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访友人别墅

: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澧水桥西边的小路弯弯曲曲,太阳升得很高了还没有走到你家里。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村园的门巷多么相似,春风里处处都盛开着枳壳花。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城西访友人别墅

(lǐ)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澧水:指唐代澧州城,又叫兰江、佩浦,湖南的四大河流之一,流经澧县、安乡后注入洞庭湖。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zhǐ)壳花。
枳壳花:枳树的花。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城西访友人别墅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诗题中的“城”,是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澧水”就从城旁流过。句中省略了主人公的动作,通过对“桥西小路”的描绘,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出了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小路上。

  “日高犹未到君家”,紧承上句,表现他访友途中的心情。“日高”两个字,写出旅人的体会,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和焦急。诗人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远,连同他不辞劳顿地彳亍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都浓缩在“日高”二字中,足见诗人用字的精炼。接着又用了“犹未”二字,更把他会友急切的心情突出地刻画了出来。

  全诗已写了一半,还没有涉及友人的住所,似乎有点让人着急。接下去最后两句:“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依然没有提到“君家”,而是一味地表现进入友人居住的村庄后,一边寻访,一边张望的所见、所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惑:访城西友人别墅,是不是拟错了题。

  原来诗人注意的是一座座带有围篱庭院的村舍,连同它们座落其中的一条条村巷,想从中寻到友人的别墅,可是,它们形状如此相似,竟然象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多相似”,并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包含了观察、判断,甚至还充满了新奇和惊讶。这意味着作者是初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农村,并且是初次拜访这位深居农村的友人。他并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也不知道“友人别墅”的确切位置。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还可以想象出作者穿村走巷、东张西望的模样,和找不到友人别墅时焦急与迷惘的神情。

  虽然由于寻友心切,首先注意的是“门巷”,可是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

  不知是春风催发了枳花的生机,还是枳花增浓了春意。久居城市的作者,在访友过程中,意外地欣赏到这种自然脱俗的村野风光,自然会被它所吸引。

  三、四两句写得曲折而有层次,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微妙转换:由新奇、迷惘变成惊叹、赞美。一种从未领略过的郊园春景展现在他眼前,使他忘掉了一切—他陶然心醉了,完全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之中。

  诗中没有直接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而是从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中,从那朴素、划一、洋溢着闲野情趣的画面中,可以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而且,在这投影之中,它包含了作者对别墅主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

  这首诗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诗人没有象其他访友篇什那样,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到这位友人的风采。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栾睿.唐宋诗词名篇精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1:第284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澧水桥西边的小路弯弯曲曲,太阳升得很高了还没有走到你家里。
村园的门巷多么相似,春风里处处都盛开着枳壳花。

注释
澧(lǐ)水:指唐代澧州城,又叫兰江、佩浦,湖南的四大河流之一,流经澧县、安乡后注入洞庭湖。
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城西访友人别墅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鉴赏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诗题中的“城”,是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澧水”就从城旁流过。句中省略了主人公的动作,通过对“桥西小路”的描绘,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出了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小路上。

  “日高犹未到君家”,紧承上句,表现他访友途中的心情。“日高”两个字,写出旅人的体会,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和焦急。诗人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远,连同他不辞劳顿地彳亍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都浓缩在“日高”二字中,足见诗人用字的精炼。接着又用了“犹未”二字,更把他会友急切的心情突出地刻画了出来。

  全诗已写了一半,还没有涉及友人的住所,似乎有点让人着急。接下去最后两句:“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依然没有提到“君家”,而是一味地表现进入友人居住的村庄后,一边寻访,一边张望的所见、所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惑:访城西友人别墅,是不是拟错了题。

  原来诗人注意的是一座座带有围篱庭院的村舍,连同它们座落其中的一条条村巷,想从中寻到友人的别墅,可是,它们形状如此相似,竟然象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多相似”,并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包含了观察、判断,甚至还充满了新奇和惊讶。这意味着作者是初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农村,并且是初次拜访这位深居农村的友人。他并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也不知道“友人别墅”的确切位置。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还可以想象出作者穿村走巷、东张西望的模样,和找不到友人别墅时焦急与迷惘的神情。

  虽然由于寻友心切,首先注意的是“门巷”,可是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

  不知是春风催发了枳花的生机,还是枳花增浓了春意。久居城市的作者,在访友过程中,意外地欣赏到这种自然脱俗的村野风光,自然会被它所吸引。

  三、四两句写得曲折而有层次,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微妙转换:由新奇、迷惘变成惊叹、赞美。一种从未领略过的郊园春景展现在他眼前,使他忘掉了一切—他陶然心醉了,完全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之中。

  诗中没有直接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而是从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中,从那朴素、划一、洋溢着闲野情趣的画面中,可以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而且,在这投影之中,它包含了作者对别墅主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

  这首诗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诗人没有象其他访友篇什那样,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到这位友人的风采。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栾睿.唐宋诗词名篇精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1:第284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诗人到城西去拜访友人,在出了澧州城城门、过了桥后,焦急的走在乡间小路。来到乡村,眼前的村野风光让诗人感到些许迷茫但又令诗人陶然心醉,于是在这幽静的村园春色下写下了这首七绝。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7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雍陶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112篇诗文

猜你喜欢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花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湘江无烟,一片宁静,带露的美人蕉哀泪湿红。舜帝驾鹤飞去影无踪,二妃啊,几回回魂断望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翠竹上留下他们斑斑泪痕,幽怨的瑟声弹起在湘江浪中。如花似月的二妃鬓云浓重。而今在湘妃祠中灰遮尘蒙,粉销香冷,相伴苦雨凄风。

参考资料:

1、 赵伯陶.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46页2、 王丙岐 .中国古代佞幸史(上、下):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04页

烟收湘渚(zhǔ)秋江静,蕉(jiāo)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等。湘渚:湘江的水边陆地。蕉:美人蕉。五云白鹤:仙人所乘的五色云彩和双双白鹤。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huán)月鬓(bìn)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翠竹:翠竹上留下带怨的珠泪。这里用湘妃的故事。据《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竹文全成为斑。故称为“斑竹”或“湘妃竹”。闲调:在湘江波浪中,湘灵弹起了宝瑟。调:弹奏。湘灵即湘妃,即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就是指此。花鬟:花如鬟,月如鬓,绿云如发,一层又一层。这是一种艺术的联想,较一般比喻更开阔自由。 绿云重:形容鬓发浓美。古祠:指今湖南湘阴北洞庭湖畔之黄陵庙,即湘妃祠。

参考资料:

1、 赵伯陶.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46页2、 王丙岐 .中国古代佞幸史(上、下):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04页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词从环境描写入手:“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位愁红。这两句景物搭配上,一远一近,一大一小。前句是全镜头,摄取了秋江、秋空和洲渚的画面,显示出远景的辽阔以及秋郊的寂寥。后句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在蕉花上。美人蕉叶肥花大,花色深红,惹人注目。但是这一句的描写,却打上了深深的感情色彩。词人构思的艺术匠心使此带露的鲜花,带上了人具有的饮泣、愁怨的情态,从而为全词定下了凄凉愁怨的主调。不仅如此,词人何以选择蕉花而不是其他的花来描写,除了因其显眼这一点外,还隐喻的有“美人”之意。这两句,既描写了黄陵庙的环境,也暗喻了庙中女神湘妃的愁怨情怀,开篇起得很好。“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牡丹亭》中杜丽娘因爱而生,又因爱而死,可见世间爱是可以穿越生死路。当娥皇、女英在现实中得不到爱情时,便投湘水而死,化为“湘夫人”,鼓瑟之声,希望远去的心上人的灵魂还能够听到美妙的音乐声,借以寄托慰问、慰藉哀思。帝舜走后,二妃惟有时时弹奏瑶瑟,让美妙的音乐声荡绿波,借以寄托慰藉哀思。黄陵庙里的神女塑像栩栩如生,香冷粉消的花容月貌楚楚动人,头上梳着像花一样的环形发鬓,耳边的头发似绿云重重,二妃居于古祠殿中只有飒飒冷风濛濛苦雨与她们为伴,表达了二妃的凄怨和内容的情感。挥泪成斑,湘浦鼓瑟充满了飘渺的神话色彩,也充满了浪漫气息。“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又是词人惋惜二妃悲剧性的死,以景结情含有余不尽之意。 [6] 

  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以其哀婉动人,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文人墨客歌吟讽咏的常见题材。张此词即咏此事。词的上片“烟收”二句用环境烘托悲剧的气氛。紧接三句写二妃离京寻舜帝于水云之乡,形象动人,情意婉转。下片开头二句写出湘妃竹与湘妃鼓瑟的故事。后三句又以景结情,余韵悠长,与开头悲剧呼应。

  这首词咏怀古迹,凭吊湘妃,将追怀帝舜的湘妃如怨如慕之情写得“祭神如神在”,且写了人神之共性,具有人类通常具有的优美情怀。全词以景起,以景结,中叙二妃事;娥皇、女英的形象与黄陵庙环境的阴冷气氛融为一体,情景相生,酿造出一股凄凉愁怨的情味。作品“极缥缈之思,不落凡俗”,成功地运用神话题材,创造出幽艳空灵的审美境界。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205-20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千里思

: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汉武帝时,李陵被匈奴大军围困,兵败后投降匈奴,从此他的一生就埋没在胡沙边塞之地。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不屈服于匈奴,就在北海牧羊,多年后才得以重返汉朝。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五原关迢迢万里,朔雪纷飞,大如夏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从此一去就相隔在绝远之国,思念家乡却不能归来,只能长嗟短叹。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鸿雁年年飞向西北,让它们来替自己传递书信,寄到远方的亲人身边。

李陵没(mò)胡沙,苏武还汉家。
李陵:汉武帝命令将军李广利抗击匈奴,李陵率部出居延北千余里,以分单于兵。后李陵军被匈奴大军围困,兵败而降。苏武: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不屈服于匈奴,就在北海牧羊。多年后才得以重返汉朝。

(tiáo)迢五原关,朔(shuò)雪乱边花。
五原关:在唐盐州五原县境内。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jiē)
绝域:绝远之国。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千里思》,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表达的是对那些滞留在胡地不能归汉之人的无限同情。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题大庾岭北驿

: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十月份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我还未到达目的地,还要继续前行,真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再次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林中昏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应该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1-322、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8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阳月:阴历十月。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zhàng)不开。
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lǒng)头梅。
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1-322、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8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全诗情调低回婉转,感情真挚动人,诗旨在写“愁”,全篇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开头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和由此联想到的事情。大庾岭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诗人怀乡的忧伤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

  接下来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大雁能够在这里停下来和诗人还要继续南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引发诗人无限的伤感,大雁尚且按时可以飞回北方,诗人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归,表达了诗人留恋与不舍的悲戚心情。由雁而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较以后,五六两句,诗人又点缀了眼前的景色:黄昏到来,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这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一段忧伤。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暝,瘴气如烟,故乡何在,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

  恼人的景象,愁杀了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离惝恍。因此,这二句紧接上二句的抒情,转承得实在好,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这两句是说,明晨登高望乡之处,理应见到岭头初绽的梅花。

  最后两句,诗人又从写景转到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它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总是可以见到的!《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显然,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多么希望也能寄上一枝梅花,安慰家乡的亲人啊!

  整首诗通过描写见到的景物,委婉而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饱含的被贬痛苦以及思念家乡的忧伤。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诗人还是表达出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这首诗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全诗情景交融,用词考究,思乡之忧伤与行程之艰难紧密结合,表达了强烈的哀伤与沉痛之意,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0-312、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6-2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2003年7月 2、 王兆鹏,郭红欣主编,唐宋诗词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第4页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
藉:凭借。

参考资料:

1、 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2003年7月 2、 王兆鹏,郭红欣主编,唐宋诗词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第4页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参考资料:

1、 《新语文学习.初中》2012年第6期.刘学锴2、 傅德岷.品唐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3、 莉.青少年必读的古诗词.武汉:崇文书局,2011:19-2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参考资料:

1、 王沛霖等编,小学语文古诗讲解,新蕾出版社,1986.07,第165-166页

远看山有色(sè),近听水无声(shēng)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jīng)
惊:吃惊,害怕。

参考资料:

1、 王沛霖等编,小学语文古诗讲解,新蕾出版社,1986.07,第165-166页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参考资料:

1、 王沛霖等编,小学语文古诗讲解,新蕾出版社,1986.07,第165-166页2、 《闽南方言与文化》编委会编,闽南方言与文化 教师教学参考手册 幼儿园、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部分,厦门音像出版社,2009.12,第67页3、 谷鸣 季东主编,小学生古诗欣赏辞典,宁波出版社,1998年09月第1版,第36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