之性,伤人之欲,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凰麒麟之拳跼。
(恶势力)杀物、伤人的恶性兴起,(我)既不能将他们连根拔起,也无法为百姓带来祥瑞。
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 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如此一来,百姓便无安乐。可天下自然有法则,善恶兼存。善枯则恶荣,恶枯则善荣,待到善荣之日,万户必定能够愉快地生活。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分别后远隔烟水无限思念,这思念就像庭院里菖蒲花开那样盛,像天上祥云那样高。
参考资料:
1、 孙建军,陈彦田主编;于念等撰稿. 全唐诗选注[M]. 北京:线装书局, 2002.01.第3174页2、 秦似主编. 唐诗新选[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11.第900-901页锦江滑腻(nì)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薛涛:字洪度,中唐时出名歌妓。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滑腻,平滑细腻。峨眉: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此均用以泛指蜀地。幻出:化出,生出。文君:卓文君,西汉人,美而多才。慕司马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为千古之风流佳话的主人公。
言语巧偷鹦(yīng)鹉(wǔ)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巧偷鹦鹉舌:比喻言辞锋利善辩。鹦鹉在古代被认为是善言之鸟。凤皇毛:比文采斑斓。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纷纷:众多貌。辞客:文人,诗人。停笔:谓文士们多因自感才学不及薛涛而搁笔。梦刀:梦见刀州,即想到蜀地为官。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chāng)蒲花发五云高。
烟水:泛指风烟山水。菖蒲:草名,有香气,生于水边。五云:祥云,瑞云。旧以为仙子居处。
参考资料:
1、 孙建军,陈彦田主编;于念等撰稿. 全唐诗选注[M]. 北京:线装书局, 2002.01.第3174页2、 秦似主编. 唐诗新选[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11.第900-901页元稹以其艳诗和悼亡诗而闻名,但他的用情不一和对薛涛的始乱终弃,一直被后人诟病。而且,其妻韦氏去世当年,元稹便在江陵府纳妾,不少人认为他口是心非。此诗是元稹写给薛涛的回信,为表达离别之后的对薛涛思念之情。
诗作所云,单就作品内容而言,几乎全是对薛涛的赞美。“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说薛涛为山川名秀所生,同时又以卓文君类比。“滑腻”、“秀”等赞美之词,作者信手拈来,用词巧妙。接下来的两联则说其巧于言语,极具文才,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搁笔,公侯们也都自愧弗如。而末二句“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可以看出还是寄寓了作者很深的缅怀之情的。“菖蒲花发五云高”,这是婉曲表示自己思慕薛涛,而又无由相会的惆怅心情。据说菖蒲花不易开,开则人以为祥。“菖蒲花”在此暗喻薛涛,所谓“菖蒲花发”,句面意思是说自己曾见过这种不易开的花,实际即说自己与薛涛曾有亲密交往。“五云高”即空望美人居处而不可及之。这句写得甚为含蓄。
此诗就思想性而言,无甚可取。不过是极赞薛涛人才、诗才及辞令之美,表示自己无由再会而怅然相恋之情。然全篇一气贯下,浑然成章,亦是才子佳人相赠的得意之笔。
参考资料:
1、 秦似主编. 唐诗新选[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11.第900-901页2、 关小凤. 美人如花隔云端 诗里诗外薛涛传[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16.06.第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