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赋

: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正是美好的仲春时节,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龙鸣般唱,在小丘上虎啸般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鱼。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嬉游已经极乐,虽然夜来还不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作文,发挥文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游都邑(yì)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sì)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kāng)(kǎi),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mèi),追渔父(fǔ)以同嬉。超埃尘以遐(xiá)逝,与世事乎长辞。
  都邑:指东汉京都洛阳。永:长。久:滞。言久滞留于京都。明略:明智的谋略。这句意思说自己无明略以匡佐君主。徒临川以羡鱼:用词典表明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徒:空,徒然。羡:愿。俟:等待。河清:黄河水清,古人认为这是政治清明的标志。蔡子:指战国时燕人蔡泽。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唐生:即唐举,战国时梁人。决疑:请人看相以绝对前途命运的疑惑。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后入秦,代范睢为秦相。谅:确实。微昧:幽隐。嬉:乐。此句表明自己将于渔父通于川泽。超尘埃:即游于尘埃之外。尘埃,比喻纷浊的事务。遐逝:远去。长辞:永别。由于政治昏乱,世路艰难,自己与时代不合,产生了归田隐居的念头。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xí)郁茂,百草滋荣。王雎(jū)鼓翼,鸧(cāng)(gēng)哀鸣;交颈颉(xié)(háng),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仲春令月: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令月:美好的月份。原:宽阔平坦之地。隰:低湿之地。郁茂:草木繁盛。王雎:鸟名。即雎鸠。鸧鹒:鸟名。即黄鹂。颉颃:鸟飞上下貌。于焉:于是乎。逍遥:安闲自得。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zhuó),俯钓长流。触矢(shǐ)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shā)(liú)
  尔乃:于是。方泽:大泽。这两句言自己从容吟啸于山泽间,类乎龙虎。纤缴:指箭。纤:细。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逸禽:云间高飞的鸟。魦鰡:一种小鱼,常伏在水底沙上。

  于时曜(yào)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pán)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qú)。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曜灵:日。俄:斜。景:同“影”。系:继。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仙人,这里代指月亮。般游:游乐。般:乐。虽:虽然。劬:劳苦。五弦:五弦琴。指:通“旨”。周孔之图书:周公、孔子著述的典籍。翰:毛笔。藻:辞藻。此句写其挥翰遗情。陈:陈述。轨模:法则。如:往,到。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寥寥几笔,即勾勒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风貌,既表达了对归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寓对官场龌龊的厌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新,优美生动,历来深受人们爱赏。《归田赋》作为迄今最成功的抒情小赋,在赋体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自西汉末叶以来赋体革新转变的最高成就,基本结束了大赋为主流的创作时代,而开辟了灵巧自如的小赋的新时期,使赋这种文学形式得以继续活跃发展。从此以后,特别是经魏晋到唐宋,虽几经演化,但无论是散韵、骚韵、俳体、文体,有成就的作家大多循此路径抒情述志、咏物叙事,丰富了文苑。

  文中多用典故是此赋的一大特色,如“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分别引用《淮南子·说林训》和《左传·襄公八年》的典故:“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也是从《楚辞·渔父》中“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及“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化来的。张衡充分利用了历史典故词句短小、内涵量大的优点,于文辞之外又平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因而《归田赋》并未因为篇制短小而显干瘪。同时,《归田赋》所选用的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典故,并不晦涩难懂。所以这篇小赋以其雅致精炼、平易清新的语句,包容了内涵丰富的史实,并赋之以新意。

  此外,《归田赋》还用了一些叠韵、重复、双关等修辞方法,如“关关嘤嘤”、“交颈颉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而“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既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

  总之,《归田赋》已很不同于先前的汉大赋了,它已开始由叙事大赋转入抒情小赋,风格上也不再追求气势的铺排、辞藻的堆砌,而类似于四六句骈文,开了骈赋的先河。《归田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正是美好的仲春时节,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龙鸣般唱,在小丘上虎啸般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鱼。
  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嬉游已经极乐,虽然夜来还不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作文,发挥文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注释
都邑:指东汉京都洛阳。永:长。久:滞。言久滞留于京都。
明略:明智的谋略。这句意思说自己无明略以匡佐君主。
徒临川以羡鱼:《淮南子·说林训》曰:“临川流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用词典表明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徒:空,徒然。羡:愿。
俟:等待。河清:黄河水清,古人认为这是政治清明的标志。此句意思为等待政治清明未可预期。
蔡子:指战国时燕人蔡泽。《史记》卷七九有传。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
唐生:即唐举,战国时梁人。决疑:请人看相以绝对前途命运的疑惑。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后入秦,代范睢为秦相。
谅:确实。微昧:幽隐。
渔父: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王逸《渔父章句序》:“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而乐。”嬉:乐。此句表明自己将于渔父通于川泽。
超尘埃:即游于尘埃之外。尘埃,比喻纷浊的事务。遐逝:远去。
长辞:永别。由于政治昏乱,世路艰难,自己与时代不合,产生了归田隐居的念头。
仲春令月: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令月:美好的月份。
原:宽阔平坦之地。隰(xí):低湿之地。郁茂:草木繁盛。
王雎:鸟名。即雎鸠。
鸧鹒(cānggēng):鸟名。即黄鹂。
颉颃(xiéháng):鸟飞上下貌。
于焉:于是乎。逍遥:安闲自得
而乃:于是。方泽:大泽。这两句言自己从容吟啸于山泽间,类乎龙虎。
纤缴(zhuó):指箭。纤:细。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
逸禽:云间高飞的鸟。
魦鰡(shāliú):一种小鱼,常伏在水底沙上。
曜灵:日。俄:斜。景:同“影”。
系:继。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仙人,这里代指月亮。
般(pán)游:游乐。般:乐。
虽:虽然。劬:劳苦。
感老氏之遗诫:指《老子》十二章:“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五弦:五弦琴。指:通“旨”。
周孔之图书:周公、孔子著述的典籍。此句写其读书自娱。
翰:毛笔。藻:辞藻。此句写其挥翰遗情。
陈:陈述。轨模:法则。
如:往,到。以上两句说自己纵情物外,脱略形迹,不在乎荣辱得失所带来的结果。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分层解析

  这篇赋虽然很短,但却凝聚了张衡仕宦一生的感慨与情志,《文选》将它纳入“志类是非常科学的。全文共二百十一字,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自己功业难就,决心抽身退隐。所谓“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是用《史记》蔡泽与唐举之典。蔡泽当年不遇于时,曾让唐举为他相面决疑。作者用此典意在以蔡泽自比,但通过卜相决疑后,他决心归隐,去追随象楚辞中所写的渔父,过那种与世无争生活。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在这一层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相当悲愤的,虽然语似旷达,但在旷达中掩盖不住他对江河日下的东汉末世的失望。他感慨自己再也遇不到黄河为之澄清的太平盛世了;自己虽有蔡泽那样的满腹经纶,却再也没有他那样建功立业的机遇了。他只好向着人间社会,慨叹一声,悄然而去。

  第二层写自己归田后的欣喜心情。感情的曲线由低沉转向高昂。心情也从抑郁转向开朗。天气是那样的晴朗,百草是那样的丰茂,鸟儿是那样的欢跃。面对着这美好的大自然,他似乎真的要忘掉世事的一切烦恼,“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了。

  第三层又顿作转折。感情的曲线又跌了深渊之中。作者在写渔猎时,并没有写其中的乐趣,而是大发了一顿“云间之逸禽”如何“触矢而毙”,“渊沉之魦鰡”如何“贪饵吞钩”,这不明明是语此而意彼,借以大发世事之险恶,官场之倾轧的感慨吗?话虽很短,但这里面显系包含了作者一生宦海浮沉的种种悲愤与心酸。

  最后一段是真正的旷达语。所谓“老氏之遗诫”,乃指老子所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即应节制田猎,加强人生的自我修养。于是他徜徉徘徊于舜所制作的美妙的五弦音乐和周公孔子所遗传下的深奥的典籍之中,并奋发著述,阐明圣则。最终他以老庄的哲学——游于物外,意即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轻外物而自重的哲学来武装自己,于是达到了齐荣辱、忘得失的境界,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了。感情的曲线在这一层中又转向开朗昂扬,全篇也就在这旷达超脱的调子中戛然收束。

  总观全篇,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篇言“志”之赋。其“志”就是对宦海浮沉、仕途坎坷的深沉悲哀,就是对人生怎样摆脱这种悲哀的深刻反省。而这种“志”又是他一生的总结,所以不但思想深刻,而且感情凝聚得也相当深厚和真实。话虽不多,但句句发自内心,且句句闪现着他生活遭遇的折光。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不断跳跃变化的感情曲线,更增加了表情的生动性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这一切都使这篇小品化的抒情小赋在言志抒情时获得了真实性和个性化的永恒价值,读起它不知要比读他所写的意在和班固争奇斗胜的笨拙滞重的《二京赋》要被感动得多多少!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鉴赏

  寥寥几笔,即勾勒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风貌,既表达了对归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寓对官场龌龊的厌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新,优美生动,历来深受人们爱赏。《归田赋》作为迄今最成功的抒情小赋,在赋体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自西汉末叶以来赋体革新转变的最高成就,基本结束了大赋为主流的创作时代,而开辟了灵巧自如的小赋的新时期,使赋这种文学形式得以继续活跃发展。从此以后,特别是经魏晋到唐宋,虽几经演化,但无论是散韵、骚韵、俳体、文体,有成就的作家大多循此路径抒情述志、咏物叙事,丰富了文苑。

  文中多用典故是此赋的一大特色,如“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分别引用《淮南子·说林训》和《左传·襄公八年》的典故:“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也是从《楚辞·渔父》中“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及“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化来的。张衡充分利用了历史典故词句短小、内涵量大的优点,于文辞之外又平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因而《归田赋》并未因为篇制短小而显干瘪。同时,《归田赋》所选用的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典故,并不晦涩难懂。所以这篇小赋以其雅致精炼、平易清新的语句,包容了内涵丰富的史实,并赋之以新意。

  此外,《归田赋》还用了一些叠韵、重复、双关等修辞方法,如“关关嘤嘤”、“交颈颉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而“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既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

  总之,《归田赋》已很不同于先前的汉大赋了,它已开始由叙事大赋转入抒情小赋,风格上也不再追求气势的铺排、辞藻的堆砌,而类似于四六句骈文,开了骈赋的先河。《归田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此赋作于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于河间相任上乞骸骨时。由于深感阉竖当道,朝政日非,豪强肆虐,纲纪全失,自己既俟河清乎未期,又无明略以佐时 ,使他从《思玄赋》所宣泄的精神反抗中顿悟到“徒临川以羡鱼 ,不如退而织网”,于是决心 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影响

  张衡的大多数作品都表现出对现实的否定与批评。他探讨人生玄妙哲理,也探寻合于自己理想与性格的生活空间。于是,田园的环境、心境,恰与官场、仕途形成对比。《归田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运用,也同他所展现的内容相称。作者一反《思玄赋》等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习惯,此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与作品所展现的环境、心情浑然一体。这些特点使《归田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同时,它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无论从张衡的全部创作看,还是从汉赋的发展过程看,《归田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纵观张衡的述志赋,《思玄赋》和《归田赋》尽管表现手示有别,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赋中写游仙,写归田,这些描写都是用以排遣精神上的苦闷,并不是真的以隐逸为归宿。赋家身在仕途,但却蔑弃功名,不为官场的勾心斗角所困扰,而是向往闲逸,追求人身的自由,这就是《思玄赋》和《归田赋》共同的心理根源。

  张衡的《归田赋》可谓散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之后东汉末年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三国西晋时期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向秀的《思旧赋》、陶渊明的《悲士不遇赋》,以至具有同样特点的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刘伶的《酒德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相继问世,把赋从僵死滞重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开辟了一块具有生命力的新天地。当然,《归田赋》给后代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要算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了。可以说《归去来兮辞》在构思、命意、手法上都直接受《归田赋》的启示,只不过写得比它更成熟、更深刻、更成功、更富有个性化和文学色彩罢了。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张衡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28篇诗文

猜你喜欢

惜誓

: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苍龙蚴虯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後车。
驰骛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仑之墟。
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虖神明。
涉丹水而驰骋兮,右大夏之遗风。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临中国之众人兮,讬回飙乎尚羊。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余因称乎清商。
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

黄鹄後时而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寿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
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直。
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
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
或推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謣。
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
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梅伯数谏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用国。
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比干忠谏而剖心兮,箕子被发而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

已矣哉!
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
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後下。
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麒麟可得羁而係兮,又何以异虖犬羊?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叹惜我年老日渐衰弱,岁月匆匆一去不复返。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登上苍天我要高高飞翔,越过群山离家日益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
观看长江黄河迂回曲折,遭遇四海风浪沾湿衣衫。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攀上北极星我稍稍休息,吸引清和之气充肠疗饥。

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命令朱鸟高飞前面导引,乘坐太一象车稳稳行移。

苍龙蚴虯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左苍龙行蜿蜒驾为左骖,右白虎奔驰骋驾在右翼。

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後车。
让圆圆的日月且做车盖,叫婀娜的玉女车后随移。

驰骛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仑之墟。
在旷远幽暗的空中奔驰,在高峻的昆仑山上休息。

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虖神明。
欢乐达到极点毫不厌倦,愿意伴随神仙从容游戏。

涉丹水而驰骋兮,右大夏之遗风。
渡过丹水继续向前驰骋,观看右边大夏遗风古迹。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黄鹄展翅高高飞在天上,方知高山大河纡曲回肠。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黄鹄直上云霄凌空飞翔,这才看清了天圆与地方。

临中国之众人兮,讬回飙乎尚羊。
俯视中原大地芸芸众生,腾驾旋风空中徘徊游荡。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到达了少原的荒郊野外,看到赤松王乔在少原旁。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余因称乎清商。
二位仙人拥瑟调理丝弦,令我赞叹一曲清商悠扬。

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
心神安适自得终日快乐,吸饮天地六气自由翱翔。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
想那长生不老永为神仙,还不如回到久别的故乡。

黄鹄後时而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
黄鹄没能及时远寄仙界,反遭猫头鹰的群起伤害。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神龙落在陆地失去大海,会被蝼蛄蚂蚁欺凌侵害。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那黄鹄神龙尚且如此啊,何况贤者遭逢混乱时代!

寿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
年纪渐老身体日益衰弱,时光如水流逝永不停息。

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直。
世俗人不停地随波逐流,众邪恶聚一起矫改正直。

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
有的人苟且聚合求升迁,有的人隐居深藏在高山。

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
最苦恼称量事物不明察,最怨恨轻重不分同衡权。

或推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謣。
有人随风使舵苟合谄媚,有人刚正无私直言敢谏。

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伤国君竟如此善恶不分,搓绳索不分茅草和丝线。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
当今世俗人都幽昧昏暗,混淆是非黑白美恶不辨。

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抛弃山中美玉渊中龟,反把破石块当宝齐称赞。

梅伯数谏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用国。
梅伯屡屡劝谏终遭菹醢,来革阿谀顺从掌握大权。

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悲痛仁人志士尽忠尽节,反被无耻小人陷害暗算。

比干忠谏而剖心兮,箕子被发而佯狂。
比干忠言直谏却被剖心,箕子披散头发佯装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河水背离源头就会枯竭,树木脱离树根不能生长。

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
不是看重性命害怕祸难,是痛惜虽伤身无功报偿。

已矣哉!
算了吧!

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
独不见那鸾凤高高飞翔,群集在旷远的原野蛮荒。

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後下。
回旋飞行四方纵观天下,看见大德之人才肯下降。

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那圣人具有超凡的品德,能远离浊世把自己珍藏。

使麒麟可得羁而係兮,又何以异虖犬羊?
假使麒麟被关在笼子里,他又有何不同于犬和羊!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七步诗

: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参考资料:

1、 毕磊菁.《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次印刷:14

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shū)以为汁。(菽 一作:豉)
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在釜(fǔ)下燃,豆在釜中泣。
燃:燃烧。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泣:小声哭。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本:原本,本来。煎:煎熬,这里指迫害。何:何必。

参考资料:

1、 毕磊菁.《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次印刷:14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放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2008年中国随笔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01:第17页2、 罗贯中.三国演义 :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4月:439-44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诀别书

: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绚烂的色彩掩盖了素洁的颜色。琴声依旧在奏响,但已经不是原来的人在弹奏了。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锦江中有相伴游泳的鸳鸯,汉宫中有交援伸展的枝条。他们都不曾离弃伴侣。慨叹世上的人,却迷惑于美色,喜新厌旧。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朱弦断,知音绝。明镜缺,夫妻分。朝露晞,缘分尽。芳时歇,人分离。白头吟,伤离别。希望您吃的好好的不要挂念我。对着浩浩荡荡的锦水发誓,从今以后和你永远诀别。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五色凌素:绚丽色彩掩盖住原本洁白的颜色。凌:侵犯、欺压,在此作掩盖、遮住、占据之意。御:使用。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mào)于淫而不悟!
瞀于淫而不悟:沉迷于荒诞淫乱中不能醒。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shāng)(shāng),与君长诀!
汤汤:指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三人成虎

: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庞葱 一作:庞恭)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郸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郸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郸疑之矣。’‘三郸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郸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郸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郸,愿王察之。’王曰:‘寡郸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庞葱 一作:庞恭)
  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郸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郸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两个郸说市集上有虎,大王相信吗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三个郸说市集上有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会相信。”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郸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郸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郸质的生活,庞葱回国后,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hán)(dān),谓魏王曰:‘今一郸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郸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郸疑之矣。’‘三郸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郸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郸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郸,愿王察之。’王曰:‘寡郸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庞葱 一作:庞恭)
  庞恭:魏国大臣。质:郸质,这里用作动词,指作郸质。谓将郸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县西南十里。市:集市。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信:相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明:明白,清楚。然:可是。去:距离。议臣者:议论我的郸。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郸坏话。臣:庞葱(恭)自称。者:……的郸。愿:希望。察:观察,仔细看,明察。反:通“返”,返回。得:能够(得到)。见:拜见、谒见。这里指召见。竟:最终。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郸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郸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郸疑之矣。’‘三郸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郸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郸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郸,愿王察之。’王曰:‘寡郸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庞葱 一作:庞恭)
  对郸对事不能以为多数郸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很普遍,不加辨识,轻信谎言,就会让郸犯错误。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文侯与虞人期猎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魏文侯与虞(yú)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管理山泽的官。期猎:约定打猎时间。焉:哪里。是:这。罢:停止,取消。之:到,往。强:强大。期:约定。雨:下雨。岂:怎么。可:能。乃:于是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做人要讲究诚信,不能因为自己的快乐或事情就违背承诺。

  开口相约,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但要信守约定、践行约定,就不那么容易了,只有诚信之人才能够做到的。守约是诚信的要求和表现,魏文侯信守约定,冒雨期猎,体现了他的诚信。君王的诚信对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魏国能成为当时的强国,与魏文侯的诚信有关。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