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
一棵古树横卧在沙地之上,它备受摧残树龄已经老大。
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
树根横穿进石缝中寻求水分,也没有叶子来拂动烟霞。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
春天到了枝上滋生苔藓当叶子,冬天枝上落雪如开花。
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
没有遇到银河的使者,谁能辨认出这就是上天的木筏?
参考资料:
1、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4-5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shē)。
平沙:指广阔的沙原。岁月:年月。泛指时间。赊:久远。
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
水石:指流水与水中之石。烟霞:烟雾;云霞。
春至苔(tái)为叶,冬来雪作花。
春至:春天来到。
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chá)。
星汉:指天河,即银河。灵槎:能乘往天河的船筏。槎:木筏。
参考资料:
1、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4-5此诗首联上句直接从正面破题,下句承写诗题中之“古”字,一“赊”字形容年代久远,是对“古”字的申写,同时总起全诗。次联主要具体描写古木的卧姿。一“横”字暗暗点题。三联上句承写二联下句的“无叶”二字。此联从不同的时间角度描写古木,不言古木无叶无花,而言其春以苔为叶,冬以雪为花,极其巧妙灵动,得艺术辩证法三昧。然而,无论春夏秋冬,古木始终无叶无花,毫无生机,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古木又有何用?这便逗出末联作一突起,指出此木乃良材,只可惜不遇伯乐而已。此联在这一表层意义的背后,蕴藏着作者的寄托,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赏识,以有所作为的迫切愿望。
此诗产生的时代比较早,八句,与一般试律诗的六韵十二句略不同,为后人提供了有唐早期试律之范本。
参考资料:
1、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4-5共工赫怒,天维中摧。
安禄山像上古的共工那样狂怒,把大唐帝国搅得天翻地覆。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在大海中翻腾震荡,雷霆般掀起万丈狂澜。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朝中君臣相猜终于种下了今日的祸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
安史之乱犹如大火焚烧昆仑,玉石俱碎难逃此灾。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
我仰告苍天快降大雨,浇灭这叛乱的火海。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精诚所至李广能箭发石开,鲁阳挥戈连日神也不得不徘徊。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
邹衍含冤而大哭,盛夏的燕国竟被寒霜覆盖。
微诚不感,犹絷夏台。
我的忠诚感动不了上苍,至今犹被囚禁在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
狱吏们都像苍鹰搏击般凶狠,狱墙插满了荆棘。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即使是大圣人也要憔悴,如今我才体会到《王风》的伤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然而老天毕竟未丧斯文,泰山巍然岂会崩坏?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穆生逃离楚国免遭日后之难,邹阳劝说吴王也脱去了祸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而我却见机苦迟,二位定会讥笑书生愚呆。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良马不会骤进求用,出非其时麒麟又何必出来?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一家人星散各处,仓促间也没安排好二孩。
万愤结缉,忧从中催。
悲愤万端郁结胸中,忧历不已令人伤怀。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弹琴饮酒,又怎能解愁?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举杯长叹,杯中斟满的分明是血泪之酒。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崔大人台星高照,网开一面您高抬贵手。
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放宽刑罚法外开恩,不计过失让我重新得救。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公冶长无罪,孔仲尼信任依旧。
覆盆傥举,应照寒灰。
让倒扣的盆子重见天日,我死灰复燃依然抖擞。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1-913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47-253共工赫(hè)怒,天维中摧。
共工: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与颛顼争夺帝位,怒触不周山。参见《列子》《淮南子》。赫怒:勃然震怒。天维:天的纲维,喻国家的纲纪。
鲲(kūn)鲸喷荡,扬涛起雷。
鲲:北溟大鲲也。鲸:亦海中大鲲。
鲲龙陷人,成此祸胎。
祸胎:祸根。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duī)。
玉石相磓:《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广韵》:“磓,落也。”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wēi)。
煨:灰烬。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箭发石开: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遂发箭射之箭入石,连箭翎都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戈挥日回:即挥戈回日。
邹衍(yǎn)恸(tòng)哭,燕霜飒(sà)来。
邹衍:战国齐人。
微诚不感,犹絷(zhí)夏台。
夏台:又名均台,在今河南禹县南。夏台为夏代狱名。
苍鹰搏攫(jué),丹棘(jí)崔嵬(wéi)。
苍鹰:汉景帝时中郎将郅都,行法严酷,不畏贵戚,时号“苍鹰”。事见《史记·酷吏列传》。丹棘:古时大理寺植棘,因借指大理寺。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王风:为《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其音哀以思,后用为王道衰微之象征。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东岳:即泰山。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穆:穆生,汉代鲁人。楚元王刘交对其非常尊重,因知穆生不好酒。故每次妄会时都专为其设酸(一种低度甜酒)。后刘交的孙子刘戊即位,忘设酸,穆生知其意怠,恐遭不测,遂称病而去。
见机苦迟,二公所咍(hāi)。
二公:指穆生、邹阳二位。咍:笑。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骤进:速进。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星离:如天星分散,形容骨肉分离。二孩:指李白的孩子平阳、伯禽。
万愤结缉,忧从中催。
结缉:郁结不解。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金瑟:精美的瑟。玉壶:玉制的酒壶。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天网:法网。恢:宽大。
屈法申恩,弃瑕(xiá)取材。
屈法申恩:放宽刑罚,弃小过重大节。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尼父:孔子的尊称。
覆盆傥(tǎng)举,应照寒灰。
覆盆:反扣的盆子。覆盆倘举,希望能够重见天日,昭雪冤狱。寒灰:死灰。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1-913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47-253李白创作此诗时正处于危难的境地,他因为皇室政治突变而被送入死牢。他在诗中用四言的句式与大量的典故说明自己跟随永王完全是为了平灭叛乱,并恳请当时的宰相崔涣能够理解他的做法,免除自己的罪名。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十六句为第一部分,诗人运用神话传说作比喻,写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国土板荡,生灵涂炭,自己也蒙冤入狱。“共工”以下八句,概括出安史之乱造成严重局面,有如凶神恶煞摧折天柱,鲲鲸鱼龙兴风作浪,战乱中生灵涂炭,玉石俱焚。“仰希”以下四句,盼望早日平定叛乱,解民倒悬。连用了李广射石、鲁阳挥戈的典故,非常切合当时冠军平叛战争紧急而艰苦的形势。“邹衍”以下四句,暗喻自己尽忠保国反而蒙受冤狱。诗人不敢正面抗争,而以邹衍含冤、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和自己的“微诚不感”,身陷囹圄的悲惨遭遇作鲜明对照,委婉曲折地表达悲愤的心情和希望对方为之昭雪的意愿。
中间十二句为第二部分,诗人慨叹自己未能效法先贤见机行事,及时引退,以致蒙受屈辱,备尝铁窗系囚之苦。“苍鹰”以下四句,将当时法律烦酷、狱吏森严和贤才凋敝、朝政衰败现象对比出之,讽喻之意,言外可见。“斯文”以下八句,惋惜自己没有能及时隐退。其中“斯文未丧,东岳岂颓”两句是借孔子来比喻朝中贤臣。接着以穆生和邹阳两位先哲因能见机而退,终于摆脱灾难的事迹,对照自己的困境,发出“二公所咍”之叹。感叹之余,颇含愧悔之意。“骥不骤进”,典出宋玉《九辩》,“麟何来哉”典出《家语·辩物篇》。李白用此二典一方面是表白自己出山从政本意是出于爱国,并不是趋炎附势、搞政治投机;另一方面也是痛惜自己参加永王幕府不是时候,触犯了当局。
最后十六句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诗人联系家庭妻离子散的悲惨情况,表达自己内心深沉的哀愤和忧愁;同时也表达了对崔涣的希望。“星离”八句,抒写变乱中家室离散,内心如焚的情景。李白在浔阳狱中时,其妻宗氏在豫章(今南昌),女平阳,儿伯禽流落穆陵关(今山东沂山北),其他亲戚也散于各地,所谓“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万愤词投魏郎中》,就是当时境遇的写实。这使他十分忧愤,因此即使有金瑟奏乐,玉壶斟酒,也只能成为忧愁的媒介物。“台星”八句,则希望崔涣等朝廷大臣执法量刑,宽大为怀,能为自己昭雪伸冤,使自己这块有瑕之材,为李唐王朝效力;使自己这堆覆盆下的寒灰,能再沐三光,重新燃烧发热。
作者在诗中以大量典故申诉自己的冤情,这是此诗的第一个显著特点。全诗用典二十来处,举凡古代神话、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成语警句等,莫不拈以为诗,而且都显得十分精确贴切。
叙事简洁,抒情委婉,两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是此诗的第二个艺术特色。诗中以“见机苦迟”四字表达自己懊悔就李璘之辟入幕,并以穆生、邹阳的故事来反衬,联系自然,显得十分真实,没有丝毫虚伪做作。诗写个人遭遇时,联想到一家离乱的悲惨处境,用“星离一门,草掷二孩”两句来概括,既洗练简明,又婉转悱恻,催人泪下。紧接着“万愤”一下六句继以强烈的抒情,倾吐自己内心的悲愤忧愁,已达到饮食奏乐“尽为愁媒”的地步。其忧愤之深,可以想见。简洁的叙事结合强烈的抒情,使此诗具有感人肺腑的魅力。
全诗感情悲愤,沉郁典雅,节奏急促,用典切当,在李诗中较为少见,体现了李白诗歌风格的另一侧面。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47-25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参考资料:
1、 邓绍基 史铁良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唐诗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110页2、 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唐诗300首 七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07月第1版:第62页江碧鸟逾(yú)白,山青花欲燃。
逾:就是愈,更加的意思。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何日:什么时候。归年:回去的时候。
参考资料:
1、 邓绍基 史铁良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唐诗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110页2、 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唐诗300首 七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07月第1版:第62页“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春夜里,一声声更漏十分急促,灯烛将灭,又一次次挑起残烛。整个夜里帘外春风摇撼着屋外翠竹,搅扰得人梦魂不定,断了又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闺房之中,有个娇娆如玉的佳人,夜夜空守绣屏,孤枕独眠。闲极无聊之时,她抱起琵琶弹起旧曲,她的眉黛像翠绿的远山一般。
参考资料:
1、 (五代后蜀)赵崇祚辑;杨鸿儒注评,花间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03,第106页2、 赵崇祚编选,花间集 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8.1,第82页春漏促,金烬(jìn)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hàn)竹,梦魂相断续。
春漏促:春夜滴漏声急促。漏促,计时的滴漏急促。金烬:灯烛燃后的余灰,金花烛的余烬。金,此指金花烛,即雕镂金花的蜡烛。烬,燃烧之余物。
有个娇娆(ráo)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dài)绿。
娇娆:形容美丽妩媚。这里指代美女。一作“娇饶”。寻旧曲:寻求往日与情人共赏的曲调。
参考资料:
1、 (五代后蜀)赵崇祚辑;杨鸿儒注评,花间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03,第106页2、 赵崇祚编选,花间集 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8.1,第82页这首词描写女子香闺寂寞之情。
这首词上片写女子春宵不眠,是通过她的感受表达的。因为夜深,又不能入睡,所以感到特别寂静;因为静也就感到漏壶的滴声特别响。特别是“促”字,份量相当重,它不是指时间过得快,而是表达女主人公的不安和烦躁。“金烬”句,从女主人公的行动中显示了她长夜不眠。灯暗了又挑,挑了又暗,直到烛残火烬。她的行动是无聊的,情绪是纷乱的。“一夜”二句情景合写。诗人将女子的孤独难眠之状,织入断断续续的竹声之中,把帘前风响与魂牵梦绕交融在一起,韵致无穷。
下片点出女子的状态和表情。“有个”二句是上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娇娆”是借代,以见女子的美丽。然而这样艳美的人儿,都是“夜夜绣屏孤宿”。一个“孤”字,不单是“孤独”,而是上片女子复杂心绪的凝结。这两句从女主人公外表的“美”与她处境的“孤”的矛盾中,显示了她内心的怨情。“闲抱”句是上片“金烬暗挑”行动的持续,是上句“孤宿”的进一步刻画,突现了她的凄凉。以往可能是高高兴兴地弹奏,而此时只是无聊地抱起了旧日的琵琶。“寻旧曲”也是对过去欢乐时刻的回忆,并想借回忆来冲淡眼下的孤独与凄凉,但回忆也解脱不了困境,而只能更增加孤苦。“远山眉黛绿”一句结尾,以貌写情,女主人公的愁容怨态跃然纸上。
这首词先借物写情,再由物及人,描写逐渐深入,情景交融,行神皆备,最终渲染出女子强烈的孤怨之情。
参考资料:
1、 (五代后蜀)赵崇祚辑;杨鸿儒注评,花间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03,第106页2、 林兆祥编撰,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06,第84页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风云突变,安禄山举旗造反,叛军震天动地地杀到长安,无可奈何杀死宠爱的妃子,唐玄宗自己不久也抑郁死去。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如果说唐玄宗真认为杨贵妃具有倾覆邦国之能,皇帝的玉辇为什么要仓皇地逃往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岂料玉颜已成空。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妹。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367 .2、 陈永正 等 .李商隐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87-189 .冀马燕犀(xī)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冀马:古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燕犀:燕地制造的犀甲。亦泛指坚固的铠甲。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niǎn)何由过马嵬(wéi)。
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马嵬: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更”,再,还有。未卜:一作“未决”。
空闻虎旅传宵柝(tuò),无复鸡人报晓筹。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传:一作“鸣”。宵柝: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此日”句:叙述马嵬坡事变。牵牛:牵牛星,即牛郎星。此指牛郎织女故事。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四纪:四十八年。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367 .2、 陈永正 等 .李商隐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87-189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第一首,唐天宝十四年(755年),东平郡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范阳即幽州,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冀州。“冀马燕犀动地来”即是说此事件。逃难路上,六军威迫唐玄宗下令缢死了“红粉”杨玉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初,玄宗也抑郁而死。所以说他“自埋红粉自成灰”。
杨贵妃佳人绝色,明皇认为她能“倾国倾城”,以至放心地“从此君王不早朝”。果真如此,危难来时只要玉环使个媚眼,就不愁安禄山不“倾马倾人”,也就不必路经马嵬仓皇逃难了。
冯浩注说“两‘自’字凄然,宠之适以害之,语似直而曲”,这话很有道理,这两个“自”字确实包涵了唐玄宗的无限痛苦。他不得已杀了杨玉环,也不得已使自己一片真情化为飞灰,这就和《长恨歌》里哀婉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传》里的“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兵卒)牵之而去”相近,不由自主地起了恻隐之心,有相似之处。李商隐毕竟是个重于“情”的男子,尽管他对荒淫误国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但当他面对两个生死分离的情侣的时候,尽管知道他们误国误民,心中却又油然而生了那恻隐之心。
第二首,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钿合金钗,并坚订他生之约的传说故事而言。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三四句承上铺写。“空闻”、“宵柝”,即未闻“宵柝”;“无复”、“报晓”,即不用“报晓”。此皆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五六句转入实事。“此日”指贵妃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六军同驻马”指禁军哗变,李、杨两人的爱情也一同“驻马”了,幻灭成空。“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 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令人可悯而又可笑。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议论深刻,笔锋犀利。七八句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言贵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爱情甜蜜,生活幸福。诗人借“莫愁”以寄托感慨。以“如何”来反问,暗含指责。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徒闻”者,徒然听说也。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就没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也不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184-1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