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部·卷二

  ○公封

  韦昭《辨释名》曰:公,直也;取其正直无私

  《易·师卦》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周书》:能移於众,与百姓同之谓公。

  《周礼·地官》曰:大司徒职曰:诸公之地,封土方五百里,其食半。

  又《春官》曰:大宗伯职曰:公执桓圭。

  《晋书》曰:陶侃,有善相者师圭谓侃曰:君左手中指有坚理,当为公。若彻於上,贵不可言。侃以针决之见血,洒壁而为公字,以纸裛手,公字愈明。

  《后魏书》曰:许洛阳为雁门太守,家田三生嘉禾,皆异垄合颖。世祖善之,进爵北地公。

  魏咸熙元年,相国晋王奏建五等,诸公地方七十五里,邑一千八百户,置相一人,典祠、典书、典卫、典礼各一人,妾六人,车前司马十人,旅贲四十人。

  ○侯封

  《周易·豫卦》曰:(豫,利建侯,行师。彖曰:)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

  又《比卦》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又《屯卦》曰: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周书》曰:能树名生物,与天道俱,谓之侯。

  《周礼·春官》:大宗伯职曰:侯执信圭。

  又典命职曰: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十为节。

  《汉书解诂》曰:列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邑,小者食乡亭。

  《后汉书》曰:冯石袭母公主封获嘉侯,亦为侍中,稍迁卫尉。能取悦当代,为安帝所宠。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贝剑、佩刀、(以班犀饰剑也。)紫艾绶、(艾,绿色也。其色似艾。)玉玦各一。(半环曰玦,以饰带也。)

  又曰:丁綝,建武元年,拜河南太守。及封功臣,帝令各言所乐,诸将皆占丰邑美县,唯綝愿封本乡。或谓綝曰:人皆欲县,子独求乡,何也?綝曰:昔孙叔敖敕其子,受封必受墝埆之地,今綝能薄功微,得乡亭厚矣。帝从之,封为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千户。后徙封陵阳侯。

  又曰:韩歆封扶阳侯。好直言,无隐讳,帝每不能容。尝因朝会,闻帝读隗嚣公孙述相与书,歆曰:亡国之君皆有才,桀、纣亦有才。帝大怒,以为激发。歆又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帝犹不释,复遣使宣诏责之。

  又曰:建武二年,定封景丹栎阳侯,帝谓丹曰:今关东故王国虽数县,不过栎阳万户邑。夫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故以封卿耳。(《前书》武帝谓朱买臣之词也。)丹顿首谢。

  又曰:光武下诏封诸将,博士丁恭议曰: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如雷。

  又曰:阴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於前,兴固辞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责之,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又曰:傅昌嗣,建初中遭母忧,因上书,以国贫不愿之封,乞钱五十万,为关内侯。肃宗怒,贬为关内侯,竟不赐钱。

  《魏志》曰:张鲁自巴中将其馀众降,封鲁及五子皆为列侯。又曰文帝黄初二年,分三公户邑封子弟各一人为列侯。

  又咸熙元年,晋王奏建五等,诸侯地七十里,邑千六百户,官属同诸公,妾五人,车前司马八人,旅贲三十六人。

  《吴志》曰:全琮,字子璜。刘备将关羽围逼襄阳,琮上疏陈羽可讨之计。权时已与吕蒙阴议袭之,恐事泄,故寝琮表不答。及擒羽,权置酒公安,顾谓琮曰:君前陈此,孤虽不相答,今日之捷,亦君之功也。於是封华亭侯。

  《晋书》曰:高贵乡公将攻文帝,召王沈及王业告之。沈驰白帝,以功封安平侯,邑二千户。沈既不忠於主,为众论所非。

  又曰:卫瓘都督幽州,以其离间二虏功,赐子亭侯。瓘乞以封弟,未受命而亡,子密受封为亭侯。瓘六男无爵,悉让於弟,远近称之。

  《隋书》曰:李崇,字永隆,英果有筹算,胆力过人。后周元年,以父贤勋封回乐县侯。时年尚小,拜爵之日,亲族相贺,崇独泣。贤怪而问之,对曰:无勋於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於奉养,是以悲耳。贤由是大奇之。

  ○伯封

  《周书》曰:率众时作,谓之伯。

  《周礼·春官》:大宗伯职曰:伯执躬圭。

  《孝经援神契》曰:伯,白也。

  《魏志》曰:咸熙元年春,晋王奏建五等,伯地方六十里,邑千二百户,妾四人,车前司马八人,旅贲二十八人。

  《后周书》曰:王勇论讨茹茹功,别封永固县伯,邑五百户。时有别封者,例听回授次子,勇独请封兄子元兴,时人义之。

  ○子封

  《周礼·春官》典命职曰: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

  又曰:春官大宗伯职曰:子执穀璧。

  《魏志》曰:蒋恺,济之孙也。咸熙中开建五等,以济著勋前朝,改封恺为下蔡子。

  又曰:咸熙元年,相国晋王奏建五等,诸子地方五十里,邑八百户,相一人,典词令、典书丞、典卫丞各一人,妾三人,车前司马四人,旅贲二十人。

  《齐书》曰:王敬则封重安县子,邑三百五十户。敬则少时於草中射猎,有虫如鸟豆集其身,擿去乃脱,其处皆流血。敬则恶之,诣道士卜,道士曰:不须忧,此封侯之瑞也。敬则闻之喜,故出都自效,至是如言。

  《环济要略》曰:子独孳孳,栖下之称也。

  ○男封

  《周礼·地官》:大司徒职曰: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又《春官》:典命职曰:男执蒲璧。

  《环济要略》曰:男,任也;任治事,受王命为君也。

  《魏志》曰:咸熙元年,相国晋王奏建五等,男地方三十五里,邑四百户,相一人,典祠长、典书丞各一人,妾二人,车前司马二人,旅贲十二人。又次国男方二十五里,邑二百户。

  ○同姓封

  《毛诗·閟宫》曰:乃命鲁公,俾侯于东。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左传·僖中》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文昭十六国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武穆四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周公胤六国也。)

  又《昭公上》曰:武王邑姜娠大叔,梦天谓已: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及生,文在手曰虞,遂以命之。

  《史记》曰: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季历之兄。二人知大王欲立季历,乃適荆蛮,以避季历。义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伯无子,而仲雍氏立。五世,武王克商,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

  又曰:武王封吴周章之弟虞仲於虞,列为诸侯。十二世而为晋所灭。

  又曰:周公旦,武王之弟。佐武王平纣而封於少皞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凡四十四世而楚考烈王灭鲁。

  又曰:管叔鲜,蔡叔度,武王之弟。武王巳克殷,封鲜於管,封度於蔡。周公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蔡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周公言於成王,复封於蔡。凡二十五世,至侯齐而楚惠王灭蔡。

  又曰:曹叔振铎者,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封振铎於曹。凡二十四世,至伯阳而宋灭曹。

  又曰:卫康叔者,武王弟也。周公以成王之命伐武庚,放蔡叔,杀管叔,以殷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凡三十九世,至君角而秦并天下,废为庶人。

  又曰:晋叔虞者,成王之弟。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曰:以唐封汝。史佚因言,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东。三十五世,至靖公而韩、魏、赵三分其地。

  又曰: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庶子。封於郑。二十四世,至郑君乙而韩哀侯灭郑,并其地。

  又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胤,夏后少康之子。封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断发文身。二十馀世,至子勾践立,灭吴,称霸。后十世,闽君摇佐诸侯平秦,高祖以摇为楚王。

  《汉书》曰:汉兴之初,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京师内外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颇邑其中。而国大者跨州兼郡,小者连城数十也。

  又曰:高祖封兄喜为代王,匈奴入代,废为合阳侯。子濞为吴王。

  又曰:吕后封楚王郢为下邳侯,齐王肥子章朱虚侯,兴居东牟侯。

  又曰:孝文封齐王肥子十人为侯,淮南王子长四人为侯,后改封王。

  又曰:孝景封楚王子四人为侯,梁王子二人为侯。

  又曰:淮南厉王死后,孝文怜淮南王有子四人,年皆七八岁,乃封子安为阜陵侯,子勃为安阳侯,子赐为阳周侯,子良为东城侯。

  又曰:梁孝王死,窦太后泣极哀,不食。帝哀惧,不知所为。与长公主计之,乃分梁为五国,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女五人皆令食汤沐邑。奏之太后,太后乃悦,为帝一食。

  又曰:孝武帝令诸王推恩分子弟,诸王子孙一百七十七人为侯。

  又曰:武帝以子弘为齐王,子旦燕王,子胥广陵王,子髆昌邑王。髆子贺为昭帝后,即位二十七日,废归故县。

  又曰:武帝使御史大夫张汤策立子闳为齐王,曰:於戏!小子闳,受兹青社。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於东土,世为汉蕃辅。立子旦燕王,曰:小子旦,受兹赤社,建尔国家,封於北土。子胥为广陵王,曰:小子胥,受兹赤社。建尔国家,封於南土。

  又曰:宣帝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其封昌邑王贺为海昏侯。

  又曰:宣帝封子厥为淮阳王,宇为东平王,嚣为楚王,竟为中山王,广陵王子胥宏为高密王。

  又曰:昭帝封诸王子孙十二人,宣帝封六十三人,元帝封四十八人,成帝封四十三人,哀帝封九人,平帝封四十八人为侯。

  《续汉书》曰:灵帝封河间王子庾为济南王,奉帝父孝仁祀。

  《魏志》曰:明帝太和六年春二月,诏曰:古之帝王,封建诸侯,所以藩屏王室也。《诗》不云乎:怀德惟宁,宗子维城。秦、汉继周,或强或弱,俱失厥中。大魏创业,诸王开国,随时之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为后法也。其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

  《晋起居注》曰:武帝诏:皇子裕生七岁矣,得疾,封始兴王。

  又曰:武帝诏:安平献王孙承,昔以父早亡,不建大祚,以县封之。今以三县,封为武邑王。

  又曰:惠帝诏:侍中司马讨杨骏之功,封东海王,食六县。

  《晋百官名》曰:武帝以齐王蕤为辽东王,绍弟弟定国后。赞为广陵王,绍弟广德后。

  《陈留风俗传》曰:周成王戏其弟,桐叶之封。周公曰:君无二言。遂封之於唐。后侯常慎其德,其《诗》曰: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是也。

  《华阳国志》曰:武帝封子颍为成都王,以蜀、广汉、犍为、汶山十万户为王国,邑蜀郡太守号为成都内史。

  ○外戚封

  《史记》曰:武帝卫后弟青,封长平侯,四子皆封侯,贵震天下,天下歌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汉书》曰:文帝封太后弟薄昭为轵侯,又封王舅驷钧为侯。

  又曰:景帝封太后弟侄窦广国为章武侯,窦彭祖为南皮侯,窦婴以破吴楚功封魏其侯,后弟王信为益靖侯。

  又曰:武帝封太后同母弟田蚡为武安侯,胜周阳侯,皇后弟卫青以伐匈奴封长平侯,皇后姊子霍去病以伐匈奴封冠军侯。

  《汉书》曰:元帝封王皇后父禁为平阳侯。薨,长子凤嗣。

  又曰:王音既以从舅越亲用事,小心亲职。岁馀,上下诏,封音为安阳侯,食邑与五侯等,俱三千户。

  又曰:成帝封太后兄子莽为新都侯,宣帝悼皇考皇舅孙史丹为武阳侯,皇后兄赵钦为新成侯,父赵临为成阳侯,太后姊子淳于长定陵侯,中山王舅冯参为宜阳侯。

  又曰:哀帝欲封祖母傅太后从弟商,郑崇谏曰:孝武皇帝封亲舅五侯,天为赤黄,昼昏,日中有黑气。今祖母从昆弟二人已侯,许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绿。今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心,非傅氏之福。

  《东观汉记》曰:封马防兄弟三人各六千户,防为颍阳侯,特以勋劳,绥定西羌,以襄城羹亭一千二百户增防。防身带三勋,宠贵至盛。

  又曰:邓训,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贵盛莫比。

  《后汉书》曰:明德马后诏不得封外戚。章帝省诏悲叹,复重请曰:汉兴,舅氏之封侯,犹皇子之为王也。太后诚存谦虚,奈何令臣独不加恩三舅乎?且卫尉年尊,两校尉大有病,(卫尉,太后兄廖,两校尉,兄防,兄光也。)如今不讳,使臣长抱刻骨之恨。宜及吉时,不可稽留。太后报曰:吾反复念之,思令两善,岂徒欲获谦让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以恩泽封爵外家为外施也。)昔窦太后欲封王皇后之兄,(窦太后,文帝后也。王皇后,景帝后也。兄即王信,后封为益侯。)丞相条侯言受高祖约,无军功,非刘氏不侯。(条侯,周亚夫也。前书曰,高帝与功臣约,非刘氏不王,非功不侯。如违约,天下共击之。)今马氏无功於国,岂得与阴、郭中兴之后等耶?

  《后汉书》曰:阴识封阴乡侯。二年,以征伐军功增封,识让曰: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众。臣讬属掖庭,乃加爵邑,不可以示天下。帝甚美之。

  《魏志》:黄初二年,诏曰:后族之家,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违背,天下共诛之。

  《魏志》曰:明帝追封甄后父逸安成乡侯,兄豫袭封。后改为魏昌侯,子畅嗣父封,畅弟温、韡、艳皆列侯。又以后亡从孙黄合葬帝爱女淑,追封黄列侯。

  《吴志》曰:孙皓元年十二月,封后父滕为高密侯,舅何等三人皆列侯。

  王隐《晋书》曰:武帝封杨后父镇军将军杨骏为临晋侯,后母太原庞为安昌乡君。太学生王铃曰:侯称临晋,后必制国也。骏渐骄傲,胡奋语骏曰:卿恃女更豪耶?人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早晚事耳。骏曰:卿女复不在天家耶?奋曰:我女与卿女作婢,何能增损!

  又曰:杨骏以女超居重位,自镇军将军迁车骑将军,封临晋侯。识者议之曰:夫建诸侯,所以藩屏王室也。后妃,所以供粢盛,弘内教也。后父始封而以临晋为侯,兆於乱也。